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6日電 教育部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成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羣在會上表示,十年來,教師管理綜合改革走向深化,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全面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最初的17.2萬人次躍升至今年的1144.2萬人次。

任友羣介紹,十年來,中國特色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建強。建立了以215所師範院校爲主體、510所非示範院校共同參與的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實現了由原來的“中師、專科、本科”三級教師教育向“專科、本科、研究生”三級教師教育躍升。

他指出,基礎教育教師培養培訓成效顯著,實施部署師大師範生公費教育,十年招生8.5萬人,其中90%的畢業生都到中西部從教。實施“國培計劃”,中央投入累計200億元,培訓校長教師1800多萬人次。啓動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中央安排50億元支持師範院校建設。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每年爲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培養1萬名左右師範生。實施“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依託高水平師範院校支持薄弱地方師範院校建設。職業教育“雙師型”隊伍建設加快推進,中央投入53億元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實施“職教國培”示範項目,建立了100個國家級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102個企業實踐基地。高校教師發展體系不斷加強,對4500餘名中西部高校新入職教師進行示範培訓,支持2500餘名中西部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在國內進行訪學。

任友羣表示,十年來,教師管理綜合改革走向深化。實現全國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省市縣三級全面達標,2001年分別設立城市、縣鎮和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2014年將城鄉所有編制標準統一起來,2019年出臺創新編制管理舉措,經過了20多年的努力,在今年6月底省市縣全面達標。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全面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最初的17.2萬人次躍升至今年的1144.2萬人次。推進教師崗位和職稱改革,中小學設立正高級教師職稱,深化中等職業院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學校,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深化教師評價改革,嚴把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考覈關,突出教育教學能力和業績,破除“五唯”弊端。將教師減負納入整治形式主義專項,持續減輕中小學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