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經貿專家:日企看重中國完整產業鏈

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道(文/李子越 嚴鈺景)7月25日至3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口舉行。本屆消博會上,日本企業參展總面積位列第一,由首屆的2000平方米增至3100平方米,除了獨立參展的品牌以外,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統籌40多家企業組成的日本國家館面積也由去年的600平方米增加至今年的900平方米。

爲何日企對消博會具有如此大的參展熱情?中國市場對日本企業具有哪些吸引力?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中日間的經貿合作又將走向何方?帶着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分別對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中國總代表中塚潤一郎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中國華南代表處)所長清水顯司進行了專訪。

中日企業合作空間還很大

《參考消息》:消博會對於日本企業而言具有何種意義?

中塚潤一郎: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第四年。在過去幾年,從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出臺實施,建立政策制度的初步框架,到出臺一系列具體的優惠政策,吸引了許多國內外旅客和投資者到海南進行旅遊消費和商貿投資活動。

2021年海南的旅客超過8100萬人次,加上島內居民約1000萬人口,形成了一個接近一億人的巨大消費市場。我們可以利用海南自貿港“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優勢,通過參加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這樣的國際化展覽平臺,以及通過與本地企業合作,開展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和免稅品貿易等不同方式的業務,甚至投資設立現地企業,參與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向海南消費市場提供受消費者歡迎的健康安全的日本高端消費品及服務。

《參考消息》:三菱作爲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之一,進入中國幾十年來與中國企業開展了廣泛合作,促成雙方長久廣泛合作的原因是什麼?

中塚潤一郎:中國的優勢在於市場規模大。例如,我們公司在世界各國開發了一些金屬資源,但最終消費市場主要還是在中國,佔30%到40%。對我們來說,中國消費市場是相當重要的。此外,中國和日本的距離很近,又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在一些產業的供應鏈中擔任不同角色,我們開展合作的空間還很大。

以前爲了中國市場,我們主要在中國製造,現在因爲匯率等原因,我們的合作模式可能會發生改變,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是不會變的。到底是在中國製造,還是在第三國製造,這可能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考慮。

20年前,日本在一些產業的供應鏈中更偏上游,中國偏中下游,當時好多技術是從日本過來的,中國承擔製造任務。如今在數字技術等方面,中國可以說是世界最先進的,我們可以共同把中國的技術和模式帶到其他國家去。

中日企業合作很久以來沒有遇到大的障礙,將來雙方合作的模式以及各自的角色可能會有些變化,但我對此還是抱有很大信心。因爲對亞洲來說,這兩國的角色非常重要,中日必須進行密切合作,才能對亞洲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參考消息》: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5月底,美國又宣佈啓動“印太經濟框架”。站在企業的角度,二者各自會帶來什麼樣的實際效果?

中塚潤一郎:美國提出了“印太經濟框架”,這是否有吸引力還有待檢驗。它的具體內容也不明確,關稅方面並沒有提出什麼優惠政策,實際做起來可能有一定困難。

RCEP成員國之間都是互惠共利的。

RCEP在關稅減讓方面是一步一步來的,可能在當下無法立刻看到所有效果,但它每年都有新的效果體現,最終將使90%的產品享受零關稅。RCEP之中,日本、韓國與中國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其效果也比較明顯。將來,隨着RCEP成員國間的貿易壁壘被慢慢消除,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呈現。

青睞“在中國做,在中國賣”模式

《參考消息》:日本企業爲何對消博會擁有如此高的參展熱情?

清水顯司:消博會是高端的精品博覽會,有很多優質買家前來,許多日本中小企業的產品“質優料好”,所以消博會的理念與我們許多企業的想法是吻合的。我們已連續兩年統籌日本企業參加消博會,去年取得的效果非常好。隨着2025年海南全島封關的步伐將近,已經有一些優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實,相信封關後自貿港的優勢會真正體現出來,我們的企業對此十分看好,屆時將有更多日本企業到海南進行合作與投資。

《參考消息》:中國市場有哪些特點吸引着日本企業?

清水顯司:從消費品的角度來看,首先,中國市場人口衆多。其次,隨着中產階級羣體擴大,中國消費者的興趣喜好也在朝着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我們很多日本企業的產品特點就是“量少質優種類多”,而中國消費者恰恰看好這種商品,雖然價格高一些,但仍然喜歡。這說明中國消費市場正在升級,逐漸呈現差異化的特點。

此外,如今中國地方政府十分注重良好營商環境的建設,此次我來消博會還參加了海南自貿港日本企業服務中心的揭牌儀式,這有利於我們將來開展企業間的合作。

《參考消息》:當前形勢下,“產業鏈轉移”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日企是否有意將產業鏈從中國轉移出去?

清水顯司:我們常說生意人最終還是要看利潤,中國市場的規模很大,日本企業此前就已在此投下巨資,而且中國的產業鏈也比較完整,“在中國做,在中國賣”的模式沒有很大改變。當然,疫情下有質疑“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的聲音,但我目前沒看到明顯的產業鏈變化。

有些效益好的日本企業也想擴大東南亞市場,他們可能在當地開設工廠,但是中國的產業鏈會被完全轉移到東南亞去嗎?並不一定。20年前就不用說了,就是同10年前相比,中國的實力也大不一樣,中國早已不是一個被動的經濟體。很多中國企業也已經走出去,像中國的電動汽車就已經在歐洲、日本市場大賣,中國有許多有實力的企業,不再只是一個工廠。

“在中國做,在中國賣”是我們日本企業的一個基本想法,我們注重的是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和規模。

《參考消息》:RCEP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日本企業對它抱有何種態度?如何看待其前景?

清水顯司:日本此前與中、韓之間沒有自貿協定,所以RCEP對日企來說一定是十分有益的。

就日中貿易來看,RCEP生效後,中國從日本進口的汽車零部件有很多都是零關稅。中國有很多日本車企,廣州日企中80%左右是和汽車行業相關的,對他們來說可以免稅進口零部件,競爭壓力就會小很多。

其次,從長久來看,日本清酒越來越受歡迎,但日本清酒現在進口要徵收40%的關稅,未來20年內將逐步降爲零關稅。

正像剛纔所說,RCEP的重要意義在於日中首次建立雙邊自貿關係,它對日中經貿而言一定是利好的,其效果也受到很多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