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3是我國目前正在測試及準備部署中的第三代潛射型洲際彈道導彈,其最大射程超過11000公里,可攜帶單個或多個分導式戰鬥部,假設該導彈從南海發射可覆蓋大半個地球,包括美國全境,巨浪-3的出現極大夯實了我們海基核力量,也迫使美國重築反導體系,削弱日韓的地緣戰略價值。公開資料顯示,巨浪-3從2018年起亮相至今共進行了3次試射,最後一次試射在2019年年底,此後便沒有新的動向流出。巨浪3型的發展可以說牽動着軍迷們的心,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這款武器再展雄風,直至形成戰鬥力。

▲ 巨浪-3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猜想

近日,有飛行員聲稱在南海拍攝到了飛行器的發射場景,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該飛行器從海面騰出,直衝雲霄,進入大氣層,還拖着上千米長的尾跡,從飛行器的速度及彈道判斷,飛行員拍到的大概率是一枚潛射彈道導彈。不過視頻的爭議很大,通常情況下潛射導彈的發射試驗都會提前規劃好禁區併發布通告,避免其它民用船舶或民航客機的闖入,然而目擊者所在的班機(隸屬香港國泰航空)恰恰就出現在了這片海域上空,雖說空管局提前命令這架班機調頭,但整個發射過程還是被飛行員拍下來了。無獨有偶,2017年11月,國泰航空從舊金山飛往香港的航班也目睹到了朝鮮“火星-15”洲際導彈的發射試驗。

▲ 飛行員拍攝的畫面

畫面中的潛射導彈,目前仍無法判斷是巨浪2型還是巨浪3型,不過巨浪2的可能性更大。巨浪2型導彈2014年就已經在094型戰略核潛艇上執行戰備巡邏,並常態化部署到位於南海的海軍潛艇基地,因此我們看到的這幕可能是例行的發射訓練。不同於地空導彈,彈道導彈對民航客機構成的威脅程度很低,因此相關方都會按照國際民航的規定在民航客機接近發射區域時發佈“給飛行員的通知”(NOTAM),要求飛機調整航線。如果是巨浪3型的發射試驗,那麼這架航班無論如何也不會在視距內目睹導彈發射的,這恰恰說明經過多年的磨合,巨浪2型已經發展成一款技術成熟、性能可靠的戰略王牌。

▲ 建國70週年閱兵亮相的巨浪-2型潛射遠程彈道導彈

看到這裏可能有些人要失落了,不過這並不能證明巨浪3型發展道路遲滯了,畢竟巨浪2型從立項到定型試驗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中間幾經波折。巨浪3型即便繼承東風-41型成熟的技術,也要考慮到未來與096型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兼容,避免造成資源浪費。目前巨浪3型的研發團隊(官方名稱爲“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團隊”)由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主導,團隊曾發文“首型火箭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亮相70週年國慶閱兵方陣;新型火箭完成工程研製,投送距離世界第一。”文中提到的首型火箭如果是巨浪2型的話,那麼這裏的新型火箭就是巨浪3型了。目前世界能自主發展潛射導彈的只有六個國家,其中性能最好的當屬美製“三叉戟II”,其可攜帶8枚分導式彈頭,最遠射程11000公里,這是否說明我們巨浪3型的打擊距離已經超過11000公里。

▲ 2019年12月,巨浪3型導彈試射後,北京多地出現“七彩祥雲”

另據觀察人士的分析,巨浪3型使用到了材料和新技術,諸如先進精確制導及反電磁干擾,包括所謂的“光子晶體光纖陀螺”(能夠更加準確、穩定的測量彈體姿態參數)等技術。此外巨浪-3還使用了彈道變軌技術和躲避雷達探測的隱形彈頭技術。至於我們第三代導彈核潛艇——096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也已經開始進入建造階段,根據法國《海軍新聞》的報道,商用衛星圖像顯示渤海造船廠出現了新的潛艇分段,採用了新型複合材料殼體,他們預測新型潛艇將會對標美國“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發射筒將由094型的12個增加到16個甚至是24個;在作戰潛深方面,096型將達到450米至600米的區間,趕上美俄的平均水平。

▲ 五常國家現役彈道導彈核潛艇對比圖

隨着096型戰略導彈核潛艇的開工,我們新一代“三位一體”(另外兩個分別是東風-41型洲際導彈和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打擊體系已經初露端倪。未來五年內,我們在覈武器載體技術領域將首次與美俄站在同一條領跑線上。

▲ 096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上)/095型攻擊型核潛艇(下)想象圖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