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7日訊(記者 劉陽)一場關於電動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中,激光雷達、電池包結構創新等代表了今年上半年主流車廠“卷”向的新方向。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1萬輛,佔汽車總保有量的3.23%。其中,純電動車保有量810.4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93%。 與之相伴的,則是智能化與對安全與成本日趨關注的電池包結構的創新。

激光雷達成標配幾無懸念

作爲自動駕駛發展路上重要的一環,“激光雷達”成爲智能汽車發佈會上很難迴避的關鍵詞。

據財聯社記者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共上市全新新能源車型36款,其中,智己L7、極狐阿爾法S華爲HI版、蔚來ES7、理想L9均搭載了激光雷達;而在6月長安阿維塔、哪吒等推出的新車上,均搭載1-3顆激光雷達不等。

“在2-3年內,激光雷達有望成爲一個系統解決方案。”亮道智能CEO劇學銘表示,從目前市場上已發佈的情況看,已有近20款車型宣佈搭載激光雷達,但整個行業仍處於各種技術路線百花齊放的階段,還未到收斂期。儘管如此,在劇學銘看來,目前激光雷達已處於前裝量產的“熱潮期”。

7月5日,深圳發佈的國內首部關於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激光雷達的上車。《條例》在明確自動駕駛分級的同時,在市場準入、路權及責任認定等方面對L3以上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給出了相應明確的條文。而行業普遍認爲,激光雷達的上車,是實現L3及以上自動駕駛的硬件基礎。

2021年年初,蔚來汽車最早打響了激光雷達之戰。彼時,蔚來正式發佈ET7車型,並宣佈搭載一顆最遠探測距離500米的激光雷達,這也是第一個量產上車的高性能激光雷達。

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到明年,包括已經發布或即將發佈的,搭載激光雷達的有20多款車。國內車企方面,智己L7、極狐阿爾法S HI版、蔚來ET7、小鵬G9、理想L9、威馬M7、路特斯ELETRE、阿維塔11、紅旗FEEA3.0平臺全部車型等;跨國車企方面,奔馳S級、豐田Mirai、本田Legend Hybrid EX、寶馬iX、奧迪e-tron、大衆ID.BUZZ、沃爾沃XC90等,都宣稱將在2022、2023年開啓交付或搭載激光雷達。

“根據目前官宣上車的近30+車載項目測算,預計今年將上車50-60萬顆激光雷達,明年預計3-4倍增速達到200-300萬顆,激光雷達上車第一步已達成。”德邦證券研報稱。

中汽中心在對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做出相關技術梳理後得出結論稱,激光雷達產業目前已處於大規模產業化前夕,當前配置率不高,下游需求相對較低且供給側生產速率相對慢。隨着芯片化技術突破技術壁壘、實現規模效益等,預計2025年將實現大規模量產。

電池PACK“多元化”長期共存

與激光雷達在上車初期不同技術路線並存的現狀相仿,在逐步深入的電動化領域,電池PACK結構的創新也呈現出日益多元化的趨勢。而其背後的原因,則是電化學技術迭代的趨緩和上游原材料成本的高企。

三年前,寧德時代推出“無模組電池包CTP”技術,電池包體積利用率首次超過50%。今年6月,“寧王”發佈第三代CTP技術麒麟電池,系統集成度創全球新高,體積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實現整車1000公里續航,將於2023年量產上市。隨後,理想、路特斯及哪吒汽車紛紛官宣,已成爲麒麟電池的“拍檔”。

“除全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包括大家沒有聽過的凝聚態電池,寧德時代都在搞。”在隨後的重慶車展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透露,動力電池化學體系的創新,結構、製造及商業模式的創新相整合,才能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在電池新材料尚未突破之際,新能源賽道的玩家均將目光投向了電池PACK結構的創新。5月,比亞迪發佈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首款搭載了CTB技術的e平臺3.0車型海豹也在當日開啓預售;在此之前的4月,零跑汽車則發佈了國內首款可量產CTC(cell -to -chassis)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而即將搭載CTC技術的零跑C01,將成爲全球首款無獨立電池包的電動車。

“未來CTP技術和CTC技術將會憑藉各自優勢,長期共存。”研究機構申萬宏源分析認爲,與CTP電池相比,將電池和汽車底盤集成爲一體的CTC電池系統,在空間、續航、駕駛體驗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在高端車型方面。華泰證券研報則預計,2025年,CTP 將會成爲主流的電池系統設計方案。同時,CTC方案也在不斷滲透,預計2024年,CTP和CTC滲透率總和將超過 90%。

“無論是CTP還是CTC方案,一體化、集成化都是發展的方向。”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過程中,整車廠和電池廠之間的技術分割線一般在電池包層面,整車廠和電池廠的實力強弱會直接決定電池包的主動權和話語權的歸屬問題,“CTP 和 CTC 技術意味着在電池包層面,電池廠的話語權將重新佔據上風,在產業鏈中佔據的價值也將進一步上升。不過,底盤是汽車的‘命門’,是每家整車廠都想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技術,CTC更多涉及底盤硬件的結構技術,整車廠商更具技術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