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企業更希望證明,服藥可以使新冠肺炎輕中症患者的症狀得到緩解

文|《財經》記者 凌馨 辛穎

2022年6月28日,81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的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公開承認,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現“陽性”。這發生在他服用輝瑞的新冠藥Paxlovid轉陰之後,因而Paxlovid療效受到質疑。此前,也有其他患者服該藥後“復陽”。

福奇是在6月早些時候感染新冠的,他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種且打過兩針加強針。“復陽”後,他出現了“比第一次更嚴重”的症狀,並開始服用第二個療程Paxlovid,目前第二療程已近結束,症狀尚未消失。

6月14日,輝瑞宣佈一項主要納入奧密克戎感染者的臨牀試驗失敗,因其未能實現四天內所有症狀持續改善。

兩大消息讓Paxlovid在新冠口服藥“霸主”地位受到挑戰,對國內致力於新冠藥研發的企業也不算好消息。

但是,對整個中國防疫機制而言,疫苗和口服藥是放開防疫政策的底氣,中國仍需新冠特效藥。

“復陽”是個案,還是藥物缺陷?

福奇在6月28日參加美國外交政策全球健康論壇時透露了自己服用Paxlovid後“復陽”的消息。“在結束第一個五天療程後,我連續三天的抗原測試都是陰性,到了第四天,我又對自己測試了一次,結果變成了陽性”。

深圳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福奇年齡大,免疫功能沒那麼強,“抗病毒藥物需要激發人體免疫力發揮作用,他出現這個情況,也正常”。

華裔艾滋病學家何大一的研究顯示,復陽未必與年齡明顯相關。5月23日,何大一與合作者共同發表一份報告,公開10例服用Paxlovid之後“復陽”的個案。患者年齡從31歲到71歲,包括何大一本人。

71歲的何大一在4月也經歷了“復陽”,與初次感染一樣,出現寒顫、發冷,並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狀。這次“復陽”,他的臨牀症狀和實驗陽性結果維持了三天。

在何大一等人發表的研究中,10名受試者多是在藥物療程結束後2天—8天反彈。10人均未經治療並再次康復。其中兩人“復陽”前後與家庭成員密切接觸,密接者被感染。

何大一等人認爲,這些案例說明Paxlovid治療後復發並不罕見,且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並非毒株突變或患者再次受到感染。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患者症狀復發是否與Paxlovid有關,或者只是新冠病毒自然發展的一種情況。

病毒學家常榮山分析,服藥轉陰後“復陽”,說明病毒在人體內的複製沒有完全終止,“應該是第一次感染後,病毒被藥物抑制了,或是檢測不到”。

根據輝瑞公開數據,服藥後核酸轉陰又“復陽”的比例約爲1%—2%。不過,安慰劑組同樣有此情況。

但是,何大一等研究人員曾監測1000名未服Paxlovid的感染者,無人“復陽”。

多位受訪病毒學家、流行病學家向《財經》強調,不希望過分放大福奇“復陽”的個案。“即使有1%的復陽,也相當於考試得了99分,不能就此否定某種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說。

延長服藥時間能更好改善症狀嗎?

Paxlovid不能很好改善標準風險人羣針對中的輕症患者症狀,這已被數據證實。

6月14日,輝瑞承認,一項主要納入奧密克戎感染者的臨牀試驗失敗,受試者沒能實現“所有症狀連續四天持續緩解”。

參與該試驗的包括兩類人羣,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以及已經接種疫苗、具有進展爲重症疾病風險因素的成年人。此次試驗的失敗意味着,無論喫藥與否,參與試驗的患者症狀沒有明顯差異。

此前,Paxlovid 在美國緊急獲批用於新冠肺炎(COVID-19)輕度至中度症狀的人,但使用條件是這些人極有可能發展爲嚴重疾病。其在中國獲批的是適應症,也要求伴有進展爲重型高風險因素。

“Paxlovid達不到特效藥的效果,對普通型的療效沒有重症明顯。主要還是藥物本身不能明顯改善症狀。”盧洪洲對《財經》說。

針對“復陽”病人,輝瑞建議再服藥一個療程。

“延長服藥時間不是很好的策略,更容易形成耐藥性,這是抗病毒藥物常見的現象。”常榮山分析。

張洪濤也持類似看法,延長用藥的效果未必很好。“感染病毒後,人體內的免疫已經起來,產生了抗體,或是一些症狀就是由免疫引發的”。

盧洪洲則認爲,延長服藥時間的提議可以考慮,但新冠肺炎和治療用藥都是新事物,目前中國還沒有大規模試驗,需要更多臨牀研究。

對存在的爭議,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目前沒有數據表明延長給藥時間會明顯獲益。

目前美國CDC的建議是,新冠“復陽”患者遵循 CDC 的隔離指導,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傳播。

美國衛生官員的報告說,雖然信息仍然有限,但現有數據表明,大多數經歷“復陽”的人不太可能患上嚴重的疾病。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冠藥

奧密克戎變異株帶來的症狀更輕。新藥研發企業更希望證明,服藥可以使輕中症患者症狀得到緩解,這意味着未來更廣闊的用藥市場。

不過,在常榮山看來,與輕症患者復陽相比,如何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仍是當下藥物研發的主要課題,“主要問題是新冠病毒變異很快,藥總是落後一步。也許明年會有更新”。

據《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有14款新冠口服藥在緊急研發中,開拓藥業君實生物、真實生物的口服藥均已進入III期臨牀試驗。

據張洪濤瞭解,可能很快會有一款新藥物在美國獲批,這款藥具有抗病毒性和抗炎的雙重特性,能夠抑制新冠病毒誘發的細胞因子風暴。“很多高危病人死亡,是新冠病毒和細胞因子風暴的雙重夾擊。”這款藥已完成臨牀試驗,目前處於申請緊急批准的狀態,可能會成爲第一個適用於新冠重症的藥物。

“未來新冠口服藥的市場規模預計與流感藥物的市場規模相近,關鍵還是看哪一家能先獲批,獲得市場優勢。”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說。

國內疫情管控已有所鬆動。6月28日,新一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優化了入境和密接人員隔離政策。隨後,工信部宣部通信行程卡取消“星號”,這一標記原本用於提示中高風險地區。

“縮短隔離時間對新冠口服藥市場算是個負面消息。”一位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對《財經∙大健康》分析,“防控措施的調整,代表疫情風險降低,未來對新冠口服藥的需求可能會更少。”

然而,無論如何,疫苗和口服藥是放開防疫政策的底氣。“在防疫政策最大程度的放開之前,可能還是需要有國產新冠口服藥獲批。”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