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之一。想理解这段历史,我们要先搞清楚“五胡”和“十六国”的概念。

五胡的概念很好理解。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


十六国的概念相对难理解。

笼统的说,十六国是从西晋后期开始,到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之前,与南方晋朝并立割据政权的概称。

这些政权有大有小,并非都是小政权。

这些政权也有在南方的,并非都在北方。比如割据巴蜀的成汉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政权并非都是五胡民族建立的,当时的汉人也建立了几个政权

按族属来分,十六国的情况如下。

匈奴族三个:汉赵、北凉、胡夏。

鲜卑族五个: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和南凉。

羯族一个:后赵。

氐族三个:成汉、前秦、后凉。

羌族一个:后秦。

汉族三个:前凉、西凉、北燕。


其实,这个阶段存在的政权不止十六国,一般被承认的政权,至少有28个。

之所以会有十多个政权被略去,是因为十六国的概念来自北魏史学家崔鸿编写的《十六国春秋》一书。

他在书中只记录了十六国,省去了代国、西燕等十多个政权,所以后人也就把十六国的叫法沿用了下来。

至于崔鸿为什么要略去这些政权,原因不太清楚。

后人一般猜测,崔鸿是北魏人,他自然认为北魏是正统王朝,而“代国”是北魏前身,所以不可能把“代国”列入带有僭伪性质的十六国。

冉闵建立的“冉魏”曾经大规模屠杀胡人,而北魏也是胡人政权,崔鸿自然要避嫌,故意把“冉魏”略去。

“西燕”一直是北魏的臣属国,也要略去。

“谯蜀”和“桓楚”是从东晋分裂出来的,与十六国的性质不同。而且建国时间普遍都很短,影响太小,略去。

“翟魏”是前秦解体之后,丁零族内迁建立的小政权,一直在诸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后来被慕容垂消灭。这个政权历来被人歧视,不配与十六国并列。所以也不算进去。

至于前仇池、后仇池、宕昌、邓至、鲜卑宇文部、鲜卑段部。这六个政权历来不被中原政权承认(包括入主中原的胡人政权),且史料也很少。总体来说影响力太小。所以也就不列入了。

但是。其实十六国中的南凉、北凉、西凉等政权,实力也不强,影响也不大。为什么会被列入十六国名单呢?

这点很难理解。只能说,十六国的构成,与崔鸿的主观判断有很大关系。

我们在这方面就不做过多分析了。

总之。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至少不少于28个,并非只有16个。只要搞清楚这一点就好了。

(被崔鸿略去的割据政权列表)


搞清楚了五胡十六国的基础概念,接下来就该要掌握那段时期的历史脉络了。

从西晋后期开始说起。

公元303年,当中原还在八王之乱时,氐族人在领袖李特率领下,趁乱攻入成都,建立了十六国的第一个政权——“成汉”。

关于成汉这个政权,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历史知识。只需要记得一点即可:它是东晋自建国之后,灭掉的第一个胡人割据政权。东晋大将桓温就是因为灭了它,从而开启了自己的权臣之路。

氐族人在四川建国的同一年,居住在山西高原的匈奴屠各部(休屠王后裔,并非匈奴王族孪鞮氏)领袖刘渊也宣布脱离晋朝,后来独立建国,史称“匈奴汉国”。

这是十六国中的第二个政权。


关于这个政权,需要掌握三个知识点。

①:它灭了西晋。

而由于它灭了西晋,使得西晋的凉州和江南被隔绝,统治凉州的地方官张寔又不用司马睿的大兴年号。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凉州已完全脱离司马氏管控,正式独立。由于张寔后来自称凉王,所以这个政权史称“前凉”。

这是十六国的第三个政权,

②:它后来改国号了,改“汉”为“赵”。

③:它后来分裂了,分为“前赵”和“后赵”。

由于国号都是“赵”。后世史家为区分,便在国号它们前面分别加上了“前”、“后”。

“后赵”的建立者是羯族人石勒。由于石勒与先前的匈奴汉国皇帝没有宗法传承关系。

所以一般认为,“后赵”是一个新政权,也就是十六国的第四个政权。(后赵建国比前凉晚一年)



