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優寶 

今年2月份,一名遊客來到南京玄奘寺尋找他在此供奉的先人牌位。

 

結果這一找不要緊,他發現自家先人居然和5名日本戰犯的牌位放在一起。

 

所有圖源:頭條新聞

 

這張圖沒有截全,還有一個向井敏明,在1937年日軍攻佔南京前後,與野田毅進行了駭人聽聞的殺人比賽,使用軍刀野蠻地砍殺了中國軍民106人。

 

他連忙與寺廟覈實情況,並要求撤掉那些牌位,之後他將此事當成吐槽發到了網上。

 

7月22日,有網友在抖音上看到了這位遊客發佈的內容,私聊後兩人再次前往玄奘寺求證。

 

但寺內人員卻言語含糊,多爲敷衍之詞,且稱供奉牌位的地方正在裝修,謝絕入內。

 

遊客一怒之下便將此事曝光到網上,並報了警,很快便吸引來大量關注、討論。

 

南京寺廟供奉日本戰犯?如此離離原上譜的事情讓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同樣的憤怒。

 

很快就有人發現設立牌位之人名叫“吳啊萍”。

 


這個奇怪的名字再次引起大家的猜測,一時間衆說紛紜:

 

有人說,這個名字疑似一位慰安婦的名字;

 

有人說,如果用密碼學解讀,剛好就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軍”或者“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護衛隊羣”;

 

還有人說,這應該是個化名,背後可能是某些活躍在中國大陸搞事情的“精日”組織。

 

總結下來,大家普遍認爲這種一看就是某種心理扭曲、仇視社會,用這種惡毒方式發泄內心不滿的人。

 

甚至吳啊萍背後可能站着日本的極右組織。

 

此事同樣驚動了當地警局,警方以最快速度進行立案、偵查。

 

7月24日官方通報出來了,結果卻與我們的猜測大相徑庭,十分荒誕卻也更加真實。

 

子不語怪力亂神

 

吳啊萍確有其人,是一名90後女孩,原籍福建晉江,後隨父母生活遷至南京。

 

 

2009年高考,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

 

2013年畢業後,更是入職了全國前十的三甲醫院——南京市鼓樓醫院。

 

然而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擁有讓人十分羨慕簡歷的她,卻在2019年29歲時毅然辭職,去五臺山某個寺廟當起了居士。

 

吳啊萍是位虔誠的佛學愛好者,在2017年曾來到玄奘寺,謊稱要幫已故朋友祈求供奉牌位。

 

她在登記表上填寫了“松井石根、谷壽夫、野田毅、田中軍吉、向井敏明、華羣(美國人明妮·魏特琳)”這6人名字。

 

當時接待她的僧人靈松,初中就輟學了,並不清楚這6個人是幹嘛的。

 

他也沒有多問便按寺廟規定,以每個牌位每年100元標準,供奉5年共收費3000元爲吳啊萍開了收據。

 

 

可這就讓警方有些納悶了,僧人不清楚尚且有情可原,吳啊萍卻受過高等教育,不可能不清楚那些日本人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她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要幹這種天怒人怨的事情呢?

 

7月25日凌晨,南京警方公開了吳啊萍受審畫面,其交待了作案過程並道歉懺悔。

 

根據她的供述,她到南京後瞭解到侵華日軍戰犯的暴行,知道了松井石根等5名戰犯的罪行,遂產生心理陰影,長期被噩夢纏繞。

 

在接觸佛教後,產生了通過供奉5名侵華日軍戰犯“解冤釋結”、“脫離苦難”的錯誤想法。

 

同時,她也瞭解到美國傳教士魏特琳女士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保護女性的善舉。

 

因受戰爭刺激,這位女士回國後就在家中自殺了,於是她便想同樣通過供奉幫其解脫。

 

目前吳啊萍已被刑拘,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在審訊室內,她流下了懺悔的眼淚:

 

