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依法守護長江

經濟日報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湖北檢查長江保護法實施情況。此次執法檢查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聚焦長江生態環境修復,推進長江保護法全面有效實施,依法守護一江碧水。

共抓大保護,重點是“保護”,關鍵在“共”。反思長江生態環境的變化,與長期以來重開發、輕保護的發展理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有關,譬如“重化工圍江”、非法採砂屢禁不絕等問題。長江保護長期面臨“九龍治江”的局面,或政府職責交叉重疊,或各管一段、各管一片。長江流域“上下左右”難以形成有效的治理合力。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長江保護法,就是用法律破解制約長江保護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調整不同領域行業、不同層級、不同區域主管部門的關係,增強系統性協調性。這其中的核心是長江流域整個生態環境的修復,也最受關注。法律還明確規定了一系列主要制度措施,包括長江流域協調機制、生物多樣性保護、河湖岸線管制、重點水域嚴格捕撈管理、河道採砂規劃和許可等。

由此觀之,“長牙齒”的長江保護法要大顯身手,需要把握好三重關係。首先,統籌協調政府職責,促進依法行政。2022年1月份,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了《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部署了8項重點工程,統籌謀劃未來15年長江流域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自2016年以來,長江流域佈局實施了11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這些規劃和重要舉措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對各個部門起到了統籌作用。

其次,統籌協調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流域保護相關規劃設計,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長江保護法要求編制長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處理好長江流域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關係,表現之一是合理確定長江流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重點區域,以空間利用方式轉變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方式轉變。《長江經濟帶(長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在編制設計時就明確,在涉及生態保護修復的內容上側重長江流域,在涉及支撐高質量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等內容上側重長江經濟帶,兼顧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保障和落實長江保護法明確的任務。

再次,統籌協調依法嚴格保護與落實民生保障,積極發揮政策效應。一方面,確保長江保護法制統一,高質量審理涉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案件,加大責任追究力度。以湖北爲例,2021年,全省法院共審理環境資源案件5664件,公益訴訟案件320件,充分發揮了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作用。另一方面,要妥善做好漁民轉產安置和民生保障工作,讓23萬漁民上岸留得住、能致富,多措並舉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完善幫扶系統,做到應保盡保、應幫盡幫。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執法檢查既是一次法律實施的“體檢”,也是一次唱響大保護的法治宣傳。我們期待執法檢查發揮結果導向作用,查漏補缺,推動促進長江保護法律制度廣爲知曉、深入人心,依法落實好保護長江“母親河”的各項舉措,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山高水闊,長流天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