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紫荊花開廿五載:經濟發展充滿活力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持續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施詩 上海報道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週年紀念日

今天我們迎來了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紀念日,迴歸25年來,香港經濟持續蓬勃發展,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不斷鞏固。今天的節目將重點聚焦三個方面,回顧香港迴歸祖國25年來的發展歷程,並展望未來發展前景。

香港經濟發展充滿活力

25年來,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繁榮穩定的基礎更加堅實。未來香港如何進一步把握國家發展機遇?讓我們來連線中銀香港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榮譽研究員王春新。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效顯著

《全球財經連線》:你如何看待這些年來香港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成效?

王春新:這些年來取得非常顯著的成效。首先,從貿易來看,去年香港的貿易總額是1.3萬億美元,比1997年的約4000億美元增加了2.4倍,貿易增長非常快,目前香港貿易超過一半是和內地(開展)。

二是金融方面的成效更加顯著,香港從亞洲金融平臺轉變成全球金融平臺。在過去25年,香港金融業每年增長約6%,佔香港 GDP的比重從10.3%增加到23.3%。香港金融和內地結合非常緊密,比如香港的上市公司裏有80%的市值來自中國內地企業;香港銀行業的貸款超過45%左右與內地有關。香港人均GDP也從1997年的約2.5萬美元增加到去年的約5萬美元,增加了一倍左右。

所以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得到了很多好處,同時也推動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

香港應推動創新經濟 加強區域合作

《全球財經連線》: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着通脹、升息、地緣政治衝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阻力。香港如何應對風險和挑戰?

王春新:香港作爲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有很大彈性,所以未來面對這些挑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是香港要更加開放,助力國家高質量對外開放。香港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進一步與內地結合起來,比如推動規則和制度的銜接,這將給香港帶來更大動力,因爲內地經濟目前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

二是推動創新經濟的發展。目前全球已從過去的傳統經濟轉向創新經濟,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展開,香港也要跟上步伐,打造國際科技中心,發展科創產業。這樣香港的經濟就能更上一層樓,也能夠應對更多挑戰。

第三是要加強區域合作。現在全球化受到很大阻礙,但是區域經濟融合在進一步加快,比如中國和東盟。所以香港要加快和這些地區合作,推動香港本身的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可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全球財經連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帶來怎樣的機遇?未來,香港還應從哪些方面進一步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王春新:大灣區建設給香港帶來很多機遇。大灣區有五大戰略,這五大戰略中的目標都是香港可以配合的。例如,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本身具有優勢,香港的大學質量較高,科研做得不錯,可以配合大灣區戰略。

又如,“建設國際金融樞紐”,這雖然不在五大戰略中,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有很多機會。

打造全球商貿平臺,目前香港貿易總額已經達到1.3萬億美元,能夠帶動未來大灣區貿易進一步發展。估計到2030年,大灣區貿易總量可能會超過4萬億美元,香港應該可以起到主導作用。

此外,大灣區的發展需要一個對外交流的窗口,香港未來應該可以在對外交流方面發揮作用。

目前全球出現“東亞半球誕生”的趨勢,到2040年東亞地區的經濟總量可能會達到全球的一半,所以稱之爲“東亞半球”,大灣區可能會成爲東亞半球的經濟中心,香港可能會成爲整個東亞半球的“全球都會”,當然這要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包括深圳合作。

除了進一步融入大灣區之外,香港還可以通過自身科研的力量來推動整個國家,特別是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

“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也是未來國家發展的重點。香港在內地有衆多港資企業,每年營業額超過9000億港幣,帶來270萬個就業崗位。這些企業可以擴大內銷,推動國家內循環。此外,香港未來每年都可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資金,作爲FDI來推動國家內循環。

高品質對外開放,比如“一帶一路”,香港在未來可以抓住這一機會,推動國家 “一帶一路”建設。

綠色發展,目前香港ESG做得不錯,所以香港在綠色發展、綠色金融方面,可以爲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所以,未來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很多機會,做得好的話,將來香港經濟發展會更好,民衆的生活水平就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持續提升

迴歸25年來,背靠內地龐大市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如磐石,“一國兩制”爲香港創造了獨特的營商優勢。未來,香港金融業如何進一步利用自身優勢發展?讓我們來連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鞏固和提升

《全球財經連線》:迴歸以來,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實現了怎樣的發展?

