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优宝 

今年2月份,一名游客来到南京玄奘寺寻找他在此供奉的先人牌位。

 

结果这一找不要紧,他发现自家先人居然和5名日本战犯的牌位放在一起。

 

所有图源:头条新闻

 

这张图没有截全,还有一个向井敏明,在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前后,与野田毅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比赛,使用军刀野蛮地砍杀了中国军民106人。

 

他连忙与寺庙核实情况,并要求撤掉那些牌位,之后他将此事当成吐槽发到了网上。

 

7月22日,有网友在抖音上看到了这位游客发布的内容,私聊后两人再次前往玄奘寺求证。

 

但寺内人员却言语含糊,多为敷衍之词,且称供奉牌位的地方正在装修,谢绝入内。

 

游客一怒之下便将此事曝光到网上,并报了警,很快便吸引来大量关注、讨论。

 

南京寺庙供奉日本战犯?如此离离原上谱的事情让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同样的愤怒。

 

很快就有人发现设立牌位之人名叫“吴啊萍”。

 


这个奇怪的名字再次引起大家的猜测,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个名字疑似一位慰安妇的名字;

 

有人说,如果用密码学解读,刚好就是“日本帝国海军第一军”或者“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护卫队群”;

 

还有人说,这应该是个化名,背后可能是某些活跃在中国大陆搞事情的“精日”组织。

 

总结下来,大家普遍认为这种一看就是某种心理扭曲、仇视社会,用这种恶毒方式发泄内心不满的人。

 

甚至吴啊萍背后可能站着日本的极右组织。

 

此事同样惊动了当地警局,警方以最快速度进行立案、侦查。

 

7月24日官方通报出来了,结果却与我们的猜测大相径庭,十分荒诞却也更加真实。

 

子不语怪力乱神

 

吴啊萍确有其人,是一名90后女孩,原籍福建晋江,后随父母生活迁至南京。

 

 

2009年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年毕业后,更是入职了全国前十的三甲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

 

然而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拥有让人十分羡慕简历的她,却在2019年29岁时毅然辞职,去五台山某个寺庙当起了居士。

 

吴啊萍是位虔诚的佛学爱好者,在2017年曾来到玄奘寺,谎称要帮已故朋友祈求供奉牌位。

 

她在登记表上填写了“松井石根、谷寿夫、野田毅、田中军吉、向井敏明、华群(美国人明妮·魏特琳)”这6人名字。

 

当时接待她的僧人灵松,初中就辍学了,并不清楚这6个人是干嘛的。

 

他也没有多问便按寺庙规定,以每个牌位每年100元标准,供奉5年共收费3000元为吴啊萍开了收据。

 

 

可这就让警方有些纳闷了,僧人不清楚尚且有情可原,吴啊萍却受过高等教育,不可能不清楚那些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她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干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呢?

 

7月25日凌晨,南京警方公开了吴啊萍受审画面,其交待了作案过程并道歉忏悔。

 

根据她的供述,她到南京后了解到侵华日军战犯的暴行,知道了松井石根等5名战犯的罪行,遂产生心理阴影,长期被噩梦缠绕。

 

在接触佛教后,产生了通过供奉5名侵华日军战犯“解冤释结”、“脱离苦难”的错误想法。

 

同时,她也了解到美国传教士魏特琳女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女性的善举。

 

因受战争刺激,这位女士回国后就在家中自杀了,于是她便想同样通过供奉帮其解脱。

 

目前吴啊萍已被刑拘,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在审讯室内,她流下了忏悔的眼泪:

 

“特别想和所有被我伤害到的人道歉,特别想跟所有人忏悔。真的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弥补,我也愿意接受法律给我的任何制裁。”

 

而事发所在地的玄奘寺,如今已被关门整顿,同样为此事件道歉的还有玄奘寺刚被撤换的住持传真。

 

 

然而道歉并没有熄灭网友们的怒火,有人质疑吴啊萍是在利用自己的精神疾病逃脱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毕竟从受审画面中丝毫看不出来她有什么问题,言语流畅、逻辑清晰。

 

但也有心理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心理疾病并不完全意味着胡言乱语,过于执拗于一件事、纯粹的自我、绝对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也是症状的表现。

 

通过其行为可以发现,了解日军侵华暴行后,她过于执拗于缓解自己的焦虑状态,从而忽视了此行为会伤害民族感情,是心理学上一种十分窄化的表现。

 

但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保持的正确政治立场,没有对中国人民情感互通,因此产生了让大家愤怒的违法行为。”

 

专家还提到,在他做过的心理咨询中也遇到过不少沉浸于心理暗示的病例:

 

“比如有人过于沉迷占卜或封建迷信等,当事人认为通过这类行为转移了自身的注意力,缓解了焦虑,不管他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否愚蠢或错误,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通过对比吴啊萍近几年的上网痕迹,我个人也更倾向于这种说法。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了解得越多,看到越多的资料,越无法自我调和的事件。

 

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虔诚信仰的人,当她无法接受这样的人性之恶,无法排解这种冲突,便会希望那个普度众生的佛,能将这样的至恶之人和至善之人一起度化。

 

但比起吴啊萍的愚行,她的心路历程同样值得我们注意。

 

