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30億!

見慣了千億逆回購,央媽卻罕見連續兩日開展30億元“地量”逆回購操作,釋放了什麼信號?要收緊了嗎?

開啓“迷你版”逆回購操作

7月4日及5日,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分別開展30億元逆回購,中標利率均爲2.10%。

需要一提的是,7月4日開展的30億元逆回購操作是央行在2021年1月以來首次進行100億以下的逆回購操作。

另據Wind數據,4日及5日分別有1000億元、1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分別淨回籠970億元、1070億元。

資金面上,跨過半年末時點後,銀行間市場上週五資金面結束短暫波動迴歸常態,主要回購利率大幅回落。Wind交易員表示,地方債集中發行告一段落,且剛剛跨季,月初流動性壓力有限,不過此次半年末央行僅以逆回購投放幫扶,在總量政策期待有限的情況下,市場對於7月資金價格中樞抬升的擔憂仍存。

方正證券研報則稱,雖然進入7月地方債供給會減少,但財政支出也會減少,隨着央行上繳利潤基本結束,財政資金對資金面趨勢性的影響減弱,資金面的狀況將更多依賴央行的調控。

釋放什麼信號?

圖片

逆回購出現轉向,收緊信號來了?業內人士認爲,從歷史上看,央行反常的操作往往是資金寬鬆狀態解除的徵兆。

信達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一爽舉例,如2020年5月26日,央行突然進行的100億逆回購,以及2021年1月8日的50億逆回購與1月13日的20億。在當前的流動性寬鬆主要依賴央行支撐的狀態下,央行的反常操作必須予以重視。

李一爽稱,儘管2020年5月和2021年1月後央行的反常操作都帶來了資金面的緊張,但此後的市場格局卻存在着區別。在2020年5月的非常規操作後,收益率上行開啓了一輪上行週期。2021年1月,央行非常規操作後資金利率的波動更大,但此後央行堅守維持資金利率在政策利率附近的承諾,資金面再度回到了穩中偏松的狀態,疊加後續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央行的非常規操作對於市場更多仍然是短期衝擊。

不過,興業證券認爲,央行逆回購投放縮量至30億元,一方面是回收此前爲呵護跨月資金面投放的增量流動性,另一方面可能也有適度控制市場槓桿、默許資金面邊際收斂的意思。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則表示,在經濟完全修復之前,貨幣政策難以收緊,但不同於二季度,央行可能會開始控制市場利率偏離政策利率的程度,預計7月資金市場利率中樞將小幅上行。

廣發固收認爲,這30億逆回購可能更多給市場傳遞,未來資金利率逐步迴歸常態的信號。畢竟6月末銀行間隔夜利率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季節性波動,這種波動與較高的槓桿資金需求不無關聯。從財政因素來看,7-8月流動性面臨較往年更爲有利的局面:地方債供給減少、繳稅減少以及專項債支出增多。

央行定調

貨幣政策方面,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2年第二季度例會,會議明確,強化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據央行網站6月27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日表示,中國的通脹前景較爲穩定,保持物價穩定和就業最大化是工作重點。他還指出,今年以來,受疫情和外部衝擊等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貨幣政策將繼續從總量上發力以支持經濟復甦。同時,我們也會強調用好支持中小企業和綠色轉型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此外,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央行在總量框架下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會根據經濟發展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重點需要“有進有退”,也就是說把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數量和投放規模控制在一個合意的水平,與總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個良好的配合。

國泰君安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覃漢認爲,7月份仍處於存量政策效果的觀察期,在包括失業率、社融、PMI等關鍵指標未有明顯改善跡象前,央行態度大概率維持流動性總量合理充裕,避免在政策觀察期內給經濟運行帶來新的變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