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缺资源少路子,集体收入不稳固、增收乏力,流出人口多,致富带头人少,后备力量不足……1年前,这些还都是摆在佳县乌镇核桃树墕村发展面前的难题。

“没力,咱就聚力。”7月5日,乌镇党委书记贺成云告诉记者,2021年乌镇联合辖区9个村党支部成立了核桃树墕联村党委,积极探索“四联”模式,使核桃树墕村打破了发展空间壁垒,与尚家沟、张庆山等8个村拧成“一股绳”共谋发展之路。

9个村2602户6786人要一起“搭伙过日子”,在陕北深山沟沟里还是新鲜事,要资源共享合力发展,破局得“准”,布局得“活”,这盘乡村振兴的制胜“棋”,“新班子”该如何破?

联村效果好不好,先看班子硬不硬。谁适合民事调解工作?谁擅长组织建设工作?谁熟悉文明创建工作……通过问计基层,求教群众,核桃树墕联村党委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统筹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联村硬班子”。

“一个村没人才,但9个村肯定有人才。”在基层工作29年,贺成云深知农村工作发展的痛点,他坦言:“农村发展最缺少人才,咱必须先振兴组织,才能振兴乡村。”

随后,核桃树墕联村党委创新管理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三不变、三统一、三独立”的管理模式,统筹各村重点工作,产业一起抓、遇事一起议、矛盾一起化、困难一起帮,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难题,形成党建引领、优势互补的良好工作格局。

“我们整合了9个村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土地资源等优势,找准乌镇优势产业、适合经营的村庄、善于经营的人才,抱团取暖,共谋发展。”贺成云解释,“我们通过发展产业项目,联办合作社等方式,资金打包使用、股份合理分配,将村集体、村民、企业打造成了‘利益共同体’。”

“哞哞哞”……跟随贺成云走进核桃树墕村的养牛场,只见健壮的西门塔尔牛正悠闲地晒着太阳,标准化牛棚里,65岁的饲养员高玉林正忙着投放草料,他说:“以前忙完农活就去城里打工,又远又苦又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多好啊!”

2019年,尚家沟村等9个村将各村分散的95万元集体经济资金集中使用,以入股的方式统一交由核桃树墕村负责经营。联村党委成立后,成立了佳县乌镇联村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标准化养牛场,扩大产业链条,鼓励乡资返乡投资,并通过借牛、还牛等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牛产业,实现了9个村资金打包使用、股份合作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此外,因为财务管理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收支,政府监管,也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联村不联心”等问题。

“近期,我们9个村新发展养牛户30余户,周边村庄从事牧草种植的村民也多了,养牛场的牛粪还为农户种植提供了肥料。生活有了盼头,大家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核桃树墕联村党委书记高功旺笑着说,西门塔尔牛肉质好、价格稳定,很适合当地养殖。

“今年我们共投资350万元用于养牛场二期建设,前景越来越好。”贺成云告诉记者,当前,乌镇以养牛场为载体,打造了集肉牛养殖、饲草种植、小杂粮种植、粪土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循环发展产业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区域发展的新路径。

定期召开党委会,组织开展文明评选、技术培训、利益分红等活动,逐步提升服务层级和水平;对涉及联建村重大事项,充分发挥群众民主,引导群众建言献策,确保联建村党组织科学议事、民主决策、阳光运行;大力宣传文明乡风,促进群众精神文明水平全面提升……联村不仅是村与村的简单联合,更是村干部权力整合、村民心理融合的过程。

“以前村里黄土飞扬,家家户户需要挑水吃,卫生差、住房安全有隐患。现在水泥路有了,自来水入户了,产业也有了,村里综合条件稳步提升,大家生活更有信心了,咱年轻干部也要加油干,为村民谋幸福。”核桃树墕村第一书记马文伟是土生土长的佳县人,提及家乡的变化,他深有感触,“我们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最大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从“我入股给我分红就行,其他我不管。”到“村里产业怎么发展?我能不能养牛?”的思想转变;从垃圾乱丢的“烂杆村”到干净整洁的美丽村庄……联村党委通过“三变”改革,整合资源,联村联企联动产业,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幸福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联村党委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夕阳西下,行走在山峁之间,贺成云坚定地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