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開心麻花來說,除了要留住沈騰,更應該考慮如何培養出更多“沈騰”。

|《中國企業家》記者 姚贇

“如何留住沈騰”,對張晨來說,這應該是個不易回答的問題。

8月3日的亞布力論壇閉幕式上,開心麻花創始人、董事長張晨的發言中,直接提到了不少人問他怎麼留住沈騰。分享中,張晨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在講了一段沈騰與開心麻花的往事後,提到了文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的問題。

“含騰量”高,是優勢,也是困擾。

“含騰量”是指在一部電影中,演員沈騰的戲份有多少。一般來說,“含騰量”越高的影片,越容易受到觀衆好評,獲得更高票房。

含騰量極高,是《獨行月球》的一大賣點,也是開心麻花的隱憂。7月29日,《獨行月球》上映。上映前,貓眼想看人數超過66.4萬人。而後,票房表現也讓人看到了暑期檔的希望:點映過億、首日破3億、兩日破7億、5天破11億。數據顯示,8月4日,《獨行月球》上映7天票房突破16億元,截至當日12時,2022年暑期檔總票房已突破60億元,而2021年暑期檔總票房爲73.81億元。

據貓眼專業版最新消息,2022年七夕檔電影總票房爲3.88億元,2021年七夕檔1.98億元,2020年七夕檔5.27億元。當日《獨行月球》單日票房破2億元,領跑七夕票房榜,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分別爲點映的《明日戰記》和首映的《遇見你》。

從票房結果來看,“含騰量定律”沒有打破。

“從國內原創IP量看,我們應該是最大的民營機構。但怎麼留住人,我認爲要搭建一套培養系統,而不是獨立的項目。其實沒有什麼祕訣。”張晨說。

對開心麻花來說,除了要留住沈騰,更應該考慮如何培養出更多“沈騰”。

重倉《獨行月球》,全村的希望

劉楨已經記不清上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時候了。

7月30日晚,90後劉楨再次走進影院。人不算太多,與記憶中週六晚上的電影院有些出入,他的印象中,過去排隊入場也需要十分鐘,而現在基本沒有什麼人排隊。

變化也不止這些,劉楨告訴《中國企業家》:“電影院的電梯裏面,以前都是五花八門的海報,這次進去就一張《獨行月球》的。”

《獨行月球》是全村的希望。

據燈塔數據,2022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中國電影總票房收入爲172億元,總場次5220.5萬,總觀影人次4億,同比去年大幅降低41.6%,爲2015年來上半年最低值,且人次降幅高於票房降幅。內容方面,2022年上半年全國新上映影片152部,同比減少83部,其中國產影片122部,減少78部;進口影片30部,減少5部。

對於《獨行月球》的火爆,影評人譚飛認爲這和市場環境因素有關,他告訴《中國企業家》,“《獨行月球》是暑期檔‘全村最後的希望’,前面好幾部被寄予厚望的電影結果都不太理想,加上開心麻花本身自帶的國民度和喜感,讓大家的期待值很高。”

《獨行月球》也是開心麻花的“豪賭”。

2015年國慶檔,《夏洛特煩惱》上映,那是開心麻花在大銀幕的“處女作”,也是開心麻花從話劇到電影的重要一步,爲開心麻花帶來了“名利雙收”。

數據顯示,當年,開心麻花實現營業收入3.83億元,比2014年增長154.8%,淨利潤達1.32億元。其中《夏洛特煩惱》的票房分賬有1.91億元,佔據公司總營收的50%。在2016年上半年,《夏洛特煩惱》還給公司貢獻了1.3億元的票房分成。

公開資料顯示,《夏洛特煩惱》的製作成本爲2100萬元,票房14.5億元;《羞羞的鐵拳》成本7000萬元,票房21.8億元;《西虹市首富》投資成本1.5億元,票房25億元。

向來“以小博大”的開心麻花,這次一反常態,重倉了《獨行月球》。

據金融投資報報道,在《獨行月球》上映前,就有一些機構號稱能參與影視投資,並稱《獨行月球》總投資爲3億元。據《財經天下週刊》報道,一位與開心麻花有過接觸的投資人稱,“開心麻花以往的投資體量通常在6000萬元到1億元之間,有着嚴格的投入產出比限制”,但《獨行月球》這部影片,“預算已經遠遠超過了1億元”。

《獨行月球》的成本,雖還未有明確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與以往相比,投入巨大。除此,其背後的出品方團隊,陣容豪華。據瞭解,《獨行月球》的出品方有6家,包括了浙江開心麻花影業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貓眼微影等;聯合出品方有14家,包括了抖音文化、橫店影視、融創未來影視等。

中國銀河研報指出,預計《獨行月球》將成爲暑期檔票房冠軍,後續將持續拉動暑期檔電影市場,爲暑期檔市場注入活力。隨着暑期檔進程過半,電影市場逐漸回暖,供需端有望雙重推動電影市場增長。

