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鎬遺子/書文;頭條號/睜眼看西安

國之龍脈自崑崙起,唯秦嶺號龍脊,以終南最爲勝。秦嶺崇山峻嶺,千溝萬壑,陝境之內,北魏《水經注》載“唯以72峪最爲勝”。秦嶺北麓溝谷多稱“峪”,而秦嶺南麓則鮮有“峪”之稱謂,實在令人費解。實際上在古代秦嶺溝壑統一稱“谷”,直到清朝時期,秦嶺北麓才改“谷”爲“峪”。

長安峪口

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其字形爲“山澗滴水,下承谷口”。本意指兩山之間有溪水流過的狹長山谷。峪:《音學五書》解釋:“秦地多謂谷爲峪,今人讀谷爲穀,亦加山作峪,乃讀爲裕,蓋音本相通也。”

現在對與“溝”和“峪”的解釋,一般將山麓有獨立谷口,且長度較長,溝谷中有河流流出的山谷稱爲“峪”;將谷口不在山麓的,或者谷口在山麓但長度較短的稱爲“溝”。《爾雅·釋水》以古意對其解釋爲:水注入川曰溪,注入溪曰谷,注入谷曰溝,注入溝曰澮,注入澮曰瀆。"四瀆(中國古代對“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

西安市長安區在西安正南,南靠秦嶺終南山,其北坡有不少深谷,東起庫峪,西至高冠峪,據統計約有二十五個谷口,較大的有17個,其中較爲有名的就有庫峪、大峪、小峪、太乙峪、石砭峪、子午峪、灃峪、高冠峪八大谷口,號稱“長安八大峪”。最東側與藍田縣接壤的五道峪口,由東至西分別爲庫峪、扯袍峪、大峪、白道峪、小峪。這五個峪口,都和“義穀道”有關。

義穀道(圖片來自《古史輿地圖說》)

自古以來,關中翻越秦嶺通往巴蜀的古道中,比較有名的5條古道,從東向西有五條馳名古道,依次分別爲藍武道、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義穀道並不在其列,所以歷史上,其名不顯。實際上義穀道是通往陝南最便捷的一條古道。“義穀道”是古時京都長安通往金州(今陝西省安康市)的近捷的通道,今天的西康高速大體上走的就是這條線路。《柞水縣誌》載:“義穀道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北周保定二年,爲配合陳國進攻北齊,便於兵馬通行和輜重運輸,北周大冢宰晉國公宇文護倡修義穀道,當時路面寬度只有2.5公尺,勉強可通行兵車。”唐代貞觀八年,李世民爲加強秦嶺南山防務,下令整修、加固義穀道。金國貞元二年,將長安至今柞水縣城段的義穀道加寬爲3米。元順帝至正十二年,以奉元路(今西安市)至金州,要西向繞道連雲棧道,經興元路(今漢中市)而至,迂迴太遠,遂正式將義穀道開闢爲驛路。明代天啓三年動用民工萬餘人,將義穀道進行了全面補修。

義穀道由秦嶺北麓的庫谷(今名庫峪)、義谷(今名大峪谷)、錫谷(今名小峪谷)三條穀道匯聚而成。古代將義谷與錫谷交匯的柞水縣作爲義穀道的起點,清《咸寧縣誌》載:明清時期,由西安省城南行二十五里曰鮑坡,又二十里引駕回,又十五里大峪口,又二十五里槍風鋪,又二十里板廟子,又三十里入孝義廳界,又五十里爐子石,又三十里孝義老城,又三十里藥王堂,又二十里孝義廳城,入義穀道,計程二百七十里。(孝義廳即今柞水縣)

庫峪、扯袍峪、大峪,穀道圖

庫峪、大峪

庫峪:《水經注》載爲“苦谷”。《魏書·地形志》載:“其地水甚苦澀,乃曰苦谷”。傳說隋唐時期因朝廷在山口設立兵器庫,苦谷改名“庫谷”。庫谷今稱庫峪,是庫穀道的起點,庫穀道是義穀道進山支線之一,從長安縣庫谷進山,在鎮安縣附近與義谷主道會合。據《續高僧傳·靜藹傳》記載:“北周武帝滅佛時,釋靜藹以爲佛法當滅,也是經庫穀道潛遁”。庫峪中有滻河的支流庫峪河流經其中,庫峪河古稱:嘉川水。峪內有風景名勝太興山,號稱“終南第一峯”,有“鐵頂武當山”之稱,山頂的鐵廟是一大盛景。