“特別想和所有被我傷害到的人道歉,特別想跟所有人懺悔。真的不知道做什麼才能彌補,我也願意接受法律給我的任何制裁。”

 

而事發所在地的玄奘寺,如今已被關門整頓,同樣爲此事件道歉的還有玄奘寺剛被撤換的住持傳真。

 

 

然而道歉並沒有熄滅網友們的怒火,有人質疑吳啊萍是在利用自己的精神疾病逃脫更爲嚴厲的法律制裁。

 

畢竟從受審畫面中絲毫看不出來她有什麼問題,言語流暢、邏輯清晰。

 

但也有心理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心理疾病並不完全意味着胡言亂語,過於執拗於一件事、純粹的自我、絕對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供奉侵華日軍戰犯牌位,也是症狀的表現。

 

通過其行爲可以發現,瞭解日軍侵華暴行後,她過於執拗於緩解自己的焦慮狀態,從而忽視了此行爲會傷害民族感情,是心理學上一種十分窄化的表現。

 

但沒有意識到作爲一箇中國人應該保持的正確政治立場,沒有對中國人民情感互通,因此產生了讓大家憤怒的違法行爲。”

 

專家還提到,在他做過的心理諮詢中也遇到過不少沉浸於心理暗示的病例:

 

“比如有人過於沉迷占卜或封建迷信等,當事人認爲通過這類行爲轉移了自身的注意力,緩解了焦慮,不管他人認爲自己的行爲是否愚蠢或錯誤,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現。”

 

通過對比吳啊萍近幾年的上網痕跡,我個人也更傾向於這種說法。

 

南京大屠殺,是一個瞭解得越多,看到越多的資料,越無法自我調和的事件。

 

尤其是對於一個有着虔誠信仰的人,當她無法接受這樣的人性之惡,無法排解這種衝突,便會希望那個普度衆生的佛,能將這樣的至惡之人和至善之人一起度化。

 

但比起吳啊萍的愚行,她的心路歷程同樣值得我們注意。

 

脆弱的心靈無法直面深淵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吳啊萍曾以暱稱“慕塵”在網絡上發表評論以及分享自己的日常:

 

 

她曾和我們一樣,爲了還房貸而努力工作着,但很快又被現實擊敗。

 

隨家人來到南京並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後,吳啊萍開始關注網絡上各類相關信息。

 

2017年3月12日時,她給一條動態點了贊,這條動態說的是日本311大地震真實影像,充滿了災難與嚎叫,現場如世界末日,真是生死無常。

 

同年7月到8月,她賬號上關注了許多南京大屠殺受害者的調查者的號。

 

並在知乎【如何評價導演郭柯的紀錄片《二十二》】的問題下給大量答案點贊,這是一部關於在日軍侵華戰爭時期,被日軍強徵充當慰安婦的電影。

 

12月15日凌晨,吳啊萍又給“如何看待張純如和她的死”這個問題點了贊。

 

張純如是一位華裔,曾前往南京,調查南京大屠殺史料並出版了《南京大屠殺》,書中描寫了日軍在南京的各種暴行。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的思維能夠形成一條封閉的“環路”(有一個確定的解釋和答案,讓人能想“通”),那我們就會放下心來覺得安全可控。

 

但如果這條“環路”出現缺口,無法形成閉環,就會讓我們很不舒服,總覺得“有事”。

 

“懸而未決”所引發的持續關注,對那些不確定性容忍度低的人而言簡直就是折磨。

 

而對急於想尋求“答案”的人而言,迷信恰好給他們“投餵”了現成的、迫切需要的“答案”。

 

無論佛學還是其他宗教信仰,都飽含許多哲學思想與人生至理。

 

但很多人卻只能流於表面,不去揣摩、理解其微言大義,只是將宗教信仰當成了一種權威去信奉。

 

這種信仰與迷信無異。

 

著名的心理學家巴奴姆證明人類有一種共同傾向,即傾向於相信那些籠統、模糊的關於人格的描述和性格分析。

 

