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航空航天產業,有望成爲拉動韓國經濟的新引擎。

熱鬧的太空又迎來新玩家。

上週,韓國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世界”號(KSLV-Ⅱ)發射升空,在700公里同步軌道與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這一刻,對於在電視機屏幕前觀看直播的韓國民衆而言,意義非同尋常。儘管早在2013年,韓國的“羅老”號運載火箭也成功將衛星送入太空,但由於“羅老”號火箭第一級由俄羅斯提供,第二級纔是韓國研製的,談不上完全的“國產”,而此次“世界”號則是韓國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火箭。

“世界”號的成功升空且順利完成衛星發射任務,意味着韓國由此成爲全球第7個用國產火箭將1噸重以上衛星送進軌道的國家。此前,俄羅斯、美國、法國、中國、日本和印度均成功通過自主研發的火箭將衛星送入太空。

據韓媒報道,“世界”號由250名研究人員參與研發,以將1.5噸級實用衛星送入地球低軌(600至800公里)爲目標設計而成。整個工程耗時12年左右,總投資將近2萬億韓元(約合105億元人民幣)。

首爾科學綜合研究生院大學主任教授黃菲告訴第一財經,1989年成立的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此前都沒有太多“原始積累”,“世界”號計劃從2010年推進以來也是經歷曲折,經費緊張。她認爲,在宇宙探索、航空航天研究方面,近年來,韓國感受到要在未來掌握先機、不落後於其他國家,因而加快了向太空邁進的步伐、增加了關注和投入。

文在寅功不可沒

韓國國產火箭的發射成功,不僅牽動着普通韓國民衆,前總統文在寅與現總統尹錫悅也對此尤爲關注。

發射成功後,文在寅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盛讚主導“世界”號研發的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完成了大事”。尹錫悅則在辦公室全程觀看了直播,並感慨道,這是韓國自1993年6月發射第一顆科學用火箭後,30年來最艱難的挑戰。

自1993年來,韓國的科研人員一直投身於火箭的自主研發。公開資料顯示,在此前成功發射首枚多用途衛星後,2002年韓國正式啓動“羅老”號火箭工程。2009年,在等待16年後,承載着韓國民衆探索太空夢想的“羅老”號火箭待命發射。在萬衆韓國人的矚目下,“羅老”號成功升空,也成功實現了分離,但最終未能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羅老”號首度發射以失敗告終。

一年之後,“羅老”號進行第二次發射,但升空兩分鐘後隨即與地面失去聯繫,之後便爆炸墜毀。在經歷兩次失敗後,2013年,“羅老”號成功將衛星送入太空。但正如前所述,2013年升空的“羅老”號並非韓國自主研發的火箭,韓國民衆難以釋懷。

去年10月,韓國產的“世界”號嘗試首次發射,儘管火箭完成了所有飛行順序且到達了距離地球700公里的高度,但火箭搭載的模型衛星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因此也沒有成功。此次“世界”號的發射,也因爲天氣原因一度推遲。

在韓國民衆爲韓國終於有了自主研發的火箭激動萬分的同時,不少人感懷,文在寅功不可沒。去年10月“世界”號首發時,文在寅專程前往羅老宇航中心現場觀摩。雖然發射失敗令文在寅倍感遺憾,但他強調,“‘世界’號的發射標誌着韓國私營部門主導的太空產業邁出了重要一步”。由於文在寅已在今年5月10日卸任並回鄉養老,因此沒能在總統任期內見證“世界”號的第二次發射。

黃菲說,其實文在寅任內對韓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發展非常關注。在去年的首爾國際航空航天及國防展覽會上,文在寅就在致辭中表示,“今後,韓國政府將集中力量掌握核心技術,並大力扶持民間太空產業。”

黃菲認爲,韓國民衆此時感懷文在寅,更多是因爲他在去年5月訪美時期,促成了韓美《導彈指南》的廢除,“這使得韓國在宇宙航天領域可以開始‘大展身手’,使得韓國的宇宙航天研發進入‘快車道’,迅速推進自主研發的火箭升空實驗。”

簽署於1979年的韓美《導彈指南》近些年經過4次修訂。在該協定下,韓國難以研製射程在8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這一協定的終止,對於韓國的航空航天研究來說,等於掃清了‘攔路虎’。”黃菲說道,“此次‘世界’號就是將實用衛星送入600至800公里近地軌道爲目標。儘管現在從結果上來看,還未突破協定的限制高度,但全面廢除協定,意味着未來的研發工作可以不受約束,這也會激勵韓國的私營企業加大對宇宙航天的投資力度。”

“韓版NASA”呼之欲出

近年來隨着各國科研的突破以及不少億萬富豪爭相上天,太空開始變得更熱鬧。多家國際諮詢機構均認爲太空經濟市場潛力巨大,市場價值預估從9260億美元到最高2.7萬億美元不等,年增長率介於4.3%~9.5%。其中,美銀美林的預計最爲大膽:到2045年,全球太空產業規模將增長至2.7萬億美元。顯然,韓國也不希望在火熱的太空經濟領域“掉隊”。

如果從2002年算起,在“羅老”號發射成功的近10年間韓國共投入了約5200億韓元(約合27億元人民幣)。而韓國產業研究院當時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羅老”號發射成功爲韓國各相關產業帶來約1.76萬億至2.34萬億韓元的經濟效益。

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韓國航天產業規模爲3.26萬億韓元(約合170億元人民幣),僅爲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的1%左右。細分來看,航天設備製造業規模約爲5200億韓元,航天服務業僅爲2.74萬億韓元,分佈並不均衡。

黃菲認爲,韓國自主研發的“世界”號成功發射,預示着韓國會進一步在航天設備製造業方面加強產業鏈的構建,儘可能地突破和掌握全產業鏈的各種關鍵核心技術。

對於未來,韓媒報道顯示,韓國計劃在明年上半年製造第三枚“世界”號火箭,並計劃在2027年之前再進行4次發射。不僅如此,韓國還希望在2030年左右能夠開發並使用國產火箭將無人駕駛航天器送上月球。韓媒預計從2023至2031年,韓國政府將在航天航空領域至少投入1.9萬億韓元(約合99億元人民幣)。

黃菲告訴第一財經,其實從文在寅時期,能明顯感受到韓國的航空航天產業已從國家主導轉向民間主導,“這才只是開始。”韓國政府2020年的數據顯示,韓國航天產業預算規模爲7.22億美元。“這一數字僅爲美國當年同一產業預算(578億美元)的1.5%,而航天產業是一個極其‘燒錢’的行業,因此要鼓勵企業進入,就必須讓企業看到‘商機’,要降低產業准入門檻,打造大企業、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共同參與的環境。”黃菲說道。

此次“世界”號研發的背後匯聚了韓國多家大企業和300多家民間中小企業的參與,組裝了超過37萬個零部件;搭載了180公斤重的韓國首枚國產性能驗證衛星,以及4顆韓國高校研製的立方體衛星。

除了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的參與,韓國新政府還計劃成立“航空宇宙廳”(暫定名),即通過打造“韓版NASA”,來全面負責制定和推進未來韓國航天產業的發展。同時,尹錫悅政府已將“躍升航天強國及開創韓國太空時代”納入新政府的重點議題,其中發射月球探測器、開發登月着陸器等都將是未來韓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力的重點方向。

“韓國的宇宙航天產業起步晚,但能感受到發展速度很快。”黃菲說,而航天產業也有望成爲拉動韓國未來經濟引擎的新增長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