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能源行情要求投資者,既要看懂業績,又要看準預期,更要敢於下注。

A股上半年行情即將收官,自市場在4月底“深蹲”後開啓一波反彈行情以來,資金明顯偏好高景氣度且有業績高增預期的新能源賽道,光伏、風電、鋰電池板塊成爲本輪行情的領頭羊,反彈速度與幅度均超出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5月1日以來,共有40多隻來自上述三大板塊的個股漲幅超50%,其中3只光伏股實現股價翻番。

新能源汽車需求反彈、光伏裝機需求持續火爆、風電裝機需求同比大增,市場資金圍繞高景氣賽道需求帶動的業績高增預期持續做多,煤炭、地產等前期有所表現的板塊黯然失色,消費板塊亦無明顯異動。

相對極致的行情下,市場投資者能否在本輪行情中“喫肉”或在於“信不信新能源,信多少”。而即便是私募基金也出現了建倉較晚、被動買入風電等踏空現象。伴隨半年度業績預期逐漸明朗,尚未“上車”的投資者還能繼續追漲新能源嗎?

業績高預期推升新能源股

數據顯示,5月1日~6月21日,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分別累計漲8.3%、12.3%、15.6%、14.1%,深強滬弱走勢明顯。

板塊來看,光伏板塊表現突出,光伏指數5月以來累計大漲33%,雙良節能(600481.SH)、高測股份(688556.SH)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通威股份(600438.SH)逼近歷史高點,愛旭股份(600732.SH)、固德威(688390.SH)、上能電氣(300827.SZ)3只股實現翻番,領漲板塊。

鋰電池產業鏈中,德方納米(300769.SZ)、橫店東磁(002056.SZ)高舉高打,創下歷史新高。鋰礦龍頭股天齊鋰業(002466.SZ)4月27日跌至58.05元,此後強勢反彈並創下年內新高,區間累計最高上漲逾100%。天賜材料(002709.SZ)、億緯鋰能(300014.SZ)、國軒高科(002074.SZ)、盛新鋰能(002240.SZ)、華友鈷業(603799.SH)的累計反彈幅度均超過50%。

一位上海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光伏與鋰電池均爲去年市場的高光板塊,主要系政策推動行業快速發展。“今年,政策扶持新能源的上漲邏輯相對淡化,實實在在的業績高增速是成長賽道受追捧的主要原因。”上述私募人士說,“此外,前期市場深跌時,高位成長股的估值風險釋放得較爲充分。隨着半年度業績預期逐漸明朗,高增速個股獲得資金青睞。”

近期,鋰礦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鋰電龍頭企業盛新鋰能預計,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爲26億~29億元,同比增長793.90%~897.04%。

風電板塊受到資金追捧的原因同樣與業績預期高度相關,有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風電裝機的招標量超出預期,到5月末招標總額已經達到了40GW。同時,風電行業在後補貼時代底部探明,前置指標招標量數據大增,提升市場對後續裝機量的預期,預計今明兩年陸風、海風先後進入高增長階段。由於此前受商品價格影響,部分環節的利潤被嚴重侵蝕,隨着下游需求的回升及上游成本的下降,後續盈利修復的可能性提升。

資金抱團新能源,反彈還能看多久

在過去這波行情中,投資者手中的新能源倉位佔比成爲投資收益的關鍵因素。目前來看,踏空本輪行情的市場投資者並不是少數。據第一財經報道,6月20日風電板塊表現強勢,與不少私募基金被迫建倉風電,進而提升新能源板塊配置比例有關。

儘管任澤平放出觀點:從長遠看,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但踏空主升浪的投資者,或多或少對市場中仍存的風險有所忌憚。更有觀點指出,本輪行情是熊市中的B浪反彈,仍不具備牛市基礎。

“相比去年光伏、鋰電池板塊普漲的行情,今年的市場要求投資者,既要看懂業績,又要看準預期,更要敢於下注,難度之大不可想象。”前述私募人士說。

以光伏產業鏈爲例,由於需求旺盛,硅料產能規模決定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供需矛盾下,硅料端“侵吞”產業鏈大部分利潤,行業格局較好的硅片環節可跟隨硅料漲價,而電池片、組件環節持續遭到利潤侵蝕。

在此背景下,大硅片、硅料及相關設備企業業績增速預期較高,推動股價走高。大硅片新勢力企業雙良節能6月20日刷新歷史新高,公司光伏業務涉及的多晶硅還原爐、大尺寸硅片持續放量,目前已簽訂銷售長單金額約779億元,需求與產能擴張高度匹配。

“部分投資者不敢上車的原因是看不懂真正受益高景氣的標的公司,無腦買入等同於賭博。當市場驅動一個行業進入持續發展,估值中樞、企業市場份額增速、盈利格局等均會發生變化。而新能源行業本身講究技術迭代推動降本增效,無疑加大了投資者挖掘標的難度。”一位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說。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投資者擔憂資金抱團新能源瓦解。從盤面來看,本輪行情存在部分增量資金入場,市場對光伏、鋰電池等高景氣成長賽道的極致偏好,推動個股大幅反彈。

“截至一季度末,新能源領域最近漲幅大的個股本來就是去年至今基金抱團的標的。當前看,資金不斷地接力新能源,部分個股成本不斷抬升,強勢上攻逼空。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 適當均衡的持倉風格,才能不失主動。”前述私募人士補充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