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青網

◎李勤餘

中年電視劇也有春天

春天接着是荒唐?

不知不覺,海清爲中年女演員發聲的新聞已是三年前的事了,不管她當初的言論遭遇了怎樣的爭議,有一點卻是肉眼可見的:中年電視劇變多了,中年演員(不只是中年女演員)得到的機會也更多了。

近兩年,《小敏家》《星辰大海》《相逢時節》《我們的婚姻》《心居》《關於唐醫生的一切》……它們的輪番上陣似乎在向觀衆宣告,中年電視劇迎來了久違的“春天”。

然而,中年電視劇的翻身並不是因爲觀衆突然愛上了中年故事,也不是創作者突然挖掘出了中年生活的豐富意蘊,而是因爲市場逐漸領悟到:原來,熱點和流量不只是青春偶像劇和玄幻修仙劇的專屬,誰說,中年電視劇就不能想方設法地上熱搜呢?

《張衛國的夏天》顯然也瞄準了這個目標。一線明星陣容、有趣的故事設定、12集的長度,本劇的有利條件不少,本可以深入挖掘中年題材,爭取躋身經典之列,可太想成爲“爆款”的它,卻在有意無意之間偏離了跑道,“落魄的中年”“太監的後裔”“互撕的夫妻”,主創刻意炮製出的一個個梗,終於讓張衛國的夏天從荒誕變成了荒唐,也讓中年電視劇的“中年危機”症狀越來越明顯。

本可以不那麼慘

但編劇不想放過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電視劇裏的中年人不夠慘都不好意思登場。最典型的大概就是《三十而已》。三位女主角,一位在大城市找不到歸宿,一位在中產圈層中焦頭爛額,還有一位遭遇了婚姻挫折。這部大熱劇集的成功祕訣是關注中年羣體的生活煩惱,但它留下的更重要啓示可能是:想要成爲爆款,就得放大中年人的焦慮。

許多電視劇自然是心領神會。比如,《我們的婚姻》聚焦中年人的婚姻問題;《心居》講述中年人的買房問題;《關於唐醫生的一切》刻畫中年人的職場問題。到了《相逢時節》裏,各種焦慮終於濟濟一堂,甚至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有兩家人錯綜複雜的世仇,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中年虐戀。但用力過猛的劇情,未必能讓觀衆買賬——中年也許會是一地雞毛,但天底下有幾個人的中年生活會如此“抓馬”呢?

不幸的是,《張衛國的夏天》也把力氣使錯了地方。張衛國在這個夏天的落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住的房子是他的父親向別人租的,但這麼多年從來沒告訴他,如今真正的產權人來收租了;二是家裏的奔馬擺件被他誤以爲是價值連城的古董,直接被黑心商人騙去100萬。

但這兩個原因是如此匪夷所思,以至於不能不讓人懷疑,張衛國本可以不那麼慘,只是編劇不想放過他。再結合張衛國想把父親的骨灰撒到長江卻撒顧佳怡一臉的情節,或許我們也就能體會主創的苦心——爲了取悅觀衆和吸引眼球,中年人是可以連智商都拋棄的。

不僅如此,男主的身世更是讓人啼笑皆非——“你奶奶是你爺爺”“你真正的爺爺是太監”。這倒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劉濤在《星辰大海》裏集各種悲劇人設於一身的情況——母親外遇,父親殺害母親後自殺,還遇到陰險貪婪、重男輕女的姑姑。

爲什麼國產劇的中年故事越來越離不開狗血套路和人爲設定的危機?難道觀衆看不出邏輯的混亂和敘事的懸浮?非也,越是對立的人物關係,越是讓人上頭的觀點輸出,就越能讓大家欲罷不能。不怕觀衆吐槽,只怕觀衆連吐槽的興趣都沒有。只是,國產中年電視劇靠着這樣的“流量密碼”一味劍走偏鋒,又能走多遠?

中年明星走不出舒適圈

黃磊們一直同義重複

如果說當下不少青春偶像已經對演繹“高帥富”“傻白甜”駕輕就熟,那麼部分中年演員這兩年也是一頭扎進了自己的舒適圈,再也不願走出來。

沒錯,我說的就是黃磊。

從《小別離》到《小捨得》再到《小敏家》,黃磊一直在演喜歡嘮叨、性格懦弱、事業無成但古道熱腸、天性樂觀的中年男性。不必爲曾經長髮飄飄的文青變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而感到惋惜,這恰恰是黃磊近年來最得心應手的表演方式。

和黃老師同病相憐的還有本劇的另一位主演——海清老師。從《蝸居》到《心居》,這十幾年來,海清扮演的始終是略帶神經質、伶牙俐齒、性格強勢的中年女性,在《張衛國的夏天》裏也不例外。

而說到角色類型的自我重複,還有一位不能不提,那就是永遠一臉正氣、總是喜歡說教,外加精英範十足的中年霸道總裁——靳東老師。

看上去,一些中年演員總是在“演自己”,但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就拿海清來說,不久前由她主演的《隱入塵煙》上映,好評如潮。海清的毀容式演技一點兒也沒有了電視劇裏庸俗城市主婦的影子,甚至連西北當地觀衆都對她塑造的角色感到信服。這說明,黃磊、海清等演員本身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受到外在環境的種種限制。

不管是倒黴蛋式的中年男性,還是母夜叉式的中年女性,在不少編劇眼中,正是創造戲劇衝突和所謂熱搜話題的最佳“工具人”。只要有他們在,就不愁沒有“中年男人沒本事”“中年女人沒保障”之類的母題,進而主創就可以在劇集裏放心大膽地販賣焦慮、收割流量。只是,觀衆還能在審美疲勞中忍受下去嗎?

一言難盡纔是中年滋味

期待“林宏年的夏天”

《張衛國的夏天》絕非一無是處。本劇最大的亮點就是劉奕君扮演的林宏年。這個中年人有點虛僞,他熱心幫助張衛國只是因爲早年犯下的錯;他又有點自卑,年輕時和顧佳怡結婚,只是看上了女方的家庭條件;他還有點猥瑣,爲了辦自媒體甚至賣友求榮,把張衛國的故事炒到了網絡。

但說到底,我們又不能用簡單的“好”或“壞”來形容林宏年,他在事業、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挺有代表性的,正如顧佳怡對他說的,他找不到自己的“根”,這不就是很多中年人奮鬥路上最苦惱的地方嗎?

這麼一位複雜、多元的角色,卻不得不在本劇中退居次席,恰恰體現了當下中年電視劇的“中年危機”症狀——不得不圍繞更大牌的明星安排劇情,不得不根據更有流量的話題組織故事,缺乏堅決改革既有模式的銳氣,也沒有通過創新突破既有框架的靈氣。

如果說偶像劇裏那些動人的故事更適合年輕觀衆,可能會讓他們期待完美的愛情和婚姻,那麼對於已經在婚姻和職場上歷練多年的中年人,他們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吸引眼球的噱頭。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以後,中年人到底有哪些感悟,還能不能繼續成長,還有沒有資格犯錯?這纔是主創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

很多年前的電視劇《來來往往》裏,濮存昕扮演的康偉業和林宏年一樣,都是充滿矛盾的中年男性,只不過前者還要面對情與欲的誘惑,比後者來得更真實也更殘忍。事實證明,我們從來不缺少拍好中年電視劇的實力。

既然如此,我們能不能撇開黃磊、海清們自帶的熱搜話題,認認真真地拍一部《林宏年的夏天》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