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俄烏衝突持續,化肥供應依然有限,高價可能對2023年的種植決策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今年以來,化肥價格遭遇過山車行情,從上半年一路高歌,到如今突遇“急剎車”,呈現整體下行態勢。

8月24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中旬,尿素價格爲2340.9元/噸,複合肥價格爲3910元/噸。6月中旬是今年的價格高點,分別爲3177.7元/噸、4185元/噸。今年1月上旬,二者價格分別爲2492.5元/噸、3272.5元/噸。

業內人士解釋稱,過山車式的價格走勢,與國際形勢密不可分。當前,國內農業對化肥需求減少。7月,已經基本完成華北、東北地區的大田作物追肥,正等待收穫秋糧。目前,化肥需求主要是秋冬蔬菜種植、南方晚稻追肥,以及其他一些秋冬作物底肥。

化肥的價格波動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被稱爲糧食的“糧食”。無機肥依賴氮、磷、鉀三種肥料。其中,氮肥屬於能源加工類產品,主要原材料是煤炭天然氣。磷肥依賴磷酸鹽,不過該礦產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鉀肥是資源屬性產品,具有資源壟斷性。

化肥上漲始於2021年,當時天然氣價格飆升,尤其是在歐洲,導致氨氮肥產量減少。進入2022年,國際形勢動盪,化肥的生產和貿易不確定性強,化肥價格因此大幅上漲。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稱,從今年初開始,原油、天然氣價格強勢,特別是俄烏衝突下原油價格暴漲;此外,俄羅斯、白俄羅斯分別是第二和第三大生產國,合佔全球鉀肥貿易量的41%,兩國鉀肥出口嚴重受阻,引發鉀肥價格大漲。不過,近期原油價格回落,運輸成本下降,再加上北半球肥料需求旺季臨近尾聲,化肥價格有所回落。

具體到國內,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氮肥生產國,磷肥產能產量也均位列世界之首,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有盈餘出口。不過,在價格方面,尿素價格隨煤炭、天然氣價格漲跌而影響較大,磷肥價格受近兩年動力電池推動磷化工需求影響,疊加能源價格高漲,動力和化工原料成本增加,磷肥生產成本高位,導致價格上漲。

至於鉀肥,由於資源較爲集中,中國不具備資源優勢,對鉀肥進口依賴度較高,而進口成本飆升,更是大幅推高了鉀肥價格。據布瑞克數據,2020年,中國氯化鉀批發價格僅爲138元/包(50公斤)。2022年6月,最高飆升至300元/包,8月中批發價格仍爲270元左右。雖然價格有所回落,但仍然處於高位。

由化肥價格變動帶來的影響,也非常顯著。今年上半年,化肥價格一路上漲。當時正是北半球糧食種植季,爲了應對化肥價格上漲,生產者選擇種植大豆,減少玉米等作物的種植面積。

比如,巴西就減少了甘蔗種植面積,主要用於種植玉米、大豆,原因在於甘蔗用肥量大,玉米、大豆用肥量相對較小。當然,這也跟國際需求有關。近幾年,國際肉類需求旺盛,南美洲畜禽養殖也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玉米及其他飼料原料。

爲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壓力,近年來,中央財政也下撥資金補貼種糧農民。

林國發稱,農產品要豐產,除了種子、天氣,化肥用量影響也大,合理用肥可以一定程度減輕不利天氣對作物的影響。從今年小麥豐產情況來看,農業專項補貼效果顯著。

中國在化肥市場的國際地位

化肥生產,在全球高度集中。2022年6月,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價格上漲對全球肥料市場的影響和後果》報告指出,超過60%的化肥由全球前五個國家/地區出口,約60%的氮肥由全球前五個國家/地區出口、超過75%的磷肥由五個國家/地區出口、超過90%的鉀肥由五個國家/地區出口。

然而,化肥使用在全球範圍內分佈廣泛。根據國際化肥協會(IFA)的3年平均數據(2017~2019年),中國是最大的化肥用戶,使用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化肥供應量。印度是第二大用戶。印度政府對化肥的大量補貼推動了印度的大量使用。美國約佔全球肥料使用量的10%,其中大部分用於穀物和油籽生產。

值得關注的是,南美、南亞及東南亞地區作爲全球糧食主要生產區,卻是全球化肥進口集中地區。該地區化肥工業落後,化肥進口依賴度高,化肥貿易不暢及高價格很容易導致本國農業生產成本飆升,甚至出現種植虧損,部分農民減少化肥使用,降低農作物單產潛力。

從全球化肥市場來看,中國具有相當的話語權。中國既是全球主要化肥生產國,同時也是主要化肥消費大國。氮肥、磷肥完全能滿足國內需求,但鉀肥對外依存度高。

前述美國農業部報告指出,俄羅斯和美國各自生產着不到全球10%的化肥,而中國產量約佔25%。此外,中國生產的磷肥佔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中國化肥進口量佔國內需求量10%以內,主要進口鉀肥和三元複合肥。據中國磷複肥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1~7月,氯化鉀累計進口475萬噸,氮磷鉀三元複合肥累計進口44萬噸。

按養分折算,今年1~7月,累計進口的氯化鉀和三元複合肥折氮磷鉀純養分爲306.12萬噸。1~7月,中國主要糧油類農產品(穀物、豆類和植物油)折算隱性進口化肥折純養分達到522.1萬噸。

即使近幾年國內鉀肥產量增加,據統計,目前國內對鉀肥進口依賴度仍超過60%。至於複合肥,近幾年隨着外資在國內設立工廠、國內複合肥研發水平提升,預計未來5年國內複合肥進口量將下降至100萬噸/年。林國發建議,國內化肥供應主要是保證鉀肥,應當構建國家鉀肥儲備,防範類似今年上半年鉀肥價格飆漲情況出現。

對於今後的全球化肥前景,前述美國農業部報告指出,2023年可能更加悲觀。隨着俄烏衝突持續,化肥供應依然有限,高價可能對2023年的種植決策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儘管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美國的生產商或許能夠增加產量,但將不得不應對預期的大宗商品投入價格高企。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