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佘曉晨

賣給B站一年不到,有妖氣漫畫就宣佈將在年底關停。近日,有妖氣漫畫官方宣佈,有妖氣漫畫將於12月31日正式關停。官方表示,未來將在嗶哩嗶哩漫畫爲用戶繼續提供服務,同時提醒用戶儘快完成資產遷移。

2021年11月19日,奧飛娛樂在公告中披露,嗶哩嗶哩已全資收購奧飛娛樂旗下的有妖氣原創漫畫平臺。今年2月18日,奧飛娛樂發佈公告,稱其已經按照約定完成了資產交割事項以及“有妖氣”主體公司的股權變更,累計收到收購方上海幻電公司(B站關聯公司)支付的款項6億元人幣。

有妖氣的關停引來不少唏噓——它是中國最早的網絡原創漫畫平臺之一,成立時間長達13年,其作品《十萬個冷笑話》、《鎮魂街》等承載了大量粉絲的記憶。

但在被奧飛娛樂納入囊中之後,有妖氣的發展不似早期那樣迅猛,IP產出也遇到瓶頸。從奧飛娛樂到B站,兩次易主的有妖氣爲何高開低走?

最先注意到有妖氣的投資方是盛大集團。2006年4月,有妖氣創始人周靖淇正式創立有妖氣,其最早的形態類似於討論漫畫的交流論壇。2011年,盛大集團投資有妖氣,有妖氣也逐步“走上正軌”,成爲一個可上傳原創內容的漫畫平臺。2012年之後,有妖氣陸續推出網絡動畫、動畫電影和手機遊戲業務。

至今爲止,有妖氣最爲人熟知的IP還是《十萬個冷笑話》。2010年,有妖氣開始連載原創漫畫《十萬個冷笑話》,之後,這部漫畫相繼被改編成動畫和電影,截至2012年底,《十萬個冷笑話》動畫點擊量超過10億。可以說,在意氣風發的成長期,有妖氣爲國漫的商業化積累了具有借鑑意義的案例。

彼時,國漫市場也迎來增長。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在線動漫內容市場規模僅6.8億元,2013年之後來總產值穩步提升。由此,有妖氣也吸引了衆多資本的目光。天眼查數據顯示,僅在2011年到2015年,“有妖氣”就完成了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盛大資本、創新工場、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

不過,在2015年被奧飛娛樂以9億元收購之後,有妖氣似乎逐步褪去昔日光環。在《十萬個冷笑話》之後,有妖氣鮮少做出爆款,《鎮魂街》、《雛蜂》、《端腦》等作品也並未獲得和前者一樣的商業化成果。

奧飛娛樂公告顯示,2020年,四月星空(有妖氣關聯公司)營收爲4031.32萬元,淨虧損爲1292.35萬元;2021年上半年,四月星空營收僅爲1066.6萬元,淨虧損達到1467.16萬元。

到了2017年,創始團隊的離開更是讓有妖氣失去“元氣”。2013年,有妖氣創始人之一王小柱離開公司,幾年之後CEO周靖淇與聯合創始人兼COO董志凌也相繼出走。

如果說製造爆款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外部市場的競爭則促使有妖氣擁抱大平臺。

2014年到2015年,漫畫平臺市場攪局者湧現,快看漫畫APP和網易漫畫APP陸續上線。2018年,嗶哩嗶哩漫畫上線,並在之後收購網易漫畫。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4月動漫類APP TOP30排行內,快看漫畫月活躍用戶數達2818.1萬人,居行業首位;2012年成立的騰訊動漫排名行業第二。

對於出售有妖氣的原因,奧飛娛樂在公告中表示,“如有妖氣能獲得互聯網頭部平臺的用戶資源和流量支持,有望開拓更寬廣的發展空間。”過去幾年,B站不斷投資動漫內容公司,補齊IP資源;與此同時,B站月活用戶持續增長達到3億。

實際上,在B站宣佈收購有妖氣之後,公司就表示,有妖氣漫畫內容會全面併入B站內容體系,《鎮魂街》《十萬個冷笑話》等經典作品將得到改編和開發。

這的確符合公司當下整體的發展策略:用內容拉動用戶增長,同時促進內容的變現。剛剛發佈的B站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大會員”數量達到2100萬,同比增長19%——這部分收入被納入B站的“增值服務”營收,後者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9%。而對於有妖氣來說,進入B站體系或許是各取所需,也是當下無奈卻最爲合適的結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