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楠

十年间,设计师于波越来越意识到,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一定要真正美进百姓的心坎里。

2012年初,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摆在汉嘉设计院景观所所长于波面前——试点对前门西河沿街一段800多米长的胡同进行整治提升设计。

彼时,背街小巷整治还停留在铺地、刷墙、贴仿古砖这“老三样”。千篇一律的整治方法,不但街巷看起来没特色、没新意,而且用不了几年,胡同又露出了过去的老样貌。

背街小巷整治,能不能来点不一样的?于波在全国走访了多条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街古巷,福州三坊七巷、成都宽窄巷子,都留下了他的脚步。但当他回到北京,一次次走进前门西河沿街“踩点”后,还是觉得外地的模式不能复制到北京的背街小巷。

6米宽的西河沿街两侧,分布着老旧平房、低端商业、古建、名人故居,部分腾退的空房残砖破瓦满地,呈半荒废状态。背街小巷改造,必须兼顾居住和商业功能。按照“健全功能、提升风貌”的整治要求,于波和设计师们将目光瞄准了平房腾退后空出的几块“小微空间”。

第一次和胡同居民沟通,于波将一张足有6米多长的设计图摆在了大家面前。胡同走向、每家每户的住宅现状、胡同和房屋改造后的样貌,全部展示在一张设计图上。“厕所不够”“老人只能拎着板凳在路边晒太阳”“停车难”……看着设计图,居民七嘴八舌。

两年时间里,800米长的一段小街成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的“试验场”。胡同设计成了单行线,施划出七八十个停车位,还专门辟出了非机动车停车位;腾退空间建起了城市客厅、社区服务站点,还增加了3个口袋公园;4个公厕足以满足胡同居民的如厕需求……2013年,整治提升后的西河沿街,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2017年起,北京正式启动第一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三年攻坚,30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改善。2020年至2022年,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再次启动,整治呈现出范围更广、标准更细、内容更丰富等新特点。

而对于设计师们来说,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越做越要有“心意”。

2019年,在对西城区烂缦胡同进行整治的过程中,于波遇到了一位爱养鸽子的老北京大爷。用铁丝、木板、石棉瓦搭建的简陋鸽子窝,成了胡同改造的难题。旧鸽子窝影响环境,但如果一拆了之,居民心里又不乐意。怎么办?和居民反复沟通后,于波给出了一份鸽舍改造计划。很快,挡风遮雨的廊架下,整整齐齐摆放着一个个带推拉门的木制鸽笼。不仅街巷环境焕然一新,连新鸽舍都成了胡同一景。

2020年,位于通州区的潞河中学北街被列入了“精细化”整治提升的名单。一番调研后,于波发现,百年前来华传教的外国教会曾在潞河中学北街上兴建起三所学校,三所学校组成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已被认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背街小巷整治,也要彰显文化底蕴、展示文化景观、赋予文化元素。”潞河中学外曾经斑驳掉皮的实心围墙被刻意掏了个洞,改换成透明玻璃墙,过路的行人透过玻璃窗,就能一窥百年老校的风姿。

十年来,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逐渐由政府“端菜”向居民“点菜”转变。居民想种花,于波就在胡同里设计廊架,让居民院里的葡萄藤爬满架,连胡同中摆放的花箱,都由居民自主承包。为街巷进行无障碍改造,他先带着设计师推着童车在路上走几圈,坑啊坎啊走一走就心里有数了。胡同里住的老人多,设计座椅的时候,就将座椅的高度向上“拔高”5公分,让老人起坐更加方便。

“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要从百姓的生活习惯入手。”于波说,“千万不要让设计者自认为的好想法,最终成为百姓生活的累赘。只有将‘看起来很美’的背街小巷,转变为既美观又实用的集合体,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