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6日訊(編輯 卞純)在全球糧價飆升,多國打響“糧食保衛戰”之際,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國緬甸表示,該國已經制定目標,擬在三年內將大米出口翻一番。

緬甸大米協會(MRF)主席葉敏昂(Ye Min Aung)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着中國、歐洲以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對大米的需求增加,該國計劃到2025年將大米年出口量從目前的200萬噸提高至400萬噸。

屆時,緬甸大米出口收入預計將增長近一倍,達到15億美元。緬甸是全球前十大大米出口國之一,而大米是該國最大的出口農產品

根據緬甸大米協會週一公佈的數據,在2022-23財年的前三個月(4-6月),緬甸出口了約322650噸大米和約227890噸碎米。出口目的地包括中國、菲律賓、比利時、法國等國家。

不過,雖然緬甸大米出口前景向好,但其國內產量卻可能出現下滑。葉敏昂表示,由於緬甸一些地區“不穩定”,大米產量將下降約5%,但出口量將得以維持。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最近一份報告中表示,緬甸正面臨日益嚴重的糧食安全危機,5500萬人口中有近25%受到中度或重度影響。報告稱,農作物投入成本正在上漲,而化肥價格比2019年高出3.6倍,優質種子越來越難獲得或難以負擔。

葉敏昂表示,用於出口和國內消費的大米品種不同,國內大米供應充足。他表示,緬甸需要把重點放在灌溉和提高產量上,目前該國大米產量低於其他國家。

國際大米價格連續5個月攀升

在緬甸承諾提高大米出口之前,從小麥玉米和食用油等其它大宗商品的短缺,已經將全球食品價格推升至創紀錄水平。大米價格漲勢相對溫和。

6月初發布的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顯示,今年以來,國際大米價格連續第5個月攀升,達到12個月高點。不過,數據顯示,即使國際大米價格連續5個月攀升,但其價格仍然比去年同期下跌6%。

一些行業分析人士此前指出,亞洲大部分地區的主食大米可能是下一個價格暴漲的糧食品種。

除了化肥和能源成本持續上升,以及俄烏衝突等因素,糧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實施食品出口禁令及限制令,以及供應鏈嚴重中斷,也推動了糧食價格上漲。

數據顯示,包括阿根廷、哈薩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摩洛哥、土耳其、匈牙利在內,全球已有數十個國家實施了糧食出口限制令,涉及糧食品類包括小麥、玉米、麪粉、西紅柿、植物油、豆類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