郭萬達:迴歸以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提升。從鞏固的角度來看,香港迴歸後,股票市場包括IPO市場的融資額始終排在全球前列。金融市場方面,香港衍生品市場、外匯市場的交易額較大,在全球具有影響力。

從提升的角度來看,過去十幾年,香港離岸人民幣交易樞紐地位得到提升,成爲離岸人民幣最大的交易、結算市場。與之相關的業務,如債券、人民幣定價機制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等都得到提升。

根據相關機構公佈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近幾年,香港的排名基本穩定在倫敦、紐約之後,成爲國際第三大金融中心。這表明迴歸25年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鞏固與提升。

《全球財經連線》:近年來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何影響?如何應對?

郭萬達:香港具有衆多優勢,包括“一國兩制”的保障、有利於金融創新的普通法、低稅減稅(政策)以及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網絡,不會因爲外部環境的不友好和所謂的“制裁”發生根本性變化。香港應該提升、鞏固自身優勢,不斷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投資。

《全球財經連線》:你認爲,未來香港金融業,應如何進一步利用自身優勢,貢獻國家,服務全球?

郭萬達:第一是要明確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爲誰提供融資服務。過去這些年,內地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是香港作爲融資中心發展的巨大推力。隨着內地不斷開放,與內地市場,尤其是大灣區市場互聯互通,會給香港帶來衆多業務和利潤。背靠祖國,將內地市場優勢、創新優勢結合起來,將會提升、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第二是要進一步發展“金融+科技”。香港要成爲國際科技中心,“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是新產業、新技術的應用。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建立北部都會區,形成“南金融、北創科”格局,其中科技發展需要金融支持。所以香港將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結合起來,營造更好的金融生態環境、融入國家發展。這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願景,也是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鞏固提升的重要支撐。

內地香港市場融通步上新高度

迴歸25年來,香港資本市場經歷了深刻的發展變化。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陸續建立並持續完善,實現內地與香港市場的進一步融合。展望未來,香港資本市場如何進一步提升影響力?讓我們來連線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

25年來香港資本市場發展迅速

《全球財經連線》:香港迴歸25年來,資本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肖耿:25年以來,香港的資本市場發展非常快。最重要的是,很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的離岸市場上市,對於他們的企業管理、公司治理、集資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香港特別發達的是IPO,就是上市的功能,應該說在全球都是領先的。它的集資額,過去十年平均來看,超過了美國所有的交易所,也超過了上海和深圳的兩個交易所。

互聯互通機制連接離岸與在岸市場

《全球財經連線》:互聯互通機制對兩地市場產生了哪些影響?

肖耿: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將香港的離岸市場和內地的在岸市場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連接起來。所以實際上除了股票市場之外,香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直接投資。中國(內地)的外商直接投資,有60%是經過香港進入的,所以香港作爲中國的一個離岸國際金融中心,對我們未來外循環和內循環之間的銜接,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全球財經連線》:未來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肖耿:香港未來還有很多發展的潛力。香港的港幣系統在全球都是非常特殊的,是一個獨立的監管系統。對中國來講,在目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是特別重要的。所以香港的金融系統對於我們應對未來的地緣政治風險,特別是(保障)我們的海外資產安全,會有更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債券市場,以港幣爲基礎的債券市場將來有巨大的潛力,尤其在大灣區融合的過程中,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香港的外匯市場,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幣國際化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吸引外國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另一個是讓中國的企業和個人持有離岸資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香港的港幣體系已經幫助中國實現了人民幣國際化所需要達到的兩個核心目標。過去我們可能忽視了,香港已經在扮演的這兩個重要功能,一個是讓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持有人民幣資產。另一個是讓境內的企業和個人能夠通過港幣走出去。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港幣實質上就是我們的離岸人民幣,只不過港幣現在的定價還沿襲了過去的傳統,和美元掛鉤。未來如果港幣跟人民幣掛鉤,或者跟一攬子貨幣掛鉤,對於我們人民幣的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