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時代楷模”黃文秀的先進事蹟,文藝工作者已經先後創作出紀錄片《文秀,你好》、電影《秀美人生》、話劇《心中的長征》、歌劇《扶貧路上》、壯劇《黃文秀》等作品,引發強烈社會反響。聚焦黃文秀平凡而偉大一生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在央視開播後,再度引發觀衆熱切關注。該劇由嚴從華擔任總製片人,郭中束編劇,雷獻禾執導,楊蓉、劉奕君領銜主演。不少觀衆點贊該劇在脫貧攻堅故事的講述中,表現出觸動人心的榜樣力量。他們評價該劇是“越看越有味的良心劇”,還有人說該劇“質樸感人、細節用心,真實感、親切感撲面而來”。

《大山的女兒》 熒屏再現“時代楷模”

  楊蓉在《大山的女兒》中飾演黃文秀。

  《大山的女兒》以黃文秀的人生經歷和黨對她的培養爲線索,表現了人物的精神成長,還在創作時設計了第一書記羣體、駐村幹部羣體、基層黨員羣體以及鄉村致富帶頭人羣體等多元人物形象。導演雷獻禾表示:“這部劇依據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文秀模式’進行創作,希望能比較全面地呈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實景,爲觀衆解答有志青年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去奮鬥,農村應該以怎樣的理念去發展的問題。”

  該劇客觀展現了黃文秀“從新手到熟門熟路”的艱辛。有觀衆表示劇情很真實:“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農村有農村的現實情況。”“黃文秀剛上任時的場景,我們看完很有共鳴。面對困難和壓力,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念。”

  該劇節奏快,藝術表達方式新穎。如第一集開篇就扣人心絃,用急促緊張的鏡頭再現了黃文秀生命的最後時刻:暴雨之夜,黃文秀獨自駕車行駛在崎嶇山路上。年邁父母擔憂返程的女兒,百坭村同事不停發微信告知她山洪預警,讓她不要回村。可惜一切都來不及了……此時,該劇運用了倒敘的手法,鏡頭一轉,讓黃文秀直接面對觀衆,平靜地介紹自己:“我叫黃文秀。”由此拉開了她30歲無悔人生的大幕,牢牢地吸引了觀衆。

  親切的廣西方言、美味的壯族米粉、甘甜的壯族米酒、別具風情的壯族服飾、悅耳動聽的壯族山歌……《大山的女兒》力圖返璞歸真,充分體現地方特色。演員在劇中幹農活、拉家常都是好手。黃文秀當時工作的鄉村美麗卻貧困的狀況,也在劇中得到真實呈現。楊蓉飾演的黃文秀架着一副黑框眼鏡,戴着草帽,穿着扶貧紅馬甲,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既有壯鄉兒女的味道,又有當代大學生的氣質,頗具黃文秀神韻。

原標題:《大山的女兒》 熒屏再現“時代楷模”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