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鄧玲瑋

5月3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江南造船獲悉,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再次迎來複工復產重磅成果,成功實現了三船出塢兩船起浮的重大節點。此次三船出塢是江南造船在今年疫情形勢下的首次雙塢聯動,三船也均達到了結構密性清零、改單清零、意見清零、“零搭載”的極佳出塢狀態。

本次出塢的三艘船分別是爲長榮集團建造的240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爲西南海運建造的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爲萬華建造的86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起浮的兩艘半船則分別爲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後續船以及的86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後續船。

復工復產以來,江南造船按照“一船一策”,克服施工人員不足、服務商不能到廠等困難,在有限人員的情況下每日精準安排施工項目,並由服務商遠程指導自主調試,船東船檢也高度支持與理解,通過視頻檢驗等方式完成了相關檢驗項目。同時採取“社區接人、廠區靜默”方法,將項目參建員工社區村居接回廠裏,確保員工能夠第一時間復工復產,最大限度節約時間。

爲確保此次出塢的順利進行,項目團隊將有限人員混編重組,以“保節點、促提升、重準備”三方面進行應對。保節點即梳理出塢/起浮必須項,編排總體計劃和每日計劃,做到節點必須項有人做、連續做,每日計劃日結日清,精準安排、精準施工。促提升則是在確保節點必須項基礎上,根據資源情況,酌情推進長線工程、關鍵工序、轉接點項目,局部提升出塢狀態,逐步實現差異挽回,爲後續全面復工創造良好條件。重準備則是確保必須項,推進提升項的同時,基於實際出塢狀態,按碼頭建造五條長線進行碼頭建造計劃的編排和生產技術準備的相應安排,並對改單、意見、協調問題進行了梳理,提前落實相關技術及物資準備,對堵點和風險點進行了預估預警,提前疏導堵點,規避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