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冰棍越來越貴已經成爲共識,但市場上依然有售價在1元左右的冰棍,例如伊利老冰棍、老中街冰棍、蒙牛小布丁等,這些基本上是有着多年曆史的經典產品,它們爲什麼能夠一直堅持低價?賣低價冰棍究竟賺不賺錢?

撰文/ 曾廣

編輯/ 陳芳

“現在在超市便利店,已經不敢隨便拿不認識的冰棍了。”一名消費者向《財經天下》週刊吐槽,現在的冰棍貴得讓人喫不起。

確實,從鍾薛高開始,定價十幾元一支的冰棍或者雪糕越來越多,不久前“醋王”恆順醋業跨界賣的雪糕,售價18元一支,茅臺冰淇淋更是賣59元起,甚至有誇張的雪糕賣到了一百多元,讓人直呼天價。

儘管冰棍越來越貴已經成爲共識,但《財經天下》週刊在走訪中發現,市面上還有一些冰棍堅持以1元左右的價格銷售,例如蒙牛小布丁、老中街冰棍、伊利老冰棍等。這些產品,很多都是有着十幾年甚至更久歷史的經典產品,即使經歷了多年的通脹和成本上升,價格也只有小幅上浮。

以北方常見的老中街冰棍爲例,在商超和小賣部普遍售價1元左右,在很多批發商那裏最低的價格能做到0.4元到0.5元,並且“一根也能批發”。在冰棍漲價的浪潮下,這類產品反而成爲了其中的異類,它們爲什麼能夠一直堅持低價?賣低價冰棍究竟賺不賺錢呢?

01 漲價潮下的1元冰棍

天價雪糕,正在引起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吐槽。

一週前,抖音博主“下鋪阿豪愛偷喫”發了條視頻吐槽那些其貌不揚但價格高昂的“雪糕刺客”,短短一週時間,該視頻獲得了180萬贊,超過20萬條轉發。

在視頻中,該博主有意避開了“樸素中帶着奢侈”的鐘薛高,選擇了一款包裝“平平無奇、位置偏僻、色彩低調”的雪糕,沒想到售價依舊高達15.8元。

另一名抖音博主“地位極高硬氣鑫”的遭遇更加離譜,五天前,該博主發視頻吐槽稱,自己女朋友在超市拿了一盒雪糕,原本以爲可能要二十多元,結果結賬時發現需要160元,這個視頻獲得了183萬贊,超過30萬轉發。

“以前不敢拿巧樂茲,現在只敢拿巧樂茲。”雪糕漲價潮下,當年定位中高端的巧樂茲已經成爲平價產品,而售價更低的老冰棍、糯米餈、綠色心情等更是成爲性價比代表。

《財經天下》週刊在走訪中發現,雖然冰棍賣得越來越貴,但市場上依然有售價在1元左右的冰棍。不管是伊利、蒙牛這樣的乳業巨頭,還是中街冰點、宏寶萊這類專門的冷飲企業,旗下都還有大量1元左右的產品。

例如伊利的老冰棍、冰工廠、巧克力棒、玉米棒;蒙牛旗下的小布丁、綠色心情、玉米棒、蒙牛冰+;中街冰點旗下的老冰棍、糯米餈;宏寶萊旗下的沙冰、沙皇、非你不渴;光明冰點旗下的綠豆棒冰、赤豆棒冰等。

這些產品,大多數售價都在1元多,部分售價甚至不足1元,在很多街邊小賣部、雪糕批發店,依舊可以隨時買到。

一名家住北京通州的消費者向《財經天下》週刊透露,自己買雪糕基本都是去家附近的冰棍批發店,這些店裏冰棍品類非常齊全,不僅有老冰棍、綠豆沙這類低價產品,也有鍾薛高這類單價高的網紅產品。

這樣的冰棍批發店不在少數,《財經天下》週刊走訪發現,北京其他區也有大量專門賣冰棍的批發店鋪。一家位於北京朝陽的冰棍批發店老闆透露,很多消費者來店裏買冰棍,都是按箱買,老冰棍、綠豆沙這類產品往往一買就是一整箱。

實際上,雖然網紅雪糕的聲量很大,但即使放眼整個市場,5元以下價位的產品,目前依舊是市場的主流。

以伊利和蒙牛爲例,一名雪糕批發商提供給《財經天下》週刊的價格清單顯示,他們店內的20款伊利冰棍和26款蒙牛冰棍,批發零售價全部在5元以下,其中最便宜的爲0.6元的蒙牛小布丁,最貴的爲5元的伊利巧脆筒。

除了伊利、蒙牛、和路雪等品牌以外,該批發商同時還在賣鍾薛高的產品,價格也比商超便宜,大多數在15元以內,但是據該批發商透露,鍾薛高“幾天都賣不出去一箱”,並非市場主流。

據多名冰棍經銷商向《財經天下》週刊透露,目前店內銷量最好的冰棍,基本還是3元到5元這個價位段的大品牌產品,光明冷飲研發負責人馬中媛也告訴《財經天下》週刊,旗下雪糕賣得最好的主要還是4元到6元的經典產品。

02 售價1元,賺錢嗎?

