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社

炎炎夏日,越來越多的孩子們聚集在山東省鄆城縣南趙樓鎮甄莊村科技館,這裏每天都要迎接近百人蔘觀遊覽。不爲人知的是,建成全縣第一個鄉村科技館的甄莊村,多年前還是一個落後的集體經濟薄弱村。

“當時村裏只有一條兩米寬的小路通鎮上。”想起20多年前,51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張慶濤感慨萬分。

2000年,張慶濤捨棄年入百萬元的鋼材生意,回到老家甄莊村,參選村民委員會主任,當年高票當選。2004年,他又被選舉爲村黨支部書記。

張慶濤帶領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530餘名社員年平均收入由2014年的50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萬多元,同年村集體收入達到50萬元,走出了一條集體增收、羣衆致富之路。

張慶濤(右)與村民交流蔬果收成情況。(受訪者供圖)

“甄莊村不靠山、不靠水,能靠的只有土地。要想發家致富,得從土地流轉入手。”張慶濤說。但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在村民眼裏,一畝三分地就是命根子,家裏有地,心裏才踏實。四年間,兩次土地流轉均告失敗。

張慶濤決心引進技術先進、收益更高的設施農業作爲村集體經濟項目。爲此,張慶濤花費不少時間到淄博、濰坊等地學習。2015年,他拜師有“蔬菜大棚之父”之稱的王樂義。“技術要硬、鏈條要長、市場定位要準,做農業就要做農民所需要的。”王樂義的話讓張慶濤如獲至寶。

張慶濤(左)向王樂義請教大棚種植經驗。(受訪者供圖)

2016年,張慶濤開始進行第三次土地流轉: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充分發揮甄莊村地理區位、蔬菜種植等優勢,帶領村黨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農民用流轉出來的土地入股、村集體以資產入股。爲讓大家看到他是“動真格的”, 他還自掏腰包建起50多個大棚,又自籌資金成立農業開發公司。

在他的帶動下,村裏陸續建起100座食用菌標準化大棚、28座育苗溫室、3座智能連棟育苗溫室、152座高標準蔬菜大棚。一個集種植、育苗、採摘、旅遊、科研環節於一體的農業基地數年間迅速在甄莊村崛起。

在甄莊村,記者還看到不少其他鄉鎮的村民一車一車地拉來蔬菜,“老張這邊可以幫我們附近幾個鄉鎮的菜農賣蔬菜,我們從這裏買了菜苗,又讓老張幫我們賣菜,完全不愁銷路。”一位外村村民說。

目前,甄莊村的蔬菜產業鏈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機制,周邊幾個鄉鎮的菜農從甄莊村育苗工廠買了菜苗,蔬菜成熟之後可以再委託產業鏈進行銷售,帶動了附近幾個鄉鎮的蔬菜銷量。

張慶濤的實幹贏得了村民的認可。2021年2月,他榮獲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