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諺雲:“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強調基因和成長環境對人的學習能力、技能培養有着決定性的影響。過去也確實有很多人在重複性的技術工作上,完美接班父母的職業,但是在需要與衆不同的創新領域,卻少有成功的例子——相信沒有幾個人會記得愛因斯坦的兒子是做什麼的,馬拉多納、貝利的兒子,也沒有成爲足球巨星。

文學界是被打“差評”最多的領域,縱然也有過大仲馬與小仲馬、曹氏三父子、大晏與小晏、蘇門三傑,但古今中外的“文二代”,能超越父輩的人屈指可數,其中一些二代是缺乏天賦。

李白的兒子李伯禽就沒有遺傳到父親的文學基因,雖然他很小就因爲是大詩人的兒子廣有聲名,時人誇他“長能持,幼能辯,數梯公之德,必將大其名也已矣”。但讚美的是他的友愛和孝悌,並非文學才能。李白死後,李伯禽很快就被打回原形,既無法入仕服冕乘軒,又無法像父親那樣寫詩鬻文爲生,貧困潦倒至死,其子爲此憤然離家出走12年未歸。

此外,“文二代”雖然有着得天獨厚的家庭教育背景,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薰陶,但因爲導師是對自己有着“血脈壓制”的父母,也意味着一種難以化解的心理隔閡。這種強烈的“導師焦慮”,會讓一些“文二代”萌生一種畢生也難以解脫的窒息感,由此形成逆向的反作用力。

海明威的小兒子格里高利自幼被父親寄予厚望,希望他承接衣鉢成爲作家,但父子倆常因爲一些觀念衝突爆發矛盾。1959年,愛爾蘭女記者瓦萊麗在西班牙結識海明威,60歲的海明威迅速愛上19歲的瓦萊麗,把她帶到古巴,成爲自己的私人祕書,陪伴他度過了人生最後兩年。其後在海明威的葬禮上,格里高利也對瓦萊麗一見鍾情,與她結婚並生了三個孩子。這段怪異的婚姻,或許是格里高利知道自己在文學成就上沒法超越父親,是用另類方式在與父親做潛在競爭。

作爲一個失敗的三流作家,格里高利有近20年沒有出版任何作品,但他的姓氏又令他無法繞過父親這座令世人仰視的高峯。重壓之下,他做了變性手術,又因精神出現問題在邁阿密街頭裸體遊蕩,被警察抓到女子拘留中心關了起來,最後因高血壓和心臟病猝死在監獄裏。其實很多文學創作者對先行者都有着一種後發的焦慮,想要迎頭趕上的急切念頭,時常焦灼人心。尤其指導自己的人是父母,更是疊加了文學理論家、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在《影響的焦慮》中提到的“作者焦慮”,有時候會給“文二代”帶來無法承受的心理之痛。

而且想要成爲一個優秀的作家,除了要有獨特的感知方式,能從切身的、具體的經驗獲得靈感,還要懂得結合時代問題來呈現個人思考。這需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加持。寫作者能從逆境中脫殼而出,懂得如何控制負面情緒而不沉溺其中,是一種成長的能力。只有越過了這道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社會和人生,對生命的意義有更清醒的認識,然後用文字還原出內心的情感活動。

李商隱自幼家世孤苦不幸,成年後又沉淪下僚,妻子早逝。這種命運悲劇及內向性格,使他沉鬱善感,對人生的痛苦具有深切感悟,形成了他詩文中的悲愴之美和超逸之美。他成名後,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爲兒子進入文壇提前做好鋪墊,有心打造兒子“神童”的人設。其《驕兒詩》:“袞師我驕兒,美秀乃無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四歲知名姓,眼不視梨慄。交朋頗窺觀,謂是丹穴物。”誇獎兒子未滿週歲就懂得數數,四歲能識姓名,平時只與品行良好的小朋友玩耍。但缺少父輩人生經歷的李袞師,縱然天資聰穎,又有父親提攜鋪路,也沒有詩文流傳下來,於史籍裏默默無聞,後世的聲名遠不及父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