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可預防的疾病、殘疾和死亡中,吸菸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吸菸包括普通捲菸、雪茄、水煙、無煙菸草、電子煙等,每年可導致800多萬人死亡。

吸菸也是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尤其是肺癌,全球超過14%的癌症由吸菸導致。吸菸的人一生中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菸的人的22倍,吸菸量越多,風險越高。

2020年,一項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和美國癌症協會(ACS)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JAMA Oncology)的研究顯示:在肺癌患者中,50.8%是曾經吸菸的人,36.7%是當前吸菸的人,僅有12.5%是從不吸菸的人。也就是說,每8名肺癌患者中,有7名是吸菸的人

不過,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些吸了一輩子煙的“老菸民”並沒有患肺癌,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一項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的研究顯示,一些吸菸的人可能有更強勁的DNA修復能力,能更好地限制DNA突變,從而防止肺部細胞發生癌變,形成惡性腫瘤

來自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單細胞多位移擴增(SCMDA)測序技術,對33名參與者的近端支氣管基底細胞(PBBCs)進行了單細胞維度的全基因組體細胞突變譜分析。

在33名參與者中,有14名是年齡11-86歲之間的不吸菸的人,其中1人患有肺癌;其餘19名是年齡在44-81歲之間的吸菸的人,包括7名曾經吸菸的人和12名當前吸菸的人,其中14名患有肺癌。在這19名吸菸的參與者中,吸菸量最多的參與者達到了116包/年(每天吸菸的包數[每包20支]×吸菸年數)。

近端支氣管基底細胞,是所有肺細胞類型中最有可能發生癌變的細胞,它們可以存活數年甚至數十年,並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吸菸量的積累而發生突變。

在對參與者近端支氣管基底細胞進行全基因組建庫和測序後,研究人員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隨着年齡增長,基因突變的頻率會逐漸增加,包括單核苷酸變異(SNVs)和小片段插入和缺失(INDELs)。不過,突變的頻率在吸菸的參與者中明顯更高

在不吸菸的參與者中,每年、每個細胞約發生28個SNVs事件;而在吸菸的參與者中,每年、每個細胞約發生了91個 SNVs事件,比從不吸菸的參與者多了63個

對於INDELs,研究人員在所有參與者中也發現了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趨勢。其中在44-81歲、吸菸的參與者中,INDELs頻率要高於同年齡、不吸菸的參與者。

通常更多的基因突變,意味着更高的患癌風險。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吸菸會導致肺部細胞中的DNA發生突變,進而導致肺癌的觀點。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者基因突變的頻率隨着吸菸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這種線性相關性到23包/年後就不存在了。重度吸菸(>60包/年)的參與者,細胞突變的頻率並沒有明顯高於中度吸菸(20.1包/年-60包/年)的參與者。

研究人員分析,這可能是由於有些人對突變誘導的適應性增強,有更準確或更強勁的 DNA 修復能力,緩解了香菸煙霧的毒害

此外,吸菸的參與者存在SBS(單鹼基突變)4突變,而從不吸菸的參與者中並沒有存在。之前已有研究證實,SBS4突變是吸菸的肺癌患者的主要特徵。不過,儘管吸菸的參與者SBS4的突變數量顯著增加,但這種增加與年齡並沒有關聯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證實了長期以來的觀點,即吸菸確實會增加基因突變的頻率,從而增加患肺癌的風險。這可能是很少有不吸菸的人會患肺癌,而有10%-20%的終生吸菸的人會患肺癌的原因之一。

同時研究還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希望能開發出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可以測量一個人的DNA損傷修復能力,這可以提供一種新的方法來評估一個人患肺癌的風險。

研究通訊作者之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Simon D。 Spivack教授表示:“重度吸菸的人,儘管他們大量抽菸,但他們並沒有更多的基因突變、能夠活得更久,可能是因爲他們成功地抑制了進一步的突變積累這可能源於他們擁有更加精確、強大的DNA損傷修復系統。”

研究最後強調指出,儘管有些吸菸的人可能有更強大的DNA損傷修復能力,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一定不會患肺癌。而且,哪些人有着更強的DNA損傷修復能力,目前也沒辦法檢測到

所以,不要冒險,不吸菸纔是更健康的選擇,是預防肺癌的最佳方法之一

總而言之,吸菸會使人暴露於大量化學致癌物中,如多環芳烴,破壞DNA,導致基因突變,引發癌症。研究表明,除肺癌外,吸菸還會增加17種不同類型癌症風險,包括泌尿生殖系統癌症、頭頸部癌症、消化系統癌症,以及血液系統癌症。目前全球一年約有280萬癌症與吸菸有關

此外,吸菸還與多種疾病患病和死亡風險升高有關,如吸菸的人患中風的風險增加1倍,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4倍;終身吸菸的人預期壽命至少減少10年等。

爲了健康長壽,不吸菸的人不要嘗試吸菸;吸菸的人,要儘早戒菸,越早戒菸,獲益越多

參考資料

[1] Zhenqiu Huang, et al。,(2022)。 Single-cell analysis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in relation to aging and smoking。 Nature Genetics,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2-01035-w。

[2] David A。 Siegel, et al。,(2020)。 Proportion of Never Smokers Among Men and Women With Lung Cancer in 7 US States。 JAMA Oncology, DOI: 10.1001/jamaoncol.2020.6362。

[3] Some Smokers Don‘t Get Lung Cancer; Genetics Might Explain It。 Retrieved Jan 15 ,2022,from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74299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