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北京報道  如何激發實體經濟有效貸款需求,或將是未來政策發力的重點方向。

8月12日,央行發佈了7月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7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創下2016年5月以來新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億元;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7月金融數據總量和結構均欠佳,總體弱於季節性。結構上,居民中長貸回落,對信貸形成更大拖累;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央行專項再貸款等工具開始加速落地,對信貸形成一定支撐。

他表示,“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下階段應繼續落實好各項穩增長措施,特別是要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就業等政策的協調配合,穩外需、擴內需,促消費、擴投資,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

M2增速再創新高

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57.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7個百分點。從2022年3月起,M2增速一直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已是五連升。其中,2月、3月、4月、5月、6月增速分別是9.2%、9.7%、10.5%、11.1%、11.4%。同時,7月12%的增速創下2016年5月以來新高,僅次於2016年4月12.8%的增速。

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估計,主要原因在於,7月財政退稅繼續保持較大規模,這會增加企業存款,推高M2增速。同時,退稅既不屬於企業債權融資,也非企業股權融資,因此不進入社融統計。實際上這是4月大規模退稅實施以來,M2增速持續反超社融增速的主要原因。這也意味着當前M2高增主要是財政因素驅動,並非完全代表寬信用效應。

一般,M2是由M1+準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它存款)構成;而M1由MO+企業活期存款構成。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447億元,同比多增1.18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3380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04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486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8045億元。

溫彬分析,7月M2同比增長12%,央行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儘管信貸派生效應減弱,但隨着財政支出穩增長力度加大,財政存款增加4863億元,同比少增1145億元,有助於流動性改善,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和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水平均低於上月和上年同期水平。

狹義貨幣(M1)餘額66.18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1.8個百分點;創2021年 4月以來新高,僅次於2021年3月的7.1%。流通中貨幣(M0)餘額9.65萬億元,同比增長13.9%。當月淨投放現金498億元。

王青認爲,M1同比增速略有提高,主要與上年同期基數下行有關,以及退稅會形成部分企業活期存款。7月末M1增速仍然大幅低於M2增速,繼續處於明顯偏低水平,主要原因是當前樓市處於低位運行過程,商品房銷售不振,企業短期存款受到較大影響;另外,較低的M1增速也意味着當前實體經濟活躍度依然不足,後期經濟修復至常態增長水平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人民幣貸款少增4020億元

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同比少增4042億元。拉長時間看,1-7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4.35萬億元,同比多增5150億元。

從居民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21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86億元。從企業部門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87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54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5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13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476億元。

溫彬表示,居民端,無論是與購房相關的中長期貸款,還是消費相關的短期貸款都相對偏弱。結構上,居民中長貸回落對信貸形成較大拖累。7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減少2488億元,說明房地產市場仍在觸底過程中。

“企業部門貸款縮量明顯。”溫彬進一步指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力下的基建融資成爲主要支撐,票據融資再度衝量。結構上,對公中長期貸款增加3459億元,同比減少1478億元,基建配套融資應爲中長期貸款的重要支撐。

初步統計,2022年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3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0.7%;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億元。1-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21.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89萬億元。

在7月社融增量細項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企業債券淨融資、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是主要拖累項,分別同比少增4303億元、同比少2357億元、同比多減428億元。

溫彬表示,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7561億元,出現季節性回落,仍比上年同期少增3191億元,反映當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政府債券淨融資3998億元,同比多2178億元,有助於下階段更好地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

在王青看來,7月信貸、社融規模大幅回落,同比增速也有所下滑,整體不及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上月貸款季末衝量現象明顯,形成一定透支效應;二是當前宏觀經濟修復勢頭溫和,貸款需求疲弱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三是7月樓市再度轉冷,對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貸款都會形成一定影響;四是6月新設兩項政策性金融工具,重點支持基建,其對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拉動效應尚未充分體現。

他預計,在經濟修復和政策發力作用下,8月金融數據會再度回暖,但如何有效緩解貸款需求不足問題將持續成爲下半年宏觀政策的一個重要着力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