尤其是當這些分析來自於“專家”或者“權威”之口時。

 

而這就是很多算命、星座學的心理學基礎。

 

你以爲對方說的是你個人的“私事”,但其實人家說的更多是人的共性。

 

而且模糊之處要麼迷信者自己會“腦補”,要麼對方會“順水推舟”,總之最後你信了。

 

權威的話當然有一定可信度,但權威也是凡人,很多事情背後還有着資本方的利益與之掛鉤。


 

就比如我們常聽到的多喝牛奶,多攝取鈣質能預防骨質疏鬆,尤其老年人。

 

甚至有這麼一句話:一天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

 

這話聽起來沒有錯,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有研究曾經顯示,美國作爲牛奶消費大國,同時其鈣業的消費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可是美國也是世界上骨質疏鬆症的高發國家之一。

 

科學家醫生,CEO,經濟學家,企業顧問或股票大師們因爲商業利益,想讓我們相信此事。

 

賣奶粉的會拿出各種專家的證明來說服你,這樣他的高價奶粉才更容易賣出去。

 

賣過濾水機器的人,也能夠拿出很多專家的驗證來告訴你,你每天喝下的自來水含有千萬種的細菌,是導致我們人體疾病的主要原因。

 

權威之所以被我們相信,就是因爲權威掌握了足夠多的有價值信息。

 

但這裏面的是非對錯,還需要我們去索取更多的信息,多問一些“爲什麼”,用堅定的意志去劣存優。

 

然而越是心靈脆弱的人越難以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外面收集相關信息,因此才越會偏執於權威的理念。

 

可對於這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能力,說其影響着我們的一生也並不爲過。

 

精華糟粕,取棄由誰?

 

多年來,對中國古代的經典,已經形成了一種“精華”與“糟粕”兩分的思維方式,強調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但直至今日,“取、棄”都是由教育機構、教育者,而不是由受教育者來“取、棄”的。

 

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出於社會政治需要,而不是人的成長的需要;是一個社會政治的命題,而不是一個教育學的命題。

 

從人的成長的需要來看,受教育者既需要接觸精華,也需要接觸糟粕。

 

可父母、老師們習慣於怎麼做呢?

 

《喜羊羊》、《熊出沒》都因爲暴力因素被下架整改過,最終也是艱難上架。

 

沒有人在乎這些動畫片裏映射社會現實與闡述人生道理好的一面,有任何一點糟粕就礙眼,就不行。

 

面對"孩子模仿動畫的傷人事件",也會將矛頭第一時間指向動畫害人,而非家長疏於管教,缺乏引導。

 

我們總在力求爲孩子創造一個無毒無害的生長環境,卻忘記了溫室帶來的脆弱。

 

就像那個自稱被父母慣大的吳啊萍,當她走出溫室,讓心靈第一次經受現實洗禮,瞬間便將她過往的人生信念全部擊潰。


因爲內心脆弱,所以無法直面現實;因爲三觀崩塌,所以迫切地尋求新的精神支持。

如此偏執之下,行差踏錯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曾說:

 

爲人父母,總擔心外界事物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總想着爲孩子勾畫出一個框框,告訴他們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化妝、追星、打耳洞,對父母而言簡直是離經叛道。

 

但其實,愛美不是錯,喜歡新奇事物也不是錯。

 

優秀的孩子,不會因爲打了一隻耳洞,就只關注外表,也不會因爲喜歡一個明星,就不記得學習了。

 

相反,愛美可以讓孩子變得自信,喜歡一個明星也有可能成爲一個榜樣。

 

當我們能夠更好接納自己的時候,也就更能夠接納孩子與我們的不同。

 

不要害怕孩子被那些“糟粕”侵蝕,因爲孩子的身邊還有我們去引導,去守護。

 

有了父母的陪伴成長,孩子的內心纔會真正強大起來。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