一根只賣1元,低價冰棍能掙錢嗎?抱着這一疑問,《財經天下》週刊走訪了北京多家冰棍批發店,經過了解發現,這部分產品雖然單支利潤不高,但是毛利率並不低。

以老中街冰棍爲例,該產品在北京的商超、便利店零售價一般爲1元/支,但是進貨價往往不到0.4元,毛利率超過50%。一名冰棍批發商對《財經天下》週刊透露,他們店裏老中街冰棍的進貨價爲19元一箱,一箱有50根,摺合下來單支成本爲0.38元,如果從更上一級的代工廠拿貨,進價還能做到更低。

據《財經天下》瞭解,市面上大部分低價雪糕,大多是生產工藝簡單、原材料單一的產品,例如伊利老冰棍、蒙牛小布丁等,其中又以棒冰類產品居多。和其他工藝較爲複雜的產品相比,棒冰類產品原料簡單,主要是水和糖,相應的成本也低。

針對老中街冰棍的生產成本,《財經天下》週刊多次致電中街冰點及其各代工廠,但是對方均以涉及商業機密爲由,未透露具體生產成本。但有熟悉冰棍行業人士猜測,這類冰棍產品單支成本可能不到0.2元。

雖然低價冰棍的成本低、毛利率高,但是不代表這類產品能夠掙大錢,因爲和其他產品相比,冷藏成本較高,幾毛錢的毛利很難實現規模盈利。

在一家冰棍批發商的門店,老中街冰棍的出貨價爲5毛/支,“一箱毛利只有幾塊錢,主要是走量,基本不掙錢。”該批發商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

在另一家批發商那裏,老中街冰棍的出貨價爲0.4元,老闆表示,這類產品完全不掙錢,“主要是滿足用戶的不同喜好,每個價位的產品都要有,用來衝量。”

馬中媛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光明旗下的入門款雪糕也完全不掙錢,只是部分經典產品具有標杆意義,所以在維持收支平衡的基礎上會繼續生產。

但是當雪糕價格上漲到2-5元左右,盈利的空間就會大很多。據乳品行業分析師宋亮透露,市面上3塊錢左右的雪糕,成本一般在1元至1.5元左右。

“雪糕行業的普普遍毛利大概在60%左右,高端冰淇淋行業毛利基本上在70%左右。”宋亮告訴《財經天下》週刊。

伊利作爲國內市佔率第一的冰品巨頭,旗下雪糕大多數爲5元以內的平價產品。據伊利2021年財報顯示,其冷飲業務營收爲71.6億元,毛利率爲40.27%,過去幾年一直是液態奶、奶粉及奶製品、冷飲三大主營業務中毛利率最高的一塊。

價格更高的各種網紅雪糕,利潤更加驚人。

哈根達斯母公司通用磨坊原大中華區總裁朱璽曾提到,波士頓諮詢2015年的一份調研發現,哈根達斯賺走了整個冰淇淋行業70%的利潤,其中一半的銷售額由中國區貢獻。鍾薛高創始人林盛也曾表示,鍾薛高的毛利“略高於”傳統冷飲企業。

在抖音上有博主調研發現,市場上售價4元的雪糕,進貨價在1元左右;售價11元的雪糕,進貨價5元;某售價49元的雪糕,進貨價僅爲19元。以這款售價49元的雪糕爲例,單支毛利高達30元,而很多批發商賣一箱老中街冰棍的毛利也不過5元,一根網紅雪糕的毛利相當於300根老中街冰棍。

這也使得,當前低價雪糕正在批量從一線城市的商超和便利店冷櫃消失,北京的大型商超和便利店,基本上已經很難找到3元以下的雪糕產品,很多產品售價動輒十幾元。

一名小賣部老闆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每年夏天能賣出去的雪糕基本上是穩定的,但是由於雪糕產品和其他產品不同,需要佔用冷櫃位置,所以往往更願意賣單支毛利更高,同時銷量也好的產品。

