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蕭山區加強鄉村與民營企業合作

發展集體經濟 帶動村民增收

蔡卡特 李 展

“路更平了、水更清了,村裏還建起了遊樂園。”說起家鄉的變化,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鳳凰村村民滿是高興。2021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5432萬元。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助於實現共同富裕。近年來,我們緊盯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躍升難問題,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發展路徑。”蕭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夏利明介紹,蕭山區在“產權清晰、收益歸村”的原則下,根據各村地理位置、村內資源、經濟實力等,依照公司法有關規定,以村級集體經濟獨資或聯合投資等形式打造市場化運營主體。目前,鳳凰村組建了杭州鳳煌集團有限公司,深耕農文旅領域。

嚐到發展甜頭的不僅是鳳凰村,瓜瀝鎮航民村組建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村集體佔股51%,以公司發展成果反哺村集體,2021年村集體從公司獲得收益4550萬元,還讓80%的村民實現了本村就業,形成了“充分就業+按勞按資分配+社會福利”的共富模式。

蕭山區很多鄉村探索抱團發展的新模式。在進化鎮,墅上王村、華鋒村、歡潭村、王家閘村合資成立了杭州蕭山強村共進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承接綠化養護、河道保潔、物業管理、垃圾清運等項目。作爲該公司接手的第一個實體項目,進化鎮農貿市場管理項目已正式運行。經測算,在保持日常管理費用支出不變的情況下,該項目每年可創收近40萬元。

發揮民企數量衆多、實力強勁的優勢,蕭山區鼓勵民營資本投入高科技農業。傳化集團在浦陽鎮啓動共富鄉村示範點建設,萬向集團在義橋鎮啓動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恢復項目,恆逸集團在衙前鎮推進鄉村產業園建設……蕭山大量民營企業紛紛與村集體加強合作,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以工哺農”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民營企業發展,同樣需要鄉村的廣闊舞臺。河上鎮東山村30多棟空置的古宅坐落於山谷之中。眼下,浙江海鳥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已與當地簽訂協議,共同投入近億元打造民宿集羣。“我們將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結合起來,加快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帶動引領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該公司負責人說。

創新發展,需要完善的體制機制來保障。蕭山區制定指導意見對公司運營開展日常管理,劃定投資經營紅線,最大限度做好風控。數據顯示,2021年,蕭山全區421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實現總收入27.86億元、經營性收入18.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12.5%;全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6657元,同比增長9.5%。到今年年底,蕭山還有超60個建制村將參與組建相關公司、發展集體經濟,全區76%的行政村年經營性收入將達100萬元。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