扯袍峪:在庫峪以西,《水經注》載爲“研磐谷”。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曾路過此地,在這裏被樹枝將龍袍扯爛了。另說王莽追劉秀,劉秀在峪內不小心扯爛了黃袍,後來人們就稱之爲扯袍峪。實際上這種說法和抱龍峪、天子峪一樣,都是附會傳說。《灞滻考》載:“研磐谷今名柘坡谷,蓋斫槃之轉聲”。民國《咸寧長安兩縣續志》直接記載爲:“扯袍峪,小峪別名,前志無”。可見扯袍峪之名,民國時期纔出現,清嘉慶《咸寧縣誌》還記載爲:“柘坡谷水自玉皇殿頂北流,至谷口十里”。扯袍峪當地人稱“半截峪”,因爲扯袍峪沒有直接通達主峯的山谷,故而扯袍峪在古代沒有通往義穀道的正途,山頂有一巨石,從遠處看酷似人頭,俗稱:人頭山。

大峪:在扯袍峪以西,北魏《水經注》記載爲“義谷”。至宋朝《長安志》仍記載爲“義谷水”。義谷之名因古代義穀道出了一位有情有義的大孝子,得名:孝義川,故而得名“義谷”。義谷因穀道寬廣,谷口較大,俗名大峽口,後人稱“大義谷”,雅名大峪心。大義谷的稱呼是在宋代以後纔出現的,是相對於於錫谷稱“小義谷”而言,後大義谷簡化爲大谷,清代改名大峪。谷內有大峪河流出,爲潏河主源上游,谷口是義穀道的主路。進入大峪河河谷南行,翻越秦嶺大梁後,在柞水縣營盤鎮與錫穀道會合。之後繼續沿乾佑河南行進入鎮安縣,與庫穀道會合。

義谷口(今大峪口村)古代有義谷鎮,宋代宋敏求《 長 安 志 》載:“義谷鎮在縣南八十里。入乾箱路,俗曰: 谷口鎮”。義谷鎮曾被洪水沖毀,早在唐朝時期曾隨遷莎城鎮,莎城鎮就是今日之引鎮。《庾子山集註·終南山義谷銘》載:“唐昭宗乾寧二年七月,鎮守關中的三大藩鎮邠寧節度使王行逾、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華州節度使韓建,怕唐昭宗李曄落到李克用手中,都發兵長安城,想將唐昭宗佔爲己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唐昭宗李曄從長安城啓夏門逃奔終南山莎城鎮避難,一路上官員百姓數十萬人跟隨逃亡,其時正當七月盛夏,中暑而死的人不下好幾萬。”

白道峪小峪穀道圖

白道峪、小峪

白道峪:在大峪以西,位於嘉午臺下,山險景奇,怪石嶙峋,人稱“小華山”,古稱東五臺或甲五臺,是終南山一處風景名勝之地,山頂有龍脊蒼鷹嶺。從大峪、白道峪、小峪均可上山,以中間白道峪路況最佳。嘉午台山頂唐時皇家曾建有興慶殿、南燻殿等。白道峪即爲上山之正途,山路由千級石階修築,遠望如一條白道隱現於茂林之間,故名:白道谷。沿一天門而上,過太白廟、通靈觀、聖泉禪寺、分水嶺、土地廟、劈山寺、上梯,可直達龍頭龍脊。峪中原有新庵寺,民國時期,胡宗南把這座古剎整修成代號叫“忠孝禮”的祕密監獄,害了不少人。解放後文革時期,曾改名:紅道峪。白道峪山谷可通大峪小峪,從此進山南行,也可通義穀道。

小峪:在白道峪以西,北魏《水經注》稱其“錫谷”。宋《長安志》雲:“錫谷在縣東南六十里,有路至舊歸安鎮,合義谷路通興元府。”錫谷和谷內是否有錫礦沒有關係,錫谷應爲細谷之誤,因谷內一徑羊腸,穀道細窄,谷口較小,得名:細谷。“細”在關中方言中狹窄的意思,相對於“粗壯”而言,細對應的是“壯”,如這個鍁把細的很,這個鋤把壯的很,後誤書爲“錫谷”。至宋以前,一直用錫谷之名,宋朝以後,義谷改名大義谷,錫谷相對稱小義谷。清朝時期大義谷稱大峪,小義谷也改名小峪。清《關中勝蹟圖志》載:“錫谷又東爲小義谷,谷內有仙人潭,又東爲白道谷”。依文中所說“錫谷和小義谷還不是同一條穀道”。但不知是畢沅老爺子閉門造車,自擺烏龍?還是錫谷東邊真有一條小義谷?