脆弱的心灵无法直面深渊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吴啊萍曾以昵称“慕尘”在网络上发表评论以及分享自己的日常:

 

 

她曾和我们一样,为了还房贷而努力工作着,但很快又被现实击败。

 

随家人来到南京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吴啊萍开始关注网络上各类相关信息。

 

2017年3月12日时,她给一条动态点了赞,这条动态说的是日本311大地震真实影像,充满了灾难与嚎叫,现场如世界末日,真是生死无常。

 

同年7月到8月,她账号上关注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调查者的号。

 

并在知乎【如何评价导演郭柯的纪录片《二十二》】的问题下给大量答案点赞,这是一部关于在日军侵华战争时期,被日军强征充当慰安妇的电影。

 

12月15日凌晨,吴啊萍又给“如何看待张纯如和她的死”这个问题点了赞。

 

张纯如是一位华裔,曾前往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并出版了《南京大屠杀》,书中描写了日军在南京的各种暴行。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思维能够形成一条封闭的“环路”(有一个确定的解释和答案,让人能想“通”),那我们就会放下心来觉得安全可控。

 

但如果这条“环路”出现缺口,无法形成闭环,就会让我们很不舒服,总觉得“有事”。

 

“悬而未决”所引发的持续关注,对那些不确定性容忍度低的人而言简直就是折磨。

 

而对急于想寻求“答案”的人而言,迷信恰好给他们“投喂”了现成的、迫切需要的“答案”。

 

无论佛学还是其他宗教信仰,都饱含许多哲学思想与人生至理。

 

但很多人却只能流于表面,不去揣摩、理解其微言大义,只是将宗教信仰当成了一种权威去信奉。

 

这种信仰与迷信无异。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奴姆证明人类有一种共同倾向,即倾向于相信那些笼统、模糊的关于人格的描述和性格分析。

 

尤其是当这些分析来自于“专家”或者“权威”之口时。

 

而这就是很多算命、星座学的心理学基础。

 

你以为对方说的是你个人的“私事”,但其实人家说的更多是人的共性。

 

而且模糊之处要么迷信者自己会“脑补”,要么对方会“顺水推舟”,总之最后你信了。

 

权威的话当然有一定可信度,但权威也是凡人,很多事情背后还有着资本方的利益与之挂钩。


 

就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多喝牛奶,多摄取钙质能预防骨质疏松,尤其老年人。

 

甚至有这么一句话:一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这话听起来没有错,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有研究曾经显示,美国作为牛奶消费大国,同时其钙业的消费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可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骨质疏松症的高发国家之一。

 

科学家医生,CEO,经济学家,企业顾问或股票大师们因为商业利益,想让我们相信此事。

 

卖奶粉的会拿出各种专家的证明来说服你,这样他的高价奶粉才更容易卖出去。

 

卖过滤水机器的人,也能够拿出很多专家的验证来告诉你,你每天喝下的自来水含有千万种的细菌,是导致我们人体疾病的主要原因。

 

权威之所以被我们相信,就是因为权威掌握了足够多的有价值信息。

 

但这里面的是非对错,还需要我们去索取更多的信息,多问一些“为什么”,用坚定的意志去劣存优。

 

然而越是心灵脆弱的人越难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外面收集相关信息,因此才越会偏执于权威的理念。

 

可对于这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能力,说其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也并不为过。

 

精华糟粕,取弃由谁?

 

多年来,对中国古代的经典,已经形成了一种“精华”与“糟粕”两分的思维方式,强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但直至今日,“取、弃”都是由教育机构、教育者,而不是由受教育者来“取、弃”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出于社会政治需要,而不是人的成长的需要;是一个社会政治的命题,而不是一个教育学的命题。

 

从人的成长的需要来看,受教育者既需要接触精华,也需要接触糟粕。

 

可父母、老师们习惯于怎么做呢?

 

《喜羊羊》、《熊出没》都因为暴力因素被下架整改过,最终也是艰难上架。

 

没有人在乎这些动画片里映射社会现实与阐述人生道理好的一面,有任何一点糟粕就碍眼,就不行。

 

面对"孩子模仿动画的伤人事件",也会将矛头第一时间指向动画害人,而非家长疏于管教,缺乏引导。

 

我们总在力求为孩子创造一个无毒无害的生长环境,却忘记了温室带来的脆弱。

 

就像那个自称被父母惯大的吴啊萍,当她走出温室,让心灵第一次经受现实洗礼,瞬间便将她过往的人生信念全部击溃。


因为内心脆弱,所以无法直面现实;因为三观崩塌,所以迫切地寻求新的精神支持。

如此偏执之下,行差踏错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为人父母,总担心外界事物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总想着为孩子勾画出一个框框,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化妆、追星、打耳洞,对父母而言简直是离经叛道。

 

但其实,爱美不是错,喜欢新奇事物也不是错。

 

优秀的孩子,不会因为打了一只耳洞,就只关注外表,也不会因为喜欢一个明星,就不记得学习了。

 

相反,爱美可以让孩子变得自信,喜欢一个明星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榜样。

 

当我们能够更好接纳自己的时候,也就更能够接纳孩子与我们的不同。

 

不要害怕孩子被那些“糟粕”侵蚀,因为孩子的身边还有我们去引导,去守护。

 

有了父母的陪伴成长,孩子的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