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片地区连日高温已经导致了一连串后果,农业、生态、航运等产业受到打击,在高通胀基础上再次推高了物价,并使原本就不够乐观的能源形势更加严峻。

极端天气、高温干旱有可能是气候变化所致。虽只是“有可能”,但舆论已将两者紧紧绑定。如何减轻高温干旱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成为考验政府和企业践行欧盟绿色协议、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道大题。

然而,在这场行动中把握主动权并非易事。

由于酷热天气使河流水温升高,直接影响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主要核电站发电量被迫减产。

同时,因河流水位降低,莱茵河等重要河域面临断航风险,各国政府最担心的就是对能源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的影响。在天然气紧缺的情况下,多国扎堆启用燃煤电厂,能源危机一度演变为更为具体的“煤炭危机”,而像德国最大的能源公司Uniper,旗下两家燃煤电厂“临危受命”,被政府寄予厚望,希望能缓解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困难问题,这两家燃煤电厂一直依靠莱茵河进行煤炭运输。据计算,当莱茵河在德国考布的水位低于75厘米时,大型集装箱船只能实现30%的装载量,而目前考布的水位已经下降至42厘米。严重削弱的运力影响了燃煤电厂的运营效率。这两个电厂合计占德国燃煤发电总容量的4.2%。

核电站、燃煤电厂限制产量,加剧了能源价格上涨。又因挪威可能会限制对欧盟的电力出口,电力紧张状态电价一再攀升,法国和德国电价已创下了新的纪录。

政府和企业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德国政府提出,希望在考布等区域的阻塞点开展清理工作,清除岩石和砾石,缓解莱茵河低水位现状。此外,各国还有具体的补贴措施出台,缓解民众的生活成本危机,比如用泳池的水灌溉树木,发放能源补贴等。依赖水路货运的企业则调低了船舶载重,或者转为公路及铁路运输。 

总体来看,这些措施被动大于主动。欧盟从三年前公布绿色协议至今,提出了若干个针对未来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也成功地使气候变化占据了社会的核心议题,然而当高温突袭欧洲大陆,人们才发现,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适应气候变化。

适应并非被动忍受损失的发生,而是在长远目标之下,采取措施及时应对,尽可能使基本产能和社会秩序不受影响。比如,建水电站时把气候风险因素充分纳入考量范畴,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通过科技创新应对高水温和季节性变化。国际水电协会(IHA)提出,若水电运营商未能充分考虑气候风险,可能会导致技术、财务、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隐患。

再如,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根据航道水位情况投入使用不同的船只。去年启用的宽体船只可以在极浅的水中航行,即使水位低至30厘米,仍然可以担负起运输天然气的任务。这是该企业从2018年那次大旱中吸取的教训。通过与德国联邦水文研究所合作,分析莱茵河水位预报信息,从而提前规划合适的船舶,减少危机损失。

此外有媒体指出,扩展水力发电厂的可用水流量的数值范围,也有助于提高干旱时节的发电能力。

早在十年前,“欧洲水资源蓝图”中就提出高温干旱管理,然而干旱更多地被视作一种危机情况,而非常规性的预防管理。欧盟也曾呼吁将所有主要流域纳入干旱规划,但这个呼声似乎被忽略了。 

2018年,欧洲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那时莱茵河也曾出现低水位危机情况,今年的莱茵河不论水流速度还是水位高度,均低于四年前的同期水平。面对历史重复出题,不论从管理措施还是战略储备来看,答案仍显仓促。 

应对气候变化不可能跳过现在直达未来。在雄心勃勃的气变目标实现之前,如何适应当下的一刻?欧盟绿色转型船到中流,要从危机管理转向适应新常态,仍有许多关口要过。

(作者:李秀卿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