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 上海報道

“疫情期間對企業的調研發現,數字化程度比較高,受疫情衝擊影響就比較小,數字化轉型成爲企業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關鍵策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日前在2022年APEC中小企業數字經濟發展大會上表示。

“一個國家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就看中小企業能不能夠鳳凰涅槃,數字化轉型是應對不確定性最有效的舉措,”鄔賀銓表示,“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底座。”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中小企業對稅收貢獻超過50%,對GDP貢獻超過60%,發明專利的貢獻超過70%,就業人口的貢獻超過80%,企業數量的貢獻超過99%。

值得注意的是,APEC中小企業信息化促進中心在會上發佈了《2021年中小企業數字化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小企業的產業鏈數字化水平做了最新一輪測評。《報告》顯示,廣東以60.23的指數值穩居中小企業數字化指數第一名。

廣東數字化指數最高

《報告》顯示,2021年中小企業數字化綜合指數平均值爲34.5,其中16個省(市)指數值高於平均水平,廣東以60.23的指數值穩居中小企業數字化指數第一名,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緊隨其後,構成中小企業數字化指數第一梯隊省(市),引領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

《報告》指出,進出口貿易越發達的省份、城市中小企業數字化程度越高。2021年,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爲39.1萬億元人民幣(合6.05萬億美元),約佔當年GDP總數(1143670億元人民幣)的34.2%。

2021年中小企業數字化指數排名前十強的城市中,深圳市進出口貿易額3.54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創歷史新高,廣州市、杭州市、蘇州市、成都、南京市、寧波市、青島市、長沙市的進出口貿易額也都在全國名列前茅。

分行業來看,中小企業數字化行業分佈與經濟普查數據中的中小企業整體行業分佈相近,其中製造業、信息傳輸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業、零售業中小企業的綜合數字化程度更高,處於第一梯隊。

“數字技術正在成爲全新生產力,幫助企業重構再造業務流程,”釘釘總裁葉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作爲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的工具,大部分中小企業選擇通過釘釘等新生產力工具來實現數字化轉型。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釘釘上的企業組織數已經達到2100萬個,其中超過70%是中小企業,全國50%以上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釘釘。

位於廣州的裏工實業,是一家生產智能化機器人的中小企業。該公司在釘釘上搭建了一套MES系統,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管理,覆蓋從原材料準備、生產排班、制定生產計劃、產量和產能的分析到銷售過程的連接,再到客戶管理。這樣能夠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和一線人員,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誤差保持聯動,實現高效管理和組織經營。

給市場比給經費更刺激創新

不過在鄔賀銓看來,全球面臨新冠病毒變種、烏克蘭局勢、美歐通脹、逆全球化等不確定性影響,中國等國家面臨需求收速、預期轉弱的不確定性壓力。不確定性壓力首先傳遞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世界銀行估計,中國將近有四成的中小微企業存在信貸困難。

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和發展問題,結合2018年日本對中小企業數字化政策的變化,鄔賀銓給出了四點建議。

首先是降低中小企業轉型成本和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IT工具裏不必要的功能,降低規模和複雜性,對中小企業沒必要配置那麼高複雜度的硬件軟件,可以量身定做。

其次是爲中小企業提供物美價廉的包月雲服務,減少中小企業開發採購運用維護IT工具等成本。

再次是建立信息處理資源機構制度和供應鏈平臺以及人才培訓,打通中小企業跟IT供應商之間的溝通。

最後,鄔賀銓還建議政府給予財稅、金融等方面更多的支持。在他看來,開放市場、提供市場比給經費更能激發企業創新。

在開放數據資源和商業的雲服務,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有的城市已經先行一步。杭州開放了政府大數據;成都開放了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金融等重點特色場應用場景;廣州則開放了算力,建設了AI公共算力中心,開放接近每秒十億億次的算力服務於中小企業;天津市政府購買華爲的軟件開發雲和城市的產業雲服務,向500萬家中小企業開放。第一年全免費,5年之內費用逐步遞減,5年以後收費。“結果顯示,先前上雲的企業,40%的企業營收增長了20%。”鄔賀銓指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