錫谷是錫穀道的入口,今名小峪口,在長安東南六十里,谷中有小峪河自南向北流出,注入大峪河,合稱潏河。從錫穀道進入小峪河河谷,南行翻越秦嶺大梁後轉入乾佑河上游河谷,沿河谷一路南下,在柞水縣營盤鎮與義穀道會合。

營盤鎮、牛背梁

義穀道以大峪(義谷)居中且長爲主道,東側有扯袍峪和庫峪(庫穀道),西側有白道峪和小峪(錫穀道)。小峪(錫穀道)在柞水縣營盤鎮匯入大峪(義谷)主路。營盤鎮是風景名勝牛背梁所在地,屬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代官兵在此安營紮寨,設立營盤,保衛長安,是拱衛長安的咽喉之地。庫峪(庫穀道)南行翻過秦嶺主樑在鎮安縣匯入大峪(義谷)主路,鎮安縣屬陝西省商洛市,被譽爲“中國板栗之鄉”,取鎮守安定之意,得名鎮安。也是拱衛長安的咽喉屏障,自武則天時期,歷經宋元明清一直隸屬京兆府、西安府管轄。清雍正三年歸漢中府,解放後才歸商洛管轄。錫穀道和庫穀道匯入義穀道後,三穀道合一,統稱義穀道,繼續沿乾佑河南下,在旬陽縣小河鎮兩河關轉入旬河河谷,沿河谷一路東南行,在旬陽縣轉入漢水河谷,沿漢水北岸轉向西行,最終抵達唐金州所在的位置今陝西省安康市,全長近七百里。《陝西北山谷心考》載:由大峪心至孝義,山勢穹窿,一徑羊腸,蟠折於叢林懸巖之間。稍不戒備,則人馬墜深澗......其正北通興安(今安康),其西北通漢中,與古路合。惟山路峻峭,較棧講尤險也。

義穀道交通便利,地形險要,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唐末黃巢義軍就是從義穀道敗退陝南,北宋乾德二年,在今柞水縣城南關的紅石巖處,設乾佑關,長期駐守,嚴防亂軍北犯長安。北宋淳化二年(991),又在太峪河設石門關,嚴防川蜀王小波義軍經義穀道北上長安,這些雄關漫道一直沿用道清朝末年。清末毛鳳枝《陝西北山谷心考》載: “方同治元年,發順犯陝,假講北山。其北窺省垣也,實出咸寧之大峪心。”文中的“發順犯陝”,“發”指的是太平天國的太平軍,清廷惡稱爲長毛賊,“順”指的是雲南李藍義軍的短韃軍。

太平軍

清同治元年,太平天國尊王賴文光率部入陝南,佔領鎮安、孝義廳(今柞水),出大峪口,至引駕回,進逼西安,太平軍先在曲江池附近紅溝岸大敗清軍,後又在杜曲重創清軍,進逼省城西安。正當西安城指日可待的時候,清軍圍攻廬州,英王陳玉成孤軍難支,太平軍率軍南返。

清末咸豐九年,李永和在雲南省牛皮寨聚衆起義佔山爲王,以割發爲記,故號短韃”,時稱“短韃軍”,登基後自稱順天軍。李永和自稱“天王”,封藍朝柱(藍大順)爲大順將軍,史稱“李藍義軍”。咸豐十一年,李永和縱馬中原,欲過大渡河與對岸太平軍翼王石達開會和,結果兵敗被殺,藍朝柱收攏義軍殘部,從川東入陝南,同治三年天順軍由洋縣攻佛坪出駱口峪,攻破周至縣城,擊殺有“多隆鮑虎”之稱的悍將多隆阿,藍朝柱在周至稱漢顯王。後周至城破藍朝柱率義軍退入南山,在安康紫溪河遇伏身亡。

據《咸寧長安兩縣續志》記載:清代同治三年,轉戰於陝、鄂、豫三省交界地區的藍二順和部將蔡昌齡、鄧天王、郭刀刀、曹燦章,得知藍朝柱被殺,自湖北鄖西入陝,與太平天國啓王梁成富合兵一處,從義穀道出大峪口,攻破陝西巡撫劉蓉在引鎮北二十里外的鮑陂村的防線,進逼西安。後撤兵攻佔鄠縣(今戶縣),奪取盩厔縣(周至縣),入南山而去。

民國初年,袁世凱當起了皇帝,河南省寶豐縣綠林道中總瓢把子白朗起義,攻克荊紫關進入陝西,一路攻克商南、孝義等縣,從義穀道出大峪口進入西安腹地,半個月連破周至、禮泉、乾縣、永壽、彬縣、麟遊、岐山、千陽、隴縣,9座縣城,銳不可當。陝地本地人稱“過白狼”,但凡白朗義軍過境,百姓拖家帶口躲避,又稱“跑白狼”。

民國24年(1935年)7月中旬,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十五軍借路北上,也是走的義穀道,出的大峪口,下半年12月7日,陝西警備二旅四團四連從營盤鎮折返引鎮以南宣佈起義,被編入陝南抗日聯軍第一軍紅七十四師,民國26年(1937年),紅軍七十四師駐紮大峪、白道峪、引鎮等地休整半年。抗日戰爭時期,紅七十四師編爲八路軍115師344旅警衛營,參加了聞名中外的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時期,胡宗南潰兵也是從大峪口南逃入山,走義穀道逃亡漢中。今天的義穀道成爲一條風景線路,是驢友的穿越寶地,沿北麓峪口而行至營盤鎮,號稱“七大穿”。本章盡言於此,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於2022年1月28日凌晨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