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梁梟    

3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重慶市工商聯主席、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擬提交3份提案,主要聚焦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系統性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以及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主要圍繞電動化智能化全鏈條人才培養、加強供應鏈集成化、推動新能源汽車高速出海等方面。

在張興海看來,我國具備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及應用能力的新時代汽車人非常匱乏,嚴重製約產業後續發展;同時,供應鏈企業已成爲中國汽車產業鏈上較爲薄弱的環節;在出海方向上,中國汽車企業還未形成全產業鏈體系出海的局面。爲此,張興海在提案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張興海在走訪調研了超百家汽車產業鏈企業,深入瞭解行業發展痛點,思考應對之策之後形成的自己的提案。

建議鼓勵高校及職業學校設置智能化及電動化學科

在汽車全產業鏈人才方面,張興海認爲,跟傳統汽車充沛的人才儲備相比,我國具備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及應用能力的新時代汽車人非常匱乏,涉及研發、製造、採購、營銷、服務、維保等的智能化、電動化全鏈條人才都很緊缺。而全鏈條人才的結構性缺失,正嚴重製約產業後續發展,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將導致市場增長乏力。

爲此,張興海建議,一是政府出臺政策鼓勵高校及職業學校設置智能化及電動化相關專業學科,加大招生比例;通過拓寬和延展電動化、智能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等相關政策,讓新時代汽車人更有成就感更自豪。

二是鼓勵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前瞻性介入全鏈條人才培育,深度參與高校、職業教育教學計劃,提供實習、在崗培訓渠道。

事實上,汽車產業人才短缺已是行業共識。根據工信部等三部委2016年年底印發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到2025年,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人才總量預計達到120萬人,人才缺口預計將達103萬人。

據第一財經報道,在今年廣東省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也直指新能源汽車產業高水平人才缺失問題。“人才結構的深度變革,導致汽車行業已經普遍出現‘新四化’人才緊缺的問題,人才競爭異常激烈。”

建議支持汽車行業供應鏈企業整合、兼併和重組

張興海關注到的第二個方面是汽車產業供應鏈企業集成化程度不高的問題。張興海通過在2023年對百餘家供應鏈企業走訪調研,發現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整體呈現散而多、小而弱、盈利能力差的格局,集成化程度不高。

在張興海看來,供應鏈企業已成爲中國汽車產業鏈上較爲薄弱的環節,有落伍於整車企業技術和產品創新步伐的風險,有掉鏈和斷鏈的風險。但是,汽車產業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正在重塑汽車供應鏈體系,爲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絕好的契機。

因此,張興海提出《關於提升供應鏈企業集成化支持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提案》,建議一是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和出臺具體的相關政策,引導、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供應鏈企業對規模較小的供應鏈企業進行整合、兼併和重組,從而進一步壯大實力較強的企業,最終形成龍頭企業的行業地位;二是對中國零部件行業進行深入調研,識別出有潛力成爲行業龍頭的供應鏈企業,尤其是民營供應鏈企業,爲這些潛在的龍頭企業提供生產要素支持,以及研發和發展的財稅和金融支持;三是制定幫助中國供應鏈企業與國際接軌的行動方案,支持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參與全球汽車產業鏈分工與競爭,做大、做強和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爲中國整車企業,尤其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出海,做好糧草先行的準備。

記者注意到,據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去年4月發佈的文章,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整體依然存在“低、散、弱”的問題。2021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營業收入爲3.86萬億元,整車和零部件比例接近1∶1,相較汽車工業發達國家的1∶1.7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與國際零部件企業相比,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業務單一、規模有限,自主研發能力薄弱,質量管控水平不足,企業開發、測試、製造、在線檢測等基礎裝備都存在巨大差距。

建議成立國家級終端消費信貸金融平臺

2023年,中國汽車全年出口量達522萬輛,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爲重要增長極,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萬輛,同比增速達77.6%,歐洲、中東等地也已成爲中國汽車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但在張興海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仍面臨不少挑戰,一方面,世界經濟復甦勢頭不穩、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等外部因素持續存在;另一方面,中國汽車目前以車企單獨出海爲主,還未形成全產業鏈體系出海的局面,包括供應鏈、金融服務等環節,還需中國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合力協同發展,形成強大的綜合競爭實力。

因此,張興海提出《關於應對內外部不利因素維持新能源汽車高速出海的提案》,建議一是相關部門推動汽車碳足跡覈算標準、方法和數據的國際互認,特別是加強與歐盟的低碳發展合作,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打通碳排放相關阻礙,同時借鑑歐盟先進的碳足跡覈算經驗,指導國內汽車碳足跡覈算工作;二是對出海的零部件企業進行深入調研,爲識別有潛力且積極出海的零部件企業,特別是民營零部件提供財稅和金融支持,鼓勵優質供應鏈出海,與優質車企在海外協同合力發展,發揮中國汽車在供應端、製造端、產品端的綜合競爭力;三是成立國家級終端消費信貸金融平臺,給予出海的自主車企信貸資金及貸款服務支持,保證自主車企在海外與外資車企競爭中沒有明顯的金融政策劣勢。

記者注意到,商務部網站今年2月發佈了《商務部等9單位關於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其中就提出了包括“優化信貸支持方式”等金融支持手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