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通”和常備貨幣互換安排的啓動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兩地金融市場的聯通效率。

支持構建高水平金融開放格局,央行宣佈兩項重磅新政。

7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聯合公告,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下稱“互換通”);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爲常備互換安排,協議長期有效,互換規模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

在當天舉辦的“債券通”五週年論壇暨“互換通”發佈儀式上,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表示,“互換通”和常備貨幣互換安排的啓動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兩地金融市場的聯通效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聯合公告稱,預計於6個月後正式啓動“互換通”業務。在業內人士看來,“互換通”的推出可便利境外投資者使用利率互換管理風險,減少利率波動對其持有債券價值的影響,平緩資金跨境流動,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同時,有利於推動境內利率衍生品市場發展;有利於增強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合作。

互聯互通邁向更高水平

2017年以來,“債券通”南北向通先後推出,成爲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互換通”的推出,無疑是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一機制不僅有效滿足境外投資者交易境內人民幣利率衍生品的交易需求,還創新實現了兩家CCP聯通清算(2009年G20匹茲堡峯會達成共識,要求標準化金融衍生品交易實行中央對手CCP清算),標誌着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雙向開放達到更高水平。

“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從交易所交易掛牌買賣的股票及場外交易的債券,進一步延伸至場外衍生金融工具。” 香港證監會署理行政總裁梁鳳儀在論壇上表示。

中國工商銀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宋揚認爲,“互換通”業務的推出,標誌着兩地市場的進一步融合,不僅有利於促進兩地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有利於進一步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中心地位,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金融合作,爲服務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抓手。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表示,“互換通”的推出是推動兩地深化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讓國際投資者可以更便利的管理債券投資的相關利率風險,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國際投資者對於內地債券市場的參與度。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爲國際投資者提供多元化風險管理工具,提升香港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

過去5年,債券通成爲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債券的主要渠道之一。5年來,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總量以年均約40%的速度增長,目前持債總規模約3.7萬億元。

潘功勝回憶稱,2017年,在香港迴歸祖國二十週年之際,連接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債券通”正式上線運行,成爲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5年來,“債券通”運行平穩高效,爲內地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和開放、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

梁鳳儀則將“債券通”形容爲繼滬深港股票通後又一項成功創舉。“5年前推出的‘債券通’是繼滬深港股票通後又一項成功創舉,‘債券通’奠定了股票市場互聯互通的閉環管理,通過兩地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連接,便利投資者在不改變交易習慣、遵從當地市場法規監管制度的前提下,投資於對方的債券市場。”梁鳳儀稱,自開通以來,“債券通”受到業界的廣泛認同,投資者積極參與,交易量迅猛增加。

而隨着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擴大、交易活躍度上升,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風險的需求持續增加。自2006年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以來,人民幣利率互換作爲主要品種,經過多年穩步健康發展,交易規模逐步擴大、參與主體日益豐富、風險管理功能有效發揮,2021年成交21.1萬億元。

銀行間利率衍生品市場穩步開放

所謂“互換通”,是指境內外投資者通過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連接,參與兩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機制安排。

根據安排,初期先開通“北向通”,即中國香港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在交易、清算、結算等方面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未來將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即境內投資者經由兩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機制安排,參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

金融的核心關鍵詞之一是風險,而衍生品是風險交易、管理和定價的利器。在廈門大學證券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工程教授鄭振龍看來,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互聯互通,一方面可以展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態度,滿足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金融市場所面臨的風險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境內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流動性和定價效率,從而更好地發揮境內金融衍生品的核心功能,促進金融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互換通”的安排,也是人民幣利率衍生品業務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創新。這體現在,境內外投資者可通過相關電子交易平臺的連接開展交易,不改變交易習慣;創新衍生品清算機構互聯模式,由兩家中央對手方共同爲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人民幣利率互換的集中清算服務,境內外投資者可在遵從兩地市場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幣利率互換的交易和集中清算。

實際上,自“債券通”開通以來,“北上投資者”已持有上萬億元人民幣債券,如何管理由此帶來的相關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等,是國際投資者以及中介機構普遍關注的問題。

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鄒迎光表示,國際市場上,利率互換一直是成交量最大、交易最活躍的利率衍生品,在風險對沖、資產組合管理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互換通”的推出,標誌着人民幣利率互換正式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它爲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將極大提高人民幣利率互換產品的交易量和流動性。

梁鳳儀表示,“互換通”將提供有效管理利率風險的工具,幫助境外投資者管理風險,進而有助於其更廣泛參與內地債券市場,鼓勵其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優化市場生態結構。這對於確保國家金融市場的穩定,促進金融市場穩健開放,實現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進一步聯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銀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負責人也表示,對於我國債券市場,“互換通”帶來風險對沖效率的提高與跨境投資環境的優化,將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入市,豐富投資者類型,提升交易規模,在市場擴容中改善交易流動性,在業務互動中完善制度環境,高質量深化市場開放發展與跨境合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貨幣互換安排升級

7月4日當天,人民銀行還宣佈了另一項對外開放舉措。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爲常備互換安排,協議長期有效,互換規模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人民銀行第一次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常備”主要指協議長期有效,無需定期續簽,同時互換流程也會進一步優化,資金使用更加便利。截至目前,人民銀行累計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過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建立常備互換安排,並適當擴大互換資金規模,可以爲香港市場提供更加穩定、長期限的流動性支持,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內生髮展動力,更好發揮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功能。今年是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協議簽署有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香港金融業長期繁榮發展。

展望中國金融對外開放下一站,潘功勝在4日的發佈儀式上表示,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經驗表明,擴大開放是實現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目標的強大推動力,也是進一步提升中國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之舉。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繼續深化與香港的務實合作,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推動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潘功勝表示。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