譚飛告訴《中國企業家》:“這次開心麻花是有突破的。這部電影的嘗試大膽,而且有風險,最怕(喜劇和科幻)兩個都沒做到極致。但整體看完,我覺得還是實現了原來的預期。這也說明開心麻花的維度拓展得更寬了、題材挖掘更深了,對它今後的類型片來說,是有好處的。它原來更多是偏向於舞臺劇、小品,空間比較狹小,這次是放眼整個宇宙。”

不過在“救援”暑期檔的同時,開心麻花的隱憂也在逐漸加深。沈騰是票房靈藥,也是開心麻花的金字招牌,但對想要走向電影工業化的開心麻花來說,“含騰量”過高並不是好事。

不止是控制“含騰量”

開心麻花對“含騰量定律”應當有着複雜的情緒。

2003年,開心麻花成立,在這以前,民營劇團幾近於無。張晨回憶道:2003年我們這家公司剛成立,沈騰就是一個戲劇學院剛畢業的學生,來參加我們第一部話劇的演出。然後逐漸從這個舞臺上,他變成了一個創作者,現在變成了一個集編、導、演一體的喜劇明星。

當時由於話劇本身相對小衆,開心麻花的熱度一直侷限於一二線城市,很難打開局面。

開心麻花和沈騰的轉折,來自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開心麻花從線下話劇成功跨到了電影,沈騰也從一個話劇創作者,晉級爲喜劇明星。

2017年年報中,沈騰等人的收入浮出水面,2016年,沈騰通過開心麻花賺到6076萬元,艾倫賺到2442萬元,馬麗則是1905萬元,常遠爲1254萬元。

2018年,開心麻花已經意識到需要擺脫對單個演員、導演的依賴。“我們正在嘗試,如果成功,就算沒有了現在這批演員和導演,開心麻花的作品和品牌還是會一直存在。”開心麻花CEO、《獨行月球》總製片人劉洪濤曾表示,“公司想做得更長久,就要擺脫對特定人的依賴,這樣,當我們這代人不在了,開心麻花仍在給觀衆帶來歡樂。”

但內容產業想要擺脫對絕對頭部IP和爆款的依賴,並不容易。

喜劇行業中,德雲社、笑果文化也在不斷嘗試,但成效不佳。弟子接連爆出問題,德雲社被約談;笑果文化帶火脫口秀後,後續出圈的內容乏力。

相對成熟的偶像產業中,企業也做了不少嘗試。如,在國內衆多娛樂公司都想簽下韓庚時,杜華拿出股權。除了給股權,杜華還爲韓庚專門開設了屬於他的庚心工作室,這樣藝人有了自由決策和獲利空間,而不是單純的“打工人”。

而目前,公開資料顯示,沈騰、馬麗二人並未持有開心麻花的股份。

《李茶的姑媽》濃縮了開心麻花的糾結——在品牌根基不穩的情況下,如何平衡頭部藝人和非頭部藝人之間的資源匹配,如何在不過度稀釋現有品牌力的情況下推出接班人。

2018年9月30日,《李茶的姑媽》上線國慶檔,該片由黃才倫、艾倫、盧靖姍、宋陽等領銜主演,不見沈騰、馬麗二人的蹤跡。《李茶的姑媽》讓開心麻花狠狠摔了一跤,票房表現一般,口碑暴跌,截至目前豆瓣評分4.6。

“《獨行月球》是一部工業化程度很高的電影,劇中的‘金剛鼠’光是毛髮植入就達到5000萬根。它出鏡的時間有半個小時,每一幀渲染需要的工作量是20至30小時。”張晨在談及《獨行月球》時說,“從這一點看,中國的電影工業在奮起直追好萊塢。”

《獨行月球》改編自韓國漫畫家趙石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人類爲抵禦小行星的撞擊,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計劃。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時,維修工獨孤月因爲意外,錯過了領隊馬藍星的撤離通知,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成爲了“宇宙最後的人類”,開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與開心麻花過往的作品相比,《獨行月球》在題材和拍攝難度上,有較大的差別。

劉洪濤曾分析認爲,“開心麻花以前的套路是高概念,觀衆認了這個概念,那後面沒有問題,如果不認,那就沒法得到認同。《李茶的姑媽》的問題就是男演女這事兒觀衆沒認,所以後面全是災難,在《夏洛特煩惱》裏穿越是高概念,《羞羞的鐵拳》的高概念是男女互換,我們在高概念的同時還是現實主義,每個細節都是現實主義。”

細節上的現實主義、投資方面的以小博大、內容具有舞臺話劇痕跡,這些都是開心麻花曾經的標籤。接下來,能否保證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與人才培養,是考驗開心麻花能否繼續“開心”的核心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