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叮咚,随地势蜿蜒汇合形成湖泊,湖口错落着一处村庄,泉水像是为这座宁静的小村庄探秘寻路……

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湖门村在群山怀抱之中,曾经依靠真正的“银山”——锰银矿,成为北京市有名的经济强村。“那时候湖门村的发展吃的是资源饭。”村党支部书记刘富春回忆。

湖门村全景。如今,湖门村的民俗旅游产业正在有声有色发展中,村美民富逐渐成为现实。

2006年北京市关于关停矿山的政策出台后,湖门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关停了矿山。村里失去了支柱产业,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逐渐外流,村子空心化趋势明显。如何解决这一困境成为摆在湖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湖门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富民先聚心、工作不惧辛、发展为求新”的思路,抓夯基固本、抓党建引领、抓保障支持,迈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


盘活土地资源夯实产业振兴“新基础”


不能再吃银矿资源的老本了,湖门村亟需走出一条新的村庄发展之路来。湖门村与银山塔林相毗邻,从山脚下到崖顶,黑色花岗岩层层堆叠,远视如同铁山壁立,故称银山铁壁,为“燕平八景”之一,这给湖门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生机。镇村统一思想,深挖生态富矿,明确了把湖门村建成“民俗旅游村”的发展定位。

大力推动产业发展,首先就得将土地资源盘活起来。然而,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实施一度难以推进。原本,村民自有土地耕种、山场销售山货,虽然收益不高,却也保障了一批农村困难户。但流转之后能否如约拿到收益?村民心里没底。

“村民们都是守着地过了这么多年,大家一时不理解、难接受,这都是正常的。我们作为党员,又是村‘两委’干部,我们先来!”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两委”干部带头签约、党员骨干逐个签字。

湖门村召开党员大会。

村党支部书记刘富春又带领班子挨家挨户做政策宣传和动员工作,特别是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一签约,就拿钱”,不开空头支票,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在两委班子的协同引导下,湖门村通过流转租金、林木管护、采收权竞标等方式,实现全体农民每年增收160余万元,仅此一项举措就让6户在账贫困户全部脱贫。“这些可是我们采买山货收益的好几倍!”村民手里拿到了钱,脸上乐开了花。


创优环境焕发美丽乡村“新颜值”


湖门村街巷两旁,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置着数个花箱花盆。凑近来看,里面除了花卉,还有有机蔬菜。美化环境、美丽乡村,湖门村党支部想出了不少充满新意的好点子,“微栽培”就是其中一个。

“微栽培”的模式符合农村实际,让村民们在扮靓家门口环境的同时,还能品尝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平常喜欢赏花种菜,种的是心情,过的是生活。”村民刘彩玉乐呵呵地说道。

湖门村党支部实施沿街景观提升工程,打造了文化浮雕、立体彩绘,提升了村庄整体风貌。

以前的湖门村,远没有现在这么赏心悦目。村子地处山区,村民祖祖辈辈门前堆柴垛,冬天取暖烧火。再加上普遍的私搭乱建,以及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形成了影响村内环境的“三座大山”。

近年来,湖门村党支部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重点工作,制定了“一清二整三提升”的环境提升工作机制。

湖门村还通过公开招标聘请物业公司,统筹使用各类经费,对村内部分事务实行物业化管理,提升村域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绿化养护等工作质效,既为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又让村庄的美丽环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产业“蝶变” 聚合民俗文化“新引擎”


村庄的环境变美了,来观光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村党支部乘势而上,制定《湖门村村庄发展规划》,整治村内河道,改善村中水环境,解决“有山不能爬、有水在地下”的问题,提升民宿旅游的硬件条件。

在区文旅局、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党支部积极筹措资金,对村内22所闲置民宅进行了回租,进行民宿装修和院落改造,对拥有宅基地的民宿户进行统一管理,村经济合作社负责运营,建立起特色精品民宿示范区。这里多数庭院设计青砖灰瓦、木色门窗,稳重而古朴,颇具乡情乡意,成为市民京郊旅游、探寻独特乡味的热门选择。

湖门村主题民宿呈青砖灰瓦、木色门窗,稳重而古朴,颇具乡情乡意。

新的产业链带来了就业机会,村里逐步培育出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构建起了生态、农林业与乡村文化有机融合的互促型产业结构。村民们既有工资,又有年终分红,实现了持续增收。近几年,湖门村民宿旅游业年收入达到了近百万元,还入围了北京市首届网红打卡地。

休闲度假,原汁原味的乡村菜肴是民俗旅游的亮点之一。湖门村党支部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还专门为民俗户开设烹饪班,研发新菜品。村民崔建国开办的“山里人家”民宿里,有一个景观极佳的露台,他又特别在后院小菜园里手作了一个土灶烤炉。游客们在露台上远眺青山苍翠,近享小院烤制出的山间美味,清新惬意。

湖门村党支部着力打造“老宅记忆”怀旧主题展馆,陈列着湖门历史上的农具、文物等,沧桑巨变,给人以历史的洗礼。

曾经的产业凋零,人口外流,如今富民聚心,发展求新。湖门村从昔日的“银矿”中,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也如阳光一般愈加灿烂。(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委组织部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往期推荐>>
“三轮驱动”促振兴蝶变—— 一个高山彝寨的乡村振兴路从“五小工作法”到“五条强村路”党建促振兴 端牢“文旅饭”特色“小酱菜”撬动乡村大发展木引村:蜂糖李带来甜蜜生活丰防村:“四美”瑶寨振兴记万亩滩村卖粮记美丽十三户 户户党旗红闲置农房巧变“黄金屋”





编辑:齐元皎,刘雅婷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