而“前赵”创始人刘曜由于是刘渊的从子,他与匈奴汗国皇帝有传承关系。所以,后人一般认为“后赵”与“匈奴汉国”是同一个政权。

史书中提到的“匈奴汉”、“汉赵”、“后赵”字样,其实都是一个政权。我们在看史时,不要被这些名词搞迷糊了。

关于前赵、后赵的结局,一言以概之:后赵灭了前赵,基本统一北方。

这是自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中原第一次被基本统一,短暂结束大规模战乱。


但由于后赵皇帝石虎残暴不仁(石虎是石勒的侄子),在位期间滥杀宗室,以致后赵政权不稳定。

所以,后赵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很久,很快就被汉人冉闵趁虚而灭。(冉闵是石虎的养孙)

不过,由于冉闵的实力不强,没能完全继承后赵的领土。

因而当冉闵建立“冉魏”政权时,中国北方又迅速陷入分裂。

公元352年,鲜卑人慕容俊(jun)和氐人苻健同在这一年称帝。他们建立的燕帝国(前燕)和秦帝国(前秦),便是十六国的第五和第六个政权。

当时的北方,有若干政权并立:冉魏、鲜卑人建立的前燕、汉人建立的前凉、氐人建立的前秦、后赵残余势力。以及如鲜卑人段氏建立的段齐政权、军阀张平、匈奴铁弗部等势力


这种分裂局面没有维持多久。

若干年后,前燕灭了冉魏、段齐,一统淮河以北,黄河以东地区;前秦则灭了张平,匈奴铁弗部,一统黄河以西地区。

北方中原由群雄并立,变为两强对峙。


在这一对峙时期,人才辈出。

东晋的桓温,前燕的慕容恪、慕容垂,前秦的王猛,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不过相比较而言,王猛最杰出。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国策,闷声发财。而东晋则与前燕屡次发生大战,空耗国力。

先是公元356年,桓温北伐前燕,攻陷了洛阳以及司、兖、青、豫四州。但由于东晋朝廷不愿意还都洛阳,桓温被迫撤兵,此次北伐不了了之,前燕又重新夺回四州。

两年后,前燕皇帝慕容俊决定报复,下令全国整顿户口,准备组织百万大军伐晋。但由于慕容俊突然病死了,继位的慕容又是个出了名的昏君皇帝,所以这次南征最终也不了了之。

十年后,桓温再次北伐,晋军打到现在的河南浚县附近,被慕容垂击败。

战后,慕容垂声名日盛,随即遭到朝廷内以慕容评为首的奸臣的排挤,被迫投奔前秦。

慕容垂出走后,前燕朝廷乌烟瘴气。仅过了一年,就被前秦灭了。

灭了前燕后,前秦国力大涨,随即便开了东征西讨。

公元373年,前秦出兵灭“前仇池国”。

公元376年,灭代国(拓拔鲜卑)及前凉。

北方中原所有割据政权被前秦帝国团灭。

在统一北方前,前秦也曾经对东晋用兵。

公元373年,前秦军攻下东晋的巴蜀地区。

五年后,秦军攻下东晋的北方重镇襄阳。

前秦军还曾一度围攻徐州,只是被东晋大将谢玄击败,才没有得逞。

南征第一次遇到挫折,前秦皇帝苻坚转而把攻略目标瞄准到西线。

公元383年,前秦大将吕光西征,一战令西域诸国投降。这是自东汉之后,中原政权再度实际控制西域。

攻陷西域,让苻坚志得意满。因而他便产生了一战灭晋,统一中国的想法。

其实,王猛去世前,曾告诫苻坚,应该先整合好北方的异族,才能再南征。比如,像慕容垂这种人,就不能留。

因为,苻坚是老好人性格。什么人,他都舍不得杀,没有一代枭雄该有的杀伐决断。王猛忧心,,一旦当战事不顺利,那些苻坚舍不得杀的枭雄,必然又会作乱。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北方中原,又会陷入分裂。

但苻坚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公元383年,苻坚认为时机已到,便举举国之师,约一百万人,兵分三路,南征东晋。

东晋方面,谢安命谢石、谢玄等人率八万北府兵北上迎战。前秦军与晋军在安徽的淝水流域展开决战,这便是“淝水之战”。

这一战,以前秦军惨败告终。

战后,由于前秦军的主力在南线,北方兵力不足,因而分布各地的鲜卑慕容氏族人在得知淝水之战的战报后,纷纷宣布独立。

公元384年初,慕容垂宣布脱离前秦,恢复大燕国号,建立“后燕”。

这是十六国的第七个政权。

听说慕容垂复国,他的侄子慕容泓(昏君慕容𬀩的弟弟)也造反,带领关中的慕容氏族人大闹关中。苻坚就在关中,当然是勃然大怒。随即,他就遣派自己的儿子苻睿和一个叫姚苌的将领领兵讨伐。

