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闖關創業板IPO失利的北京生泰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泰爾”)二度闖關創業板,其IPO申請去年獲受理,今年6月23日更新了招股書。本次生泰爾擬募集資金5.63億元,發行不超過1916萬股,用於獸用生物製品GMP基地建設一期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

《大衆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注意到,生泰爾在兩次IPO期間淨利潤出現較大波動。另外,前次IPO期間生泰爾在回覆發審委問詢時表示已經全面清理經銷商資質不全的現象,如今二度闖關的生泰爾仍然有少量經銷商未取得相應資質,明知經銷商資質不全是經營的風險因素,生泰爾在全面清理“隱患”後,又與部分未取得資質經銷商合作,着實讓人費解。

兩次IPO期間盈利波動劇烈

創立於1999年的生泰爾,專注於獸用藥品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獸用中藥、獸用疫苗、預混合飼料、獸用化藥等,應用於禽類、畜類、水產、寵物等疾病的預防、治療及生產性能改善等。

實際上,生泰爾並不是第一次燃起上市的夢想。早在2017年9月,生泰爾就曾提交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只是在2019年6月,公司IPO申請未獲通過。生泰爾如今再次向創業板IPO發起衝擊,根據生泰爾兩次IPO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15-2021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79億元、3.50億元、4.35億元、4.98億元、5.16億元、5.60億元、7.47億元,而對應的淨利潤則分別爲2357.53萬元、3210.15萬元、5914.83萬元、5877.56萬元、3403.37萬元、9155.08萬元、1.25億元。

從數據分析來看,雖然生泰爾的營業收入一直穩步增長,但淨利潤波動幅度卻很大。而且,對比生泰爾兩次IPO期間的數據會發現,2015-2017年,公司淨利潤呈現大幅增長,尤其是2017年增長幅度近85%(見圖一),2018年生泰爾的淨利潤略有下跌,而生泰爾前次闖關失敗的2019年,公司淨利潤出現大幅下跌——同比跌幅超過42%。

圖一:2015-2017年生泰爾財務數據截圖

到了此次報告期內,生泰爾的淨利潤又出現“突飛猛進”、“一路高歌”的現象,2019年淨利潤爲3403.37萬元、2020年達9155.08萬元、2021年再次增長到了1.25億元,2020年和2021年的淨利潤分別增長169%、36.03%(見圖二)。只不過,公司2019年的淨利潤3403.37萬元,不僅低於2018年、2017年,其水平也僅僅和三年前的2016年盈利大體相當。

圖二:2019-2021年生泰爾財務數據截圖

此外,生泰爾此次IPO報告期內的期間費用波動幅度也很大,根據招股書,2019-2021年的期間費用分別爲2.62億元、1.78億元和 2.26億元,期間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爲50.74%、31.85%、30.16%。而公司的銷售費用在2019-2021年分別爲1.34億元、8594.09萬元、1.19億元。可以發現,2019-2021年,公司營收自5.16億元增長至7.47億元的同時,銷售費用不增反減。

報告期內, 公司期間費用的營收佔比持續走低的原因是什麼?銷售費用減少的同時,公司是否存在銷售人員的隨之減少,生泰爾2019-2021年盈利能力的暴漲是否和費用持續減少有關?

還有,前次IPO的報告期內,生泰爾的淨利潤突飛猛進,然而IPO被否之後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 此次IPO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再次猛增,近年來淨利潤的“漲跌曲線”大起大落的原因是什麼,其漲跌的曲線波動與IPO進程同頻,公司是否存在IPO報告期內進行“利潤調節”的情形?記者就上述問題致函採訪生泰爾,但是公司並未對上述疑問給予回覆。

清理後再現無資質經銷商

作爲一家獸藥生產商,生泰爾採取直銷爲主、經銷爲輔的銷售模式,根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銷模式下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爲 11442.20 萬元、21234.04 萬元和 33492.23 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 22.18%、38.16%和 46.24%。

