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張熹瓏

維多利亞港灣,插滿彩旗的漁船正在巡遊;金紫荊廣場,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迎風飄揚。

2022年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週年。

當天上午,香港學生許頌雅便收到家裏人發來的消息。此時在內地的她正隔着屏幕跟家人“雲慶祝”這一時刻。

像許頌雅這樣“北上”的香港人不在少數。有人從小在香港長大,後來到大灣區求學、工作;有人從小在粵港兩地往返,見證了兩地互聯互通的發展;也有人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的廣大市場,帶着創業理想在這片熱土上闖一番天地。

他們的故事,是香港居民融入大灣區的時代縮影。他們在大灣區這片土地上紮根立足,愈發具有歸屬感和參與感。

大灣區“超級鏈接人”

富有創業想法的香港年輕人陳昇,便是其中之一。

1997年香港迴歸之時,陳昇還是一名小學生。2022年,在毗鄰深圳河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港國際科技園裏,陳昇創立的“UNI香港青年創業空間”已經簽約入駐40多個香港創業團隊。

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陳昇在2014年和太太、孩子搬到深圳,成爲“深圳人”,白石洲是他的第一站。 

此前,由於經常來內地出差,陳昇對大灣區及內地日新月異的發展印象深刻,特別是深圳。於是,他萌生了留在內地,在深圳創業的念頭。

2014年底,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啓用,它由前海管理局、香港青年協會、深圳市青年聯合會三方共同發起成立,提供系列扶持政策。

陳昇和他的團隊拿到了免費辦公室的鑰匙,成爲第一批二十多個項目團隊之一,創業不到一年,就獲得了首輪5000萬元融資,並於3年後成功孵化出區。

數據顯示,2021年前海在地港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56%,實際使用港資佔前海實際使用外資的93.8%。

6月27日,深圳前海正式發佈“惠港九件實事”,從住房、創業、服務、就業、平臺、科創、金融、落戶、民生九個方面,爲港澳青年在深圳發展提供便利化條件。

在前海創業的經歷給陳昇最大的感受是要認清自己,找到一個方向,並融入祖國的發展。前海“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定位也讓陳昇意識到,類似他這樣在深港兩個城市穿梭的香港青年,身份其實跟前海一樣,就是爲合作而生。

“我們這一代人就是要在兩個經濟體中間尋找一個平衡,成爲‘超級鏈接人’。” 陳昇說。

於是,在2016年,陳昇代表香港青年專業聯盟和前海管理局合作,做了一個衆創空間,專門服務香港青年,後面又被港澳辦推薦去南山參與建設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這些年來,在香港各類青年社團都能看到陳昇活躍的身影,他分享自己在深圳的生活、創業經驗,爲香港青年北上“跨過深圳河”搭起了一座橋樑。

如今,陳昇又開始了“二次創業”。這次他選擇的地方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目標是爲到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專業的導航、孵化服務。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於深圳福田區與香港交界處,由深圳園區(約3.02平方公里)和香港園區(約0.87平方公里)組成,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一個以科技創新爲主題的特色平臺。

陳昇把公司命名爲“港灣”,“希望香港青年擁抱大灣區,也希望這裏成爲他們的‘港灣’”。

在陳昇眼中,未來那些穿梭於大灣區各個城市的流動人口都是人才,因爲他們不需要紮根單一城市,而是從各個城市吸收養分。“他們打破了現在所謂的一些地域、行政區概念。”

對於8年前的陳昇來說,深圳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提包就走”的出差地,而如今的陳昇,在深圳有熱愛的事業,定居於此的家人,穩定的工作圈和生活圈,深圳早已成爲了他的“第二故鄉”。

“很多人都會問我深圳最大的吸引力是什麼,深港合作最好的模式是什麼,未來的大灣區究竟長什麼樣,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想找到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跨過深圳河,用實際行動去參與、感受。”陳昇說。

“現在港人刷社保卡就能看病”

2011年,深圳出生、香港長大的“新香港人”劉嘉發開啓了回深第一站。作爲從香港引進到內地的第一批實習生,劉嘉發在華潤深圳灣體育館參與活動策劃工作。

最初他也面臨很多困難和阻力:一是香港那邊親人和朋友們不理解、不支持他回深工作;二是當時很多政策還未完善落實,存在類似稅收繳納複雜、企業註冊難、身份證對接難、醫療教育服務難等問題,影響港人在內地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

據劉嘉發最近這些年的感受,港人在大灣區的生活、就業正變得越來越方便,尤其在就業、教育、醫療、婚姻等層面。

2021年,深圳發佈的《關於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港澳居民涉及生活、創業、就業、教育、醫療等18條措施,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港澳居民在深圳同樣享有同樣生活和工作的便利,而劉嘉發作爲較早的一批在深港人也親身感受到了大灣區愈發融合的趨勢。 

“我們之前看病都需要自費的,但現在刷社保卡就能看病。我兒子是香港戶口,現在也可以和深圳的居民一樣去報讀這些公立小學。”作爲較早的一批在深港人,劉嘉發感受到了大灣區愈發融合的趨勢。 

2015年,在內地的“雙創”熱潮下,劉嘉發抓住機遇,與香港、深圳的小夥伴走上創業之路,他瞄準長租公寓這一新興市場,爲港人提供”拎包入住“的便利租房途徑,短短的8年時間裏,團隊從幾十間的規模擴大到1000多間,涵蓋長租公寓、酒店品牌、租賃物業等產業,劉嘉發自主創業的夢想在深圳得以實現。