姚苌也是一员名将,他带去平叛的兵,又是精兵。这一战其实本来没有悬念。

但不想,苻睿轻敌冒进,阴沟里翻船,在前线意外战死了。而苻坚此时又心态崩坏,把责任归咎于姚苌。声称要杀他。

姚苌心想,自己回去也是死。于是,他干脆就也造反了,建国“后秦”。

这是十六国的第八个政权。

慕容泓一看,姚苌跑了,没人追剿他了。他索性也宣布建国,国号“燕”。为了区分他与慕容垂建立的燕国,后人便把他建立的这个政权称为“西燕”。

前面说了,“西燕”实力教弱,且一直是北魏的臣属,故而这个政权不在十六国之列。

公元385年,陇西鲜卑族人的(也有一说是匈奴族)首领乞伏国仁听说连姚苌那种货色也独立建国了。他便也宣布独立,在陇西地区建立了“西秦”。

这是十六国的第九个政权。

同样是公元385年,苻坚在姚苌和慕容泓的轮番夹击下,再也坚持不住,逃离长安。

不久后,他被姚苌的人活捉、处死。

这么一位东晋十六国时期最仁慈,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十分罕见的仁慈皇帝,就这么告别了历史舞台。

需要强调的是。苻坚虽然死了,但前秦政权并没有灭亡。

后来在苻坚儿子苻丕,从孙苻登等人的勉强维持下,前秦政权又坚持了九年才灭亡。

最终,灭亡前秦的是西秦。


公元386年,鲜卑拓拔氏族人拥戴幼主拓拔珪复国,建立“北魏”。

前面说了,北魏一般被认为是正统王朝,所以不在十六国之列。

同样是这一年,被苻坚派去征讨西域的吕光回来了,他见老皇帝已死,便表面上给苻坚披麻戴孝,装得很忠心耿耿。实则暗中筹划独立建国,以各种理由不救符丕。

最终,他割据西北,建立了“后凉”政权。

这是十六国的第十个政权。


但吕光的政权很短命。在他统治后期,后凉国内频繁叛乱。

先是鲜卑人秃发乌孤(秃发就是拓拔的一种谐音,其实他与拓拔珪同宗同源)不服吕光的统治,起兵造反,在后凉的南部地区造建立了“南凉”政权。

这是十六国的第十一个政权。

后来匈奴人沮渠蒙逊因为两位伯父被吕光扯理由杀害,愤而率领族人造反。沮渠蒙逊觉得自己还太年轻,就拥戴了鲜卑段氏的段业为王。在后凉的北部地区建立了“北凉”。

这是十六国的第十二个政权。

本就不大的凉州,被一分为四,出现了四个割据政权——后凉、南凉、北凉和西秦。


西北地区,打成一团浆糊,关东地区也没好到哪里去。

慕容垂在世时,后燕灭西燕、翟魏,屡次击败东晋,逼迫北魏向自己称臣纳贡,在关东地区称霸。


但是,后燕这种强盛局面只维持了两年。

随着北魏攻陷河套,国力加强,北魏军不断向中原渗透势力。后燕面临了很大压力。

公元395年,拓拔珪亲率十万大军伐燕。慕容垂令儿子慕容宝领兵十五万反击。这一役就是著名的“参合陂之战”。

在慕容垂看来,拓拔珪黄口小儿也,根本用不着自己亲自出马。派儿子出阵就行了。

可大战的结果,让慕容垂惊掉了下巴。燕军全军覆没。

事后,慕容垂气的半死,又悔又恨,一口气没上来,气死了。慕容宝随即继位。

拓拔珪见慕容垂病死,又见后燕的新皇帝又是慕容宝那个废柴,便长驱直入,攻陷了大半个关东地区。

慕容宝抵挡不住,丢弃臣民,只身逃亡到东北的朝阳。他的叔叔慕容德(与慕容俊、慕容恪和慕容垂是兄弟关系)气的要死,实在不想再跟着这个小昏君混了,便率领一部分族人退到山东,称帝建国,建立了“南燕”。

这是十六国的第十三个政权。(慕容宝在慕容德称帝的当年,被权臣干掉)


