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永菲 傅碧霄 北京報道

5月31日,北京兜兜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兜兜鴨”)員工李英(化名)在杭州的家中跳樓身亡。李英的家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出事前一天,李英和母親打電話說自己工作出現了失誤,得罪了老闆和同事。

但兜兜鴨公司對此表示否認,兜兜鴨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兜兜鴨已經在公司內部做過細緻的調查,確認與同事之間溝通十分順暢,沒有任何矛盾,且沒有工作失誤相關的問題,但李英存在被家人催婚的情況。

而且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兜兜鴨內部人士稱從警方瞭解到,李英的遺書中並沒有提及在公司上班出現失誤等問題。兜兜鴨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警方已經結案,從未指出案件與兜兜鴨公司有關。”

公開信息顯示,兜兜鴨簡介指出,DODO致力於提供鏈上流動性解決方案。李英的家人還告訴記者,李英的工資中有15000元是以虛擬貨幣形式發放。不過兜兜鴨內部人士明確向記者表示:“沒有發過數字貨幣工資。”

事發前一天與母親通話

6月13日,《華夏時報》記者與李英的家人取得了聯繫,李英的家屬告訴記者,5月31日,李英在14樓的家中跳樓身亡。李英是河南平頂山魯山縣人,出生於1992年,今年只有30歲,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得研究生學歷。

《華夏時報》記者向兜兜鴨內部人士瞭解到,李英生前被用人單位外派到北京兜兜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駐杭州的外包服務項目上工作。

李英的家屬告訴記者,李英在出事前一天5月30日,和母親打電話說自己工作出現了失誤,得罪了老闆和同事。母親感覺到李英當時的情緒不太好,當天下午一直在微信上對李英進行開導。

李英的家屬還告訴記者,5月30日當晚,李英主動找到原本不熟悉的鄰居傾訴,說自己“犯了一個很大很大的錯誤,值不值得被原諒”等話,兩個人聊了20多分鐘,期間李英還去鄰居家的陽臺轉了轉。

但無論是對家人還是鄰居,李英都沒有提到自己具體遇到了什麼問題。

後來李英的家人在其手機上發現,5月31日有微信好友給李英發來信息,對她表示擔心。

公司稱沒有工作失誤

不過,兜兜鴨公司方面對事件給出了另一種解釋。

關於李英是否出現工作失誤問題,兜兜鴨內部人士於6月13日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沒有這種情況。兜兜鴨已經在公司內部做過細緻的調查,與相關員工進行了溝通,確認與同事之間溝通十分順暢,沒有任何矛盾。確認沒有工作失誤相關的問題。”

兜兜鴨內部人士還表示:“公司配合警方去做了相關調查,從警方瞭解到,李英留下的遺書中並沒有提及在公司上班出現失誤等問題,反而說的都是李英自身的一些其他原因,具體情況可與餘杭派出所確認。”

“在事發前幾天,李英與公司有過失聯,後來李英與HR提過,那幾天她在進行一場‘家庭革命’,被家裏逼婚。事發後,公司與公安、司法調解所那邊溝通了解到,李英可能有抑鬱情緒。”兜兜鴨內部人士向記者回憶了當時的情況。

對此,李英的家屬對記者表示,家裏人是希望李英戀愛結婚,但並沒有因爲催婚激化矛盾。“我姐性格很開朗,和父母的關係也一直很好。”李英的弟弟這樣對記者說道,他告訴記者,李英在出事前幾天還計劃去上海看他。

部分工資以虛擬貨幣發放?

據兜兜鴨內部人士介紹,李英是與浙江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外企德科”)簽署勞動合同的員工,於2021年12月中旬被外派到北京兜兜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截至出事前,從事該公司的外包項目大概5個多月的時間。

天眼查顯示,北京兜兜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7月31日,註冊地址在北京市通州區。該公司註冊資本200萬元,實繳資本35萬元。其經營範圍包括:技術推廣服務;數據處理;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件服務;應用軟件服務(不含醫用軟件)等。

兜兜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兜兜鴨與DODO在法律關係上是合作關係。兜兜鴨是dodo foundation 的技術外包公司,是合作關係不是從屬關係。

據DODO官網簡介,DODO使用主動做市商(PMM)算法爲 Web3 資產提供高效的鏈上流動性,讓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發行和交易 Web3 資產,DODO幣爲原生代幣。

據李英的家人透露,李英的職位是產品經理,月薪2萬元,其中有5000元是人民幣,另外15000元摺合成虛擬貨幣形式發放。

但關於李英的工資是否部分以虛擬貨幣形式發放,兜兜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沒有發過數字貨幣工資,工資就是人民幣5000元由外企德科發放的。”

上述兜兜鴨內部人士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李英作爲外包工,工資不歸公司管,公司是與勞務外包公司做結算,勞務外包再與李英結算,我們只是用工方。”

BOSS直聘的介紹中,兜兜鴨產品經理職位的主要職責爲:負責鏈上DEX領域的產品解決方案;負責業務流程設計、產品需求設計、產品項目管理等;支持市場、商務需求,和設計、開發等團隊合作,完成產品落地,保證項目進度與產品質量。招聘標註的工資範圍在1.8萬元至4萬之間。

外企德科經辦該事件的客戶經理高先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兜兜鴨所有人在我們這的工資顯示的都是5000元,李英的家屬並沒有與我們談過索賠問題,我們正在與兜兜鴨協商進行人道主義補償。我們隨時等待家屬向我們聯繫,關於公積金、養老金等提取問題,我們也願意積極配合。”

《華夏時報》記者還向某業內人士瞭解到,行業內一些公司發放虛擬貨幣部分的薪酬不會寫進勞動合同裏,勞動合同中只體現發放到工資卡的部分,虛擬貨幣部分會在額外的薪酬協議中體現。在薪酬協議中,一般會將虛擬貨幣部分的薪資拆分爲崗位薪資、績效薪資、補助等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部分公司不會將此薪酬協議給到員工,而是由公司留底,只允許員工拍照留存。

關於以虛擬貨幣發放員工工資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向律師方面進行諮詢,律師表示:“這樣做的公司是違反勞動法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規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的,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兜兜鴨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李英參與公司的外包項目只有5個半月時間,並不是公司的正式員工。公司在這件事情上是沒有責任的,也沒有賠償義務。但是畢竟與公司相關,我們可以承擔一定的人道主義補償,但是對方律師提出家屬要求按李英25-30年工齡、每年20-30萬的標準進行補償(500萬-900萬)的要求,我們不能接受。”

不過,李英的家屬對記者表示,相比於賠償,家屬現在最想要的是真相。

(文中所寫“李英”爲化名)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