劉嘉發不僅在深圳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更在內地結識了自己的妻子,雖然二人生活背景和經歷完全不同,但劉嘉發認爲,跨境婚姻更像是一面鏡子,更加有利於彼此去了解對方的文化,更好地包容融合。 

劉嘉發在深圳的11年時間裏,是港人不斷融入大灣區的一個縮影。他不僅自己積極擁抱大灣區,還自發成立了香港南山聯誼會,爲在深發展的港人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服務,目前已經有超過1000名的會員。

談及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劉嘉發認爲香港在大灣區中依然發揮着難以替代的作用:

香港作爲國際化大都市,可以幫助大灣區更好地與國際接軌,爲大灣區輸送大量國際化的法律和會計人才,促進大灣區國際化進程;

香港的的醫療輸出可以降低大灣區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負擔,更好地爲大灣區居民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比如近年來港大深圳醫院探索“港澳藥械通”“放寬國際新藥准入”“深港病歷互通”等方面的成功實踐,就是香港醫療輸出的重要渠道;

而香港八大學校在大灣區的落戶,一些強勢基礎學科的引進則有利於彌補內地部分學科教育上的劣勢。

不過,他仍然覺得,目前香港在融入大灣區的進程中還存在文化差異、在港宣傳力度不夠、部分港人對於內地固化的刻板印象等問題。“希望更多的香港同胞能夠踏足內地,親身感受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共享大灣區的發展福利,更加包容、耐心地看待大灣區的未來。” 劉嘉發說。

北上就學,順便開了家公司

來到大灣區內地的人羣中,不乏香港學子。

隨着一紙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專業錄取通知書,香港學生許頌雅和廖健燁前後來到廣州,踏上探索大灣區的旅程。

地理位置相近,氣候相同,同樣以粵語爲方言,兩個城市的相似性讓從小生活在香港的許頌雅沒有產生太大的不適應感。當然,區別也是有的,“剛來到暨南大學的宿舍時,人均佔有的空間有點超出意料,宿舍環境很好。”此外,“香港的生活節奏很快,廣州會慢很多。”

外賣、網購、手機支付等平臺,讓她不由感嘆“實在是太方便了”。“香港有國際淘寶,不過大部分的廠在內地,拼多多香港則很少。至於微信,我上了大學後纔開始用。”

另一位學生廖健燁祖籍在廣東肇慶。以前,他每隔一兩個月就回一趟老家,在粵港兩地往返十幾年,從交通上明顯感覺到兩地的聯通性正在加強:“以前回肇慶要麼坐大巴,要麼坐火車,坐大巴要5個小時左右。近幾年通了高鐵後,2個小時就到了。”

有一次,他從深圳坐高鐵到香港西九龍站,“打了個盹就到了,我印象特別深刻,才15分鐘。” 

隨着內地基礎建設的不斷發展,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在形成。目前,廣東省內21個地級市均實現高鐵覆蓋,並連接香港、澳門,使其融入全國的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網絡。

除了暨南大學學生,廖健燁還有另一個身份——港駿羿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這家公司由他與另外5位香港同學共同創立。他們打造的是一款叫“盲局”的應用程序:“平臺主要分成四大板塊:公益板塊,劇本殺板塊,酒吧派對板塊,其他板塊。” 用戶能夠在線上預約組局劇本殺,併到線下門店進行遊戲。

對於廖健燁來說,公益是促使他創業的核心原因。

在香港就學過程中,他曾經參加不少志願活動:“香港是個志願氛圍很濃厚的城市,在週末,父母會帶着子女到沙灘撿垃圾。在街頭也經常能看見明星在做公益活動。”

廖健燁希望把這種氛圍帶到大灣區來:“軟件的公益板塊還在洽談中,我們設想跟紅十字會、學生會合作,幫忙推廣公益活動。”

能夠成爲一家公司的負責人,是廖健燁未曾預料的。一開始,他抱着嘗試的心態參加了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的路演,最終以第10名的成績成功入駐。目前,公司在該中心提供的位置辦公,“享有一年免租金的辦公位置。”

除了創業優惠政策,隨着大灣區內地政府、企業陸續推出面向香港學生的實習計劃,參加不同實習成爲香港學子體驗大灣區城市的重要方式。

大二和大三期間,許頌雅參加了南沙政府專門爲港澳臺學生設立的“南沙百企”實習計劃。這一實習項目不僅提供崗位,還解決了住房問題。 

大四那年,她參加了深圳招商局的香港大學生暑期實習項目,這份實習給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福利很好,工資是以香港標準計算,還有定期培訓、一對一導師等”。在招商局,這批香港實習生還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給公司的人開設粵語課堂:“我們一共做了3期,自己編寫教案、出考題,還設置答題搶分。”

許頌雅坦言:“以前我想回香港工作,父母都在香港,離家近一點。”而深圳招商局的實習經歷改變了她這個想法。

她表示,這幾年能夠明顯感受到廣州、深圳發展的迅速:“深圳是一個很朝氣蓬勃的城市,公司裏大多是年輕人,奮鬥的氛圍很濃厚。工資、前海人才房,都是打動我的地方。”許頌雅提到,未來自己可能會選擇留在深圳,“對於年輕人來說,深圳是個值得闖一下的地方”。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奔赴至大灣區內地。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總人口爲5611.84萬人。10年後,這一數據達到7801.43萬人,同比增長39.02%。

大灣區內地市場龐大、產業鏈佈局完善,“軌道上的大灣區”爲遊走兩地提供便利,內地政府爲港澳人士就業創業提供系列政策支持。

種種因素,讓港人一路向北,不是偶然的選擇,這是內地城市巨大優勢推動下的大勢所趨,也是香港迴歸25年來不斷融入大灣區、內地的過程。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