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琳琳)6月28日,2022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暨首屆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大會在武漢開幕,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從三個維度提出了汽車強國的標誌,一是擁有世界級的本土整車企業,二是擁有以本土企業爲主、掌握關鍵技術的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三是具有科學、穩定、統一的汽車產業法制管理體系。

趙福全表示,從第二個標誌可以看出,零部件實際是與整車同等重要的,兩者都是汽車強國內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針對怎麼解決供應鏈的問題,趙福全認爲一定要標本兼治,短期解決“保供”的問題,長期要加快打造軟硬融合、強韌性、高安全,同時又兼顧效率和成本等指標的供應鏈,絕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保供”。

未來供應鏈如何發展?在趙福全看來,首先必須思考未來汽車產業要怎樣發展,未來的汽車應該稱之爲新汽車,它是基於數據、場景,並依託於生態的、個性化的,且具有自我進化能力的生命力,所以未來汽車產品的開發,包括用戶的運營,都必須完全本地化。

此外,他表示必須重新審視安全和效率、成本之間的關係;真正建立起安全的新鏈條,同時做好平衡度的把握,車企與關鍵供應商要深度綁定,建立敏捷的供應鏈。“核心是整車企業對於供應鏈的管控,要建立在對供應鏈科學預測的基礎上。”趙福全分析稱,“要努力實現供應鏈體系的長治久安,需要產業實踐和理論創新雙管齊下,在多點供應與命運共同體,訂單式管理與內外部資源聯動,核心技術受控與開發生態,以及高效率、低成本與高安全、強韌性之間,尋找最合理的平衡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