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片地區連日高溫已經導致了一連串後果,農業、生態、航運等產業受到打擊,在高通脹基礎上再次推高了物價,並使原本就不夠樂觀的能源形勢更加嚴峻。

極端天氣、高溫乾旱有可能是氣候變化所致。雖只是“有可能”,但輿論已將兩者緊緊綁定。如何減輕高溫乾旱對生活和生產的影響,成爲考驗政府和企業踐行歐盟綠色協議、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道大題。

然而,在這場行動中把握主動權並非易事。

由於酷熱天氣使河流水溫升高,直接影響核電站的冷卻系統,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國主要核電站發電量被迫減產。

同時,因河流水位降低,萊茵河等重要河域面臨斷航風險,各國政府最擔心的就是對能源運輸尤其是煤炭運輸的影響。在天然氣緊缺的情況下,多國扎堆啓用燃煤電廠,能源危機一度演變爲更爲具體的“煤炭危機”,而像德國最大的能源公司Uniper,旗下兩家燃煤電廠“臨危受命”,被政府寄予厚望,希望能緩解即將到來的冬季用電困難問題,這兩家燃煤電廠一直依靠萊茵河進行煤炭運輸。據計算,當萊茵河在德國考布的水位低於75釐米時,大型集裝箱船隻能實現30%的裝載量,而目前考布的水位已經下降至42釐米。嚴重削弱的運力影響了燃煤電廠的運營效率。這兩個電廠合計佔德國燃煤發電總容量的4.2%。

核電站、燃煤電廠限制產量,加劇了能源價格上漲。又因挪威可能會限制對歐盟的電力出口,電力緊張狀態電價一再攀升,法國和德國電價已創下了新的紀錄。

政府和企業採取了相應措施。比如德國政府提出,希望在考布等區域的阻塞點開展清理工作,清除岩石和礫石,緩解萊茵河低水位現狀。此外,各國還有具體的補貼措施出臺,緩解民衆的生活成本危機,比如用泳池的水灌溉樹木,發放能源補貼等。依賴水路貨運的企業則調低了船舶載重,或者轉爲公路及鐵路運輸。 

總體來看,這些措施被動大於主動。歐盟從三年前公佈綠色協議至今,提出了若干個針對未來的雄心勃勃的目標,也成功地使氣候變化佔據了社會的核心議題,然而當高溫突襲歐洲大陸,人們才發現,應對氣候變化首先需要適應氣候變化。

適應並非被動忍受損失的發生,而是在長遠目標之下,採取措施及時應對,儘可能使基本產能和社會秩序不受影響。比如,建水電站時把氣候風險因素充分納入考量範疇,及時更新老化的設備,通過科技創新應對高水溫和季節性變化。國際水電協會(IHA)提出,若水電運營商未能充分考慮氣候風險,可能會導致技術、財務、安全和環境方面的隱患。

再如,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根據航道水位情況投入使用不同的船隻。去年啓用的寬體船隻可以在極淺的水中航行,即使水位低至30釐米,仍然可以擔負起運輸天然氣的任務。這是該企業從2018年那次大旱中吸取的教訓。通過與德國聯邦水文研究所合作,分析萊茵河水位預報信息,從而提前規劃合適的船舶,減少危機損失。

此外有媒體指出,擴展水力發電廠的可用水流量的數值範圍,也有助於提高幹旱時節的發電能力。

早在十年前,“歐洲水資源藍圖”中就提出高溫乾旱管理,然而乾旱更多地被視作一種危機情況,而非常規性的預防管理。歐盟也曾呼籲將所有主要流域納入乾旱規劃,但這個呼聲似乎被忽略了。 

2018年,歐洲經歷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那時萊茵河也曾出現低水位危機情況,今年的萊茵河不論水流速度還是水位高度,均低於四年前的同期水平。面對歷史重複出題,不論從管理措施還是戰略儲備來看,答案仍顯倉促。 

應對氣候變化不可能跳過現在直達未來。在雄心勃勃的氣變目標實現之前,如何適應當下的一刻?歐盟綠色轉型船到中流,要從危機管理轉向適應新常態,仍有許多關口要過。

(作者:李秀卿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