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大病籌款本是一件好事,卻被“灰產”盯上了。今年6月份,有媒體曝光稱,一羣“灰產”從業者以幫助病人籌款爲名收取高額佣金,最高甚至抽走70%的籌款金額。

8月10日,水滴籌舉行媒體溝通會,披露了打擊惡意推廣的措施及效果,還回應了目前公衆比較關注的服務費收取情況、未來是否將提高服務費收取比例等問題。

據悉,今年1月17日起,水滴籌已在徐州、百色等地試點向籌款人收取實際籌款金額的3%作爲服務費,單個籌款案例最高收取5000元。

惡意推廣收取高額佣金水滴籌已管控800餘起案例

水滴公司風控監察負責人郭南洋表示,2021年底水滴籌多次接到用戶的舉報和投訴,稱經常在業主微信羣、購物微信羣收到大病籌款求助的鏈接,發佈求助者自稱是患者的親屬,希望羣友給予幫助,但由於發佈次數過於頻繁,籌款真實性令人懷疑。

接到舉報和投訴後,水滴籌成了內部的專項調查小組,調查發現,確實存在一些機構或個人,主動聯繫各個大病籌款平臺的籌款人,表示可以協助其轉發、推廣籌款鏈接,按照籌到款項的比例收取所謂“服務費”“推廣費”。

“我們把這類行爲定義爲惡意推廣,主要有兩個特徵,第一是收費比例非常高,有的是30%、40%,甚至高達70%,這顯然不是出於善意,而是以謀利爲目的;第二是冒充籌款人的親屬,通過各種平臺頻繁發佈籌款鏈接。”郭南洋說。

專項調查小組還發現,選擇與惡意推廣合作的籌款人,大部分是多次發起籌款的患者,他們所患疾病大多是白血病、慢性癌,治療花費高且週期長,其家庭難以承擔高額醫療費用,在多次籌款後,患者通過自己的社交關係網已無法再籌到錢,所以,明知惡意推廣收取高額佣金,也只能無奈接受。

郭南洋表示,惡意推廣雖然給這些患者籌到一部分資金,但代價是破壞了整個行業的生態,導致廣大用戶對求助案例真實性產生質疑,進而影響對大病籌款行業的信任,這會讓其他籌款人更難獲得幫助。

不過,要從平均每月幾萬個籌款項目中鎖定惡意推廣行爲難度並不小。

據瞭解,水滴籌風控團隊一方面是通過用戶舉報和投訴線索,聯繫籌款人進行覈實;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模型,基於籌款人、捐款人、惡意推廣者的行爲信息,來篩查異常的籌款項目,鎖定涉嫌惡意推廣的籌款項目,然後由籌款顧問進行線下走訪查證。

“一旦查實是惡意推廣,我們會停止籌款項目,阻斷其繼續傳播,情節嚴重的,所籌款項將被原路退還給捐款人。” 郭南洋稱。

針對惡意推廣行爲,水滴籌進一步調整籌款提現規則,嚴格限定非籌款人本人賬戶收款,實際收款人必須爲患者近親屬或者就診醫院的對公賬戶,並且嚴格審覈收款人與籌款人的關係證明文件,讓惡意推廣者無法接觸籌到的款項。

對於參與惡意推廣的籌款人,水滴籌將其列入黑名單,無法再在平臺上發起籌款;對於最終被確認參與轉發的惡意推廣者,水滴籌將限制其在平臺上的訪問、轉發、證實等權限。

郭南洋表示,截至目前水滴籌累計管控惡意推廣案例已達800餘起,管控惡意推廣的用戶賬號600多個,惡意推廣的籌款項目減少了,但是操作惡意推廣的機構和個人還在,不排除未來可能產生其他變種,打擊大病籌款行業灰色鏈條是一項長期工作。

服務費仍無法覆蓋平臺運營成本 3%的比例還會漲嗎?

此外,在本次媒體溝通會上,水滴籌還披露了試點收費的相關情況。今年1月17日起,水滴籌已在徐州、百色等地試點向籌款人收取實際籌款金額的3%作爲服務費,單個籌款案例最高收取5000元。

水滴籌和患者服務事業羣負責人朱澤濤表示,籌款服務費試運行幾個月以來,通過水滴籌發起的籌款項目平均每月約5萬個,較往年同期基本持平。通過試運行期間的統計,水滴籌收取的平臺服務費中,一部分用於爲籌款困難或經濟非常困難的籌款人提供愛心補貼金,其餘部分仍無法完全覆蓋平臺運營成本,由水滴公司繼續補貼。”

那麼,後續水滴籌收取的服務費比例是否將有所上漲?

朱澤濤回應稱,此前,水滴籌的服務費是全額補貼,現在收取3%服務費(單個項目不超過5000元),這是經過反覆測算定下來的比例,希望能覆蓋一部分運營成本。但收取服務費的原因並不是希望水滴籌變成一個盈利業務,更多是爲了緩解運營壓力。隨着技術不斷迭代,未來幾年可能會有新技術出現,什麼樣的服務費比例才能更好地覆蓋基本成本,我們也會隨着科技的演變來動態調整。

朱澤濤還提醒稱,水滴籌試運行籌款服務費(單個項目提現總額的3%,最高不超過5000元),此外第三方支付平臺還將收取0.6%的通道費。任何超出單個籌款項目提現總金額3.6%的費用,都不是平臺方收取。如果用戶發現收取高額費用的情況,可以向水滴籌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