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企拿地的熱情仍然處於冰點。

時已入夏,各地集中供地正如火如荼進行,但融融暖意未蔓延到土拍市場,2022年房企拿地的熱情仍然處於冰點。

在最近結束的北京二輪供地中,多宗熱門地塊意外遇冷;廈門二輪土拍降溫同樣明顯,9宗成交地塊中,僅觸頂成交1宗,平均溢價率僅1.4%;廣州、蘇州、無錫等地此前舉行的首輪供地,同樣未現暖意,其中蘇州15宗地塊僅4宗溢價成交。

從南到北的土拍數據,透露出一個事實:當下房企距離脫離資金緊張的局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尤其是民營房企,幾乎在土地市場“隱身”。“土拍和我們沒什麼關係,這不是當下首要考慮的事情。”華北某出現債務風險的房企人士稱。

來自克而瑞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5月,民企拿地投資佔比僅剩1成,曾經在土拍市場大肆掃貨的民營房企,如今都不見了蹤影,只有少數區域深耕的房企如濱江、大家等,仍在投資。

“當前市場銷售端成色欠佳,加之部分房企仍面臨着償債壓力大的困擾,市場環境變化、資金承壓,土拍中民營房企的身影仍偏少。”有研究機構認爲。

六成百強房企投資停滯

5月份以來,各地紓困樓市的政策不斷出臺,一些城市甚至趕在土拍前,緊急出臺放鬆政策,以提振房企拿地的信心。不過,從實際情況看,房企的投資熱情仍然低迷。

克而瑞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量持續低位,總成交建築面積僅660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5.6%,同比降幅再度擴大至6成以上。與此同時,本月土拍溢價率回落、流拍率上漲,土地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走勢。

從各地實際成交看,5月6個城市完成集中土拍,但整體熱度都不及4月,蘇州首輪集中成交平均溢價僅3%,廣州溢價率僅1.2%,濟南和無錫的溢價率也僅1%左右,廈門和福州的二輪土拍明顯遇冷,和此前深圳、杭州的土拍高熱表現截然不同。

諸葛找房方面表示,5月土地市場成交規模下滑,一方面,與供應規模持續縮減有關;另一方面,短期內市場信心尚未完全恢復,房企資金面仍然承壓,在土地投資方面較爲謹慎;疫情等對土地交易活動也有一定干擾,土地市場成交活力有所減弱。

如果將時間拉長,今年前5月,僅有不到4成的百強房企有土地入賬,大約6成百強房企投資停滯。截至5月末,新增貨值百強房企門檻達到31.5億元,環比上漲18%,但同比大降60%,投資金額、建面百強門檻則分別下降53%、48%。

在過去的2021年,“宇宙房企”碧桂園高居前五月房企拿地榜首,期內新增土地貨值高達2289.9億元,其後的萬科地產、保利發展新增貨值也超2000億元,融創中國新增貨值1746.9億元,行業第十名越秀新增貨值也達到959.2億元。

但到了2022年,前五月新增貨值榜首的萬科地產,期內新增土地貨值僅865.4億元;前十榜單中,沒有了融創中國的身影,碧桂園新增貨值也僅127.8億元,位於行業第24位。

相反,在趁機抄底土地市場的房企中,出現了許多新面孔。比如位於新增貨值第11~20位間的中建東孚、城建發展天健集團、興創投資、武漢城建、偉星房產等;曾積極拿地、位於去年榜單前列的新城控股、融信集團、中梁控股、金科集團等,則淡出了土拍市場。

此外,在新增貨值百強榜中,還有許多國資房企或地產城投公司,比如漳州城投、寧波城投等。“國企、央企是今年土地市場的頂樑柱,僅有一些區域深耕的民營房企表現較爲突出。”克而瑞表示。

銷售不暢房企拿地“有心無力”

對許多消失在土拍中的房企來說,拿地並不是當前的首要大事。維持好現金流、應對債務壓力,纔是“活下去”的重中之重。

克而瑞資管數據顯示,房企5月發債規模515億元,環比下降 15%;其中境內發債466億元,環比下降7%;境外發債48.8億元,環比下降 54%。期內,房企發債主體數量持續下滑,降至年內新低的28家,其中僅有5家爲民營房企。

在這5家民企中,中梁控股與投資人達成交換要約、發行美元債,此外便是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新城等4家民營房企發行債券,而普通民營房企的債券融資窗口基本關閉。

“除受到重點扶持的優質民企仍可在國內發債外,普通民企境內發債較爲艱難,海外發債多爲與投資人達成展期協議,高息置換到期債券,當前房企境內外融資情況未有明顯改善。”上述機構表示。

在融資緊張的情況下,房企拿地可謂“有心無力”,即便是一些資金較爲穩健的民企,在拿地時也傾向於與其他企業合作,降低資金壓力、分散投資風險。在北京二輪供地中,房企聯合拿地的比例高達七成,國央企背景出身的房企仍佔主要席位。

廈門、福州的土拍也是類似情況。其中,廈門二輪土拍平均溢價率僅爲1.4%;福州土拍中,整體溢價率降至2%,達到集中供地以來溢價率最低水平;且兩地罕有參與拿地的民營房企現身。

業內觀點認爲,自4月份以來,政策暖風頻吹以來,持續傳達對恢復房地產行業穩定發展的支持態度。但對大部分房企而言,銷售尚未全面回溫、現金流壓力仍存,政策利好帶來的刺激效果並不明顯,未來投資依舊會以是謹慎爲主。

據克而瑞資管統計,2022年6~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內外債券合計到期規模約1755億元,其中民企約有1178億元債券到期,佔比67%,年內債券到期規模超百億的房企共12 家,除保利、鐵建、萬科、金地較爲穩定外,其他8 家均面臨不同程度的還債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