“雪糕替代品很多,很多人買雪糕都是看心情和場景,低價雪糕也很難走薄利多銷的路子,所以還是得挑毛利高的賣。”該老闆透露。

當然,價格也並非越貴越好,鍾薛高這類高價網紅雪糕雖然毛利高,但是出貨量很少。所以一般經銷商的策略都是,儘量多賣毛利較高,同時銷量好的產品。這名老闆表示,店裏進貨最多的主要還是伊利、蒙牛、夢龍等大品牌的主流價位產品。

03 漲價已成行業共識

一個事實是,冰棍、雪糕確實賣得越來越貴。

今年夏天,雪糕漲價就引起了大量討論,相關詞條頻繁登上熱搜,“雪糕刺客”也成爲網絡熱梗,說的是雪糕看起來很普通,但當你拿起來買時,售價貴得能刺你一劍。

“雪糕刺客”引衆怒的根源在於,天價雪糕早已不再是部分品牌的專屬,而是已經席捲整個行業。各大企業爲了賺錢,在鉚足幹勁推高價冰棍、雪糕。

以伊利、蒙牛爲例,伊利最新推出的綺炫、甄稀、須盡歡等雪糕品牌,單支售價最高達到28元;蒙牛旗下的高端品牌蒂蘭聖雪,其國風系列冰淇淋單杯售價20元;主打性價比的中街冰點旗下推出“專業級雪糕”品牌中街1946,其比利時大黑雪糕單支售價32元……

席捲行業的漲價潮,一個原因在於,整個雪糕行業的原材料價格都在大幅上漲。資料顯示,自2020疫情以來,冰淇淋原料最常用的牛奶和糖價格均大幅上漲,牛奶期貨價格翻倍,全球糖價也在猛漲。

成本壓力下,除了網紅雪糕,其實近兩年,很多主打性價比的經典產品價格也在上漲,例如伊利旗下的經典產品巧樂茲,在一些門店已經賣到5元左右,苦咖啡也被賣到3.5元左右,就連曾經不到1元的小布丁,很多門店都賣到了1.2元甚至1.5元。

當然,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終究是有天花板的,難以解釋很多網紅雪糕價格動輒十幾元甚至更高。光明冷飲研發負責人馬中媛表示,雪糕成本到達一定水平就很難往上漲了,高價雪糕基本上都存在較大幅度的溢價,“用更好的原料成本肯定會上漲,但是當達到一定的天花板,就不會產生正相關關係。”

乳品行業分析師宋亮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售價15元左右的鐘薛高,其生產成本僅在四五元,毛利可達到70%以上。

成本存在天花板,那爲什麼鍾薛高們還是賣那麼貴?

一方面,售價越高,能夠給到渠道的利潤也就越高,更有利於產品推廣。“鍾薛高給渠道的利潤非常高,所以渠道願意鋪貨。”宋亮表示。

另一方面,網紅雪糕售價高昂,還和營銷費用、線上冷鏈物流成本等因素有關。據《財經天下》週刊瞭解,鍾薛高等線上起家的網紅品牌,營銷費用和冷鏈物流佔據了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此外,這類產品的定價同時還受到新茶飲、甜品等其他產品定價的影響,很多主打高價的網紅雪糕,其實是在向奶茶、小蛋糕等產品搶奪用戶。

馬中媛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現在雪糕承載的已經不只是解渴屬性,同時還承擔了一部分甜品、新茶飲的需求,和這類產品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

馬中媛觀察到,基本上20元左右就是雪糕價格的天花板,大多數企業都會在20元以內去定價,超過這個價格的基本都是絕對主打稀缺性和特殊性的產品。而這一價格線,基本也是新茶飲的定價線,除了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大部分新茶飲定價都在20元以內。

實際上,並非所有的消費者都不喜歡貴的雪糕,據鍾薛高天貓、京東2021年夏季冰淇淋銷售數據顯示,其整體復購率爲29%,其中在一線城市復購率高達36%。

消費者真正反感的,其實是越來越多名不副實的天價雪糕,它們擠走了冰櫃裏本該屬於平價雪糕的位置。“你有你買鍾薛高的自由,我有買老冰棍的自由,不能因爲你要鍾薛高,就不讓我買老冰棍。”一名消費者對《財經天下》吐槽。

如今新茶飲的泡沫已經被戳破,就連喜茶和奈雪的茶,現在的新品價格基本也都在20元以內,開始走性價比路線,很難說天價雪糕的風口還能維繫多久。

多名經銷商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目前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對於雪糕產品的價格容忍線,多在十元以內,定價超過10元的雪糕,如果不是有特別的稀缺性和品牌背書,消費者大多不願買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