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鄒娟

盲人可以從事什麼職業?也許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按摩師,但是殷天保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可能:7月10日,他的咖啡店將在上海浦東陸家嘴的華潤時代廣場開業。

是的,那是他的咖啡店,他有10%股份,而且初期全部由他自己打理。“我想讓更多像我這樣的視障羣體,看到除了按摩師之外,更多的可能。”6月23日,殷天保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這家盲人咖啡店出自此前因“聾人咖啡師”走紅全城的熊爪咖啡旗下。

儘管疫情的發生給餐飲服務業帶來衝擊,但在熊爪咖啡品牌創始人天天看來,危與機之中,企業更要注重機遇。據他介紹,盲人咖啡店從去年10月開始籌劃,原本打算今年4月開。去年,熊爪咖啡在全國開出21家店,有一半以上,都免租金,純抽成,即將在陸家嘴開業的首家盲人咖啡店也是如此。

“我們很感謝商場方對慈善事業的支持。也更堅定我們在這條路上繼續探索。”天天說道。

盲人開咖啡店的可能

202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殷天保走進了熊爪咖啡總部。這家成立於2020年的咖啡品牌,最開始致力於培養聾啞人咖啡師,因爲“熊洞”的別緻造型,不見面熊爪遞咖啡的新穎形式,第一家咖啡店開出不到一個月,就成爲“網紅”。

現在,熊爪咖啡80%的員工爲殘疾人。“甚至從去年開始,來我們這裏挖聾啞人咖啡師的多了起來。”天天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好像突然有一天,很多咖啡店都以店裏有聾啞人咖啡師爲榮。不管是作爲一種時尚理解,或者是從聾啞人的發展考慮,看到這種情況,我很高興。這也證明,聾啞人咖啡師,這種模式可行。”

中國殘聯公佈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爲止,中國殘疾人總數已超85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6.34%,涉及2.6億個家庭。他們如何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

“聾啞人咖啡師的模式可行,那其他殘疾人呢?”天天說,通過和上海市殘聯不斷溝通,最後他和團隊決定試一試,把盲人培養成咖啡師,“咖啡店相對啓動成本低,一到兩個人就能維持正常運營,他們(盲人咖啡師)做得好有提成,做失敗了,他們也是我們的員工,會有工資保障。爲什麼不放手一試呢?”

剛到熊爪咖啡時,1999年出生的殷天保說自己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想法。他還有一個雙胞胎弟弟殷天佑。兄弟倆剛出生就失明。但殷天保的聽覺強大,記憶力也好。很早之前,他就確定,不想當按摩師。但不做按摩師能做什麼呢?“試試就試試吧,不留遺憾。”殷天保這麼說服自己。

反覆練習形成肌肉記憶

事實上,殷天保上手前,天天和團隊就在實驗室用泡沫板搭了個簡易的咖啡店。天天蒙上雙眼,親自試了很多遍,確定不用眼睛看也能成功製作一杯好喝的咖啡。

等到殷天保上手接受培訓時,培訓師們還是碰到了問題:怎麼跟殷天保講紅色和黑色?怎麼形容形狀?怎麼衡量杯子傾斜45度?

最開始,培訓師一邊講解,一邊手把手帶着殷天保做。水倒多了溢出杯子是常有的事。“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一遍遍練習。訓練肌肉記憶,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真的很難。每天練習幾百杯也是常有的事。”殷天保回憶道,很多次,他都想放棄算了,但是每一次,他的夥伴們都鼓勵他“沒關係,我們再來,只要你不放棄,我們就一直陪着你”。在機械訓練的2個多月裏,這句話支撐着殷天保直到出師。

那一天,殷天保在一遍遍記住杯子傾斜角度、拉花缸高度後,終於嘗試着做了個心形的拉花,但他看不到自己作品的樣子。“大家都說好。我知道,他們是鼓勵我,但是我仍然很開心。”殷天保說。

波折的是,疫情封控兩個多月,殷天保好不容易養成的肌肉記憶,又模糊了。這一次,夥伴們將殷天保送到了靜安精品的熊爪咖啡店“集訓”。這裏的構造,直條行,沒有轉彎,和新店格局最像。在這裏,殷天保已經能獨立製作大多數品種的咖啡。不忙的時候,他就自己一遍遍練習。

“要開新店了,我其實還好,他們(夥伴們)不會把壓力傳遞給我。我覺得他們的壓力比我大。”殷天保一板一眼地說。

操作檯、咖啡機經過專門改造

事實上,和其它餐飲品牌一樣,這波疫情也帶給熊爪咖啡不小的衝擊。今年,熊爪咖啡在全國陸續關掉3家店,都位於景區,因爲疫情後遊客銳減。“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危機,更多應該注重機遇。”天天介紹,疫情之後,熊爪咖啡很多未來一兩年打算做的事情,也紛紛提前。多少有些破釜沉舟的意思。

盲人咖啡店,從去年10月開始籌劃,原本打算今年4月開。去年,熊爪咖啡在全國開出21家店,有一半以上,都免租金,純抽成。首家盲人咖啡店也如此。“我們很感謝商場方對慈善事業的支持。也更堅定我們在這條路上繼續探索。”天天說道。

新開的熊爪咖啡店選址陸家嘴華潤時代廣場,初定7月10日試營業,這也是國內首家專業化爲盲人咖啡師打造的咖啡店。屆時,殷天保的弟弟殷天佑,也將“報到”,開啓他的“咖啡師養成之旅”。

澎湃新聞記者在設計方案上看到,整間店鋪用咖啡渣等可回收材料製成,看起來像一顆歪倒在地的橡果,寓意“歪果子也可以有美好的未來”。店鋪的外牆上給導盲犬設計了一面小鏡子。

店鋪內所有設備,都是團隊和殷天保共同商量,量身打造。比如,蒙上眼睛之後,天天發現,盲人特別害怕突然失去方向感。比如,站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他們很容易記住並摸到上下前後的物體。但是一個長條形的操作檯,沒有參照物,他們很容易沒有直線的概念。所以,新店操作檯的邊緣被細心地用木材、不鏽鋼玻璃等材質分段包裹——不同材質對應了收銀區、清潔區、出杯區等不同的操作空間。咖啡師靠觸感就能分辨自己目前所處的方位。店裏的全自動咖啡機也經過專門改造,不同形狀的按鍵對應了不同的操作,通過觸摸就能輕易辨認。

此外,店內裝滿攝像頭,一旦咖啡師遇到打翻咖啡杯等突發情況,按下按鈕,總部員工能第一時間響應,通過對話系統遠程指導他們怎麼處理。開業之初,也會有小夥伴在現場協助。

“在硬件上,這樣的咖啡店很好推廣。”天天說,他們看好這樣的模式。

而對殷天保而言,“我想讓更多和我一樣的患者,可以在我身上看到除了按摩師之外的更多可能。哪怕他們也不想做咖啡師,也能清楚地明白,他們可以創造更多其他可能。”殷天保說。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