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6日開漁後,全市上千艘漁船先後出海,各定點漁港上岸點再次迎來熱鬧的生產、收穫場景。爲切實維護開漁後海上漁業生產秩序和安定穩定,連日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部門多措並舉,藉助“人防+技防”手段,織密織牢海上安全網。

在連江苔菉、黃岐等漁港,市海洋與漁業局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和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對轄區港口、碼頭、停靠點進行排查整治,目前已排查一般安全隱患116項,並已整改到位。

“漁船救生衣、滅火器的擺放位置要準確,安全通道絕對不能被堵塞。”針對漁船安全生產問題,福州市強化漁船檢驗監督管理,加大漁船救生、消防、航行信號、無線電通導等監督檢查力度,持續提升漁業船舶安全技術狀況水平。今年以來,共完成大中型漁業船舶檢驗1009艘次。

各類船舶進出漁港是否有序、職務船員配備是否充足……在連江黃岐國家中心漁港的大屏幕前,只要鼠標輕點,漁船、船員進出港的實時統計數據一目瞭然。今年初,全省首個智慧漁港項目在黃岐啓動,建立起“技防”雲端管控,推動漁港、漁船等管理由傳統手段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一衆關注點中,漁船碰撞事故是影響海上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市海洋與漁業局漁船漁港與防災減災處處長王萬永着重圈出智慧大屏顯示的AIS部分。他說,AIS是船舶的“千里眼”,能及時感知船與岸、船與船之間的距離,可以防止船隻碰撞。

近階段,全市已陸續爲福州在冊的千餘艘大中型漁船安裝防碰撞利器“插卡式AIS”來保障行船安全。“同時,智慧漁港也可以對AIS設備進行在線監管,給漁船出航再加一層‘安全鎖’。”王萬永說。

此外,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縣級漁業執法機構等紛紛進村入戶,對漁業從業人員開展分級培訓,並現場答疑解惑,解決漁民羣衆的問題、滿足他們的生產需要。目前共培訓船員670餘人,漁業管理人員150餘人。

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採用“人防+技防”手段,逐步深入推進海洋漁船隱患排查,集中消除了一批重大安全隱患,進一步促進福州市漁業高質量發展,爲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和海洋經濟強市貢獻力量。(記者 藍瑜萍 通訊員 陳哲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