2019 年下半年,生泰爾與中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21年8月,公司與九州互聯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公司對中牧集團的銷售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19年度的4.48%增長至2020年度的31.92%、2021年度32.09%, 九州互聯也在2021年成爲公司前五大客戶,對其銷售的營收佔比達到7.57%。而且2019-2021 年度,中牧集團及九州互聯的毛利率分別爲34.18%、28.59%和36.10%,低於直銷模式毛利率。

這樣的合作模式帶來的風險也被生泰爾提及——未來,如果公司與中牧集團、九州互聯的合作終止或發生其他重大不利變化,那麼公司經銷收入規模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如果中牧集團及九州互聯的銷售收入佔比大幅提高,那麼生泰爾又面臨毛利率下滑的風險。

生泰爾作爲獸藥生產商,國家對此類公司的相關經營資質有嚴格規定,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和《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等法規,獸藥經營企業需要取得相應獸藥經營資質方可進行經營活動。

生泰爾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少量經銷商存在未取得獸藥經營許可證而進行銷售的情形,公司已要求合作的經銷商必須取得獸藥經營許可證,未來若經銷商無法繼續取得或續展相應資質,則存在公司與相應經銷商無法持續合作的風險,可能會對公司產品的銷售渠道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見圖三)。

圖三:目前生泰爾仍合作少量無資質經銷商

而生泰爾前次IPO失敗的經歷顯示,前次IPO期間部分經銷商存在相關資質不全的情形,曾是發審委的問詢重點之一,發審委要求生泰爾說明經銷商未取得資質的違法性質及後果,公司是否需爲此承擔法律責任,是否存在處罰風險,並請保薦機構、律師覈查並發表意見。

面對發審委的問詢,生泰爾在2018年4月3日報送的招股書中稱:“公司存在部分經銷商資質不全的情形,2015年度、2016年度對上述資質不全的經銷商收入分別爲1066.87萬元、1470.97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82%、4.21%。2017年度,發行人對經銷商進行全面排查,並要求無資質經銷商在一定期限內取得相關經營許可資質,無法取得合法資質的,發行人主動終止合作。2017年度,發行人對資質不全經銷商的收入僅爲753.89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下降至1.73%。發行人對上述資質不全的經銷商銷售內容包括獸用藥品、獸用疫苗和預混合飼料等,根據目前的行業法律法規,經銷商銷售獸用藥品和獸用疫苗需要取得主管部門的經營許可證,預混合飼料產品的經銷不需要經銷資質。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發行人已全面終止與無資質經銷商之間的合作,暫無經銷商受到相關監管部門的警告或處罰。雖然通過這部分經銷商實現的銷售收入規模較小,但一定程度上仍然對公司未來業務增長產生不利影響(見圖四)。

圖四:2018年4月版招股書稱全面終止與無資質經銷商合作

既然早在2018年,生泰爾已經意識到經銷商缺乏資質無法繼續合作,存在會影響業務增長的風險,並且稱早在2018年4月IPO報送期間已經全面終止了與無資質經銷商之間的合作,爲何時隔四年之後,生泰爾最新報送的招股說明書中卻又顯示,公司仍存在少量與缺乏資質經銷商合作的情形?是前次IPO招股書的表述不準確?還是在前次IPO被否之後,生泰爾又吸納了少部分無資質的經銷商進行合作?如果是這樣,公司在全面清理無資質經銷商之後再次與少部分無資質經銷商合作的動機和原因是什麼?生泰爾與該部分無資質經銷售合作形成的銷售金額是多少?公司與上述無資質經銷商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上述無資質經銷商是否在某些區域銷售渠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無資質經銷商的銷售內容具體是什麼,銷售單價是多少,是否與有資質經銷商之間存在差別?

就上述問題,《大衆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曾致函生泰爾,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對於公司或存疑似關聯關係未披露等情形,本報還將繼續關注。 記者 尹珏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