就在后燕被打的只剩一口气时,割据关中的后秦觉得不能再混吃等死,否则必然要被北魏灭掉。于是,突然开始发力。

后秦军先是东征,打败东晋,占领洛阳、陈留等地。

后来,后秦军又分别西征、北征,灭了后凉和西秦(西秦先是被后秦灭亡,两年后又趁机复国,最后被胡夏彻底铲灭),将势力发展至陇西和河套地区。

一时间,后秦的国力猛增,具备了与北魏相抗衡的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后秦东征西讨时,北凉国内发生政斗事件。

沮渠蒙逊起兵,杀了段业,成为北凉的新任国主。

北凉西边的几个郡县在汉人李暠(唐朝皇室追认其为先祖)带领下,不服沮渠蒙逊,宣布独立建国,建立“西凉”。

这是十六国的第十四个政权。

此后几年,后秦、北凉、南凉、西凉,在西北连连混战。后秦因为实力最雄厚,一度在混战中占据优势。

但是,后秦的优势也没有维持几年。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起兵造反,在陕北的统万城建国,史称“胡夏”。

这是十六国的第十五个政权。

后秦军打不过匈奴人,国势大衰,西秦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又复国,并灭掉南凉,又割据陇西十几年。

在赫连勃勃建国的同一年,后燕大将冯跋发动政权,拥立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据说是高句丽人)为帝,国号仍然是大燕。但后人为做区分,便把政变后的后燕称为北燕”。

这是十六国的第十六个政权。



北方的政权频繁更迭,让东晋大将刘裕看了非常眼红。

都是一帮弱鸡,此时不北伐,更待何时?

公元409年,刘裕起兵五万,攻入南燕。并于次年灭亡南燕。

公元416年,刘裕起兵二十万,兵分五路攻入后秦。

晋军收复洛阳后,水陆并进,紧接着又拿下长安,灭掉了后秦。

北魏方面被后秦灭亡的消息震惊了,魏主急忙调集三万骑兵南下,试探晋军虚实,结果被两千晋军击退。

一时之间,东晋的国势达到巅峰。恢复到了西晋疆域十分之七的水平。


但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帮助刘裕守家的刘穆之突然病死了。刘裕怕后院起火,便紧急叫停北伐计划。

他本人第一时间火速赶回江南,留儿子刘义真镇守关中。

可刘义真又是个废柴,没有能力统帅关中的十几万晋军。

此时,一直在统万城蠢蠢欲动的赫连勃勃突然发力,南下骚扰长安。刘义真害怕,下令全军退出关中。

晋军主要是步兵,而胡夏军都是骑兵。步兵和骑兵打野战,很吃亏。

再加上,刘义真不知兵事,还胆小。面对胡夏骑兵,不知所措,抛下大部队就跑了。因而最终,十几万晋军,命丧关中。

事后,胡夏军占领关中,又灭西秦,在关陇地区称霸。刘裕悔恨不已。

为了报复,刘裕在篡晋称帝,建立刘政权宋后,曾一度筹划北伐报仇雪恨,但出师未捷身先死,计划还没落实,他就病死了。

而刘裕死后,刘宋内部又发生政治斗争,没人关心北伐大业。

因而这就给了北魏机遇。

北魏皇帝拓拔焘瞅准机会,先是南征,击败宋军,在黄河南岸取得若干个据点。

接着又西征,于公元430年灭掉胡夏。一统中原北方最富庶的地区。

此时,十六国政权只剩下两个。一是割据辽东的北燕,另一个是割据西北的北凉。(北凉灭了西凉)


当时的北魏皇帝拓拔焘在审视了北凉和北燕的国力后,认为北燕的统治者都是弱鸡,相对好对付。而统治北凉的沮渠蒙逊是一代枭雄,不怎么好对付。于是,他便决定先灭掉北燕,等沮渠蒙逊死后再对北凉下手。

公元436年,在北魏的猛攻下,北燕灭国。

三年后,北魏转头猛攻北凉。当时的北凉统治者沮渠牧犍抵挡不住,纳表投降。北凉政权灭亡。

至此,北魏一统北方,与刘宋隔河对峙。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其实,北魏当时没有完全统一北方。因为沮渠牧犍投降后,他的弟弟沮渠无讳率领族人西行至高昌,又复国了。史称“后北凉”。

这个政权直到公元460年被柔然人攻灭,才彻底灭亡。

另外,“后仇池国”也还存在,直至公元443年才被北魏攻灭。


不过大家一般还是认为439年沮渠牧犍的投降北魏,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终结点。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