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通訊員 李昌利 林雯

今年以來,元宇宙概念迅速躥紅,成爲科技和資本領域的熱點話題。多地將元宇宙納入未來產業發展體系,國內外數字科技巨頭也紛紛加入元宇宙賽道。

那麼,這個概念最先將在哪些領域取得突破並落地應用?高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與育人,如何與產業深度融合?

8月7日,元宇宙背景下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論壇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研討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20餘名專家應邀在會上作報告,90餘名代表參加了線下會議,另有幾百名代表參加了線上會議。

本次會議圍繞“產教融合創新”和“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兩大主題,深入研討在元宇宙背景下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辦學實體建設。

“我覺得比較快的落地應用是醫療和教育,醫療方面包括虛擬康復訓練和虛擬醫院,教育方面包括虛擬實驗教學和培訓,這些應用會很快得到應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潘志庚告訴記者。

潘志庚表示,元宇宙是很大的概念,其中人工智能是元宇宙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社會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正在智慧氣象、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方面與相關單位開展合作。

元宇宙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是自然人、機器人、虛擬人緊密整合的系統化生活世界。那麼,現實世界如何與虛擬世界進行鏈接呢?

“未來醫生和患者的問診不一定要面對面,可以是遠程診斷,這種遠程診斷不僅僅是現在的網絡診斷,甚至可以讓醫生有觸感,也會改變目前的手術方式。”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醫學圖像分析專委會副主任徐軍向記者描繪了未來虛擬醫療的場景。他表示,中國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很多優秀的醫生都集中在大城市,很多邊遠地區沒有好的醫生,有這樣技術後,邊遠地區的病人就不一定到大城市大醫院來。

2020年1月21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和元宇宙產業呈現出了方興未艾的大好局面。

爲此,本次論壇在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支撐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自主創新發展方面展開研討。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潘毅院長等學術大師探討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汕頭大學校長郝志峯等權威專家多角度、全方位解析人工智能及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專家認爲,高校應以產教融合建設、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爲抓手,推動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體系建設;推進人工智能專業與產業鏈頭部企業進行全方位產教融合,助力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

會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亞龍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共建元宇宙研究院的簽約儀式。雙方將在基於人工智能的智慧教育領域開展聯合技術攻關,並在元宇宙落地方面開展實質性的產學研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