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爲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

這是《玫瑰少年》中最觸動人心的歌詞。

2019年,唱響全網後,這首歌榮獲同年度第30屆中國臺灣金曲獎,此後被無數的明星綜藝拿來改編翻唱。

卻鮮少有人知曉,詞曲背後暗藏着一個15歲“玫瑰少年”的痛心吶喊。

葉永志,從小長相清秀,性格內向沉靜,成績很好,對媽媽更是體貼孝順。

鄰里鄰居都羨慕葉媽媽有一個如此乖巧的兒子:

“你那個兒子,勝過我們三個小孩!”


然而,當葉永志步入校園之後,他的這些難能可貴的性格品質卻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小學到初中,葉永志都是學校裏“最出名”的那個。

那些所謂強壯的男孩子嘲笑他是“娘娘腔”,經常打着“驗明正身”的旗號,把他圍堵在校園的角落裏,扒下他的褲子。

或者,趁他上廁所時,從背後踢他的屁股,圍觀他的下體。


永志只好冒着被老師責罵的風險,挑沒人的時候去廁所。

要麼是下課鈴響之前,要麼是上課鈴響以後。

霸凌的存在很快傳進了老師的耳朵裏,可老師們並不在意:

“這並不是很過分……他們只是好奇而已。”

他們甚至覺得葉永志纔是那個需要被糾正的“異類”,要求葉媽媽帶永志去看心理醫生。

可醫生從專業角度得出的結論卻是,葉永志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小孩:

“你兒子非常正常,覺得他不正常的人,本身就不正常。”


2000年4月20日,葉永志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上唱了《珍重再見》。臨下課還有5分鐘,他和照常舉手申請去上廁所,此後卻再也沒有回來。

被發現時,他倒在廁所地板,口鼻流血不止,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校方沒有向公安機關報案,而是擅自清理了現場,並聲稱永志死於意外跌倒,與校方無關。

悲痛欲絕的葉媽媽爲求一個公道,開始了漫長的維權之路……


去年,懷着絕望離開人世的鹿道森,年幼時也因爲“長得像女孩”而遭受嚴重的校園暴力。



▲鹿道森很喜歡《玫瑰少年》這首歌

遺憾的是,這些“玫瑰少年”的故事並沒能終結類似的悲劇。

01

教育家、心理學家朱迪·朱在觀察兒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

學前班最開始的時候,男孩女孩是一起玩的。

但是僅1年左右的時間,男孩女孩的對立態勢就會逐漸凸顯。



男孩之間會區分出一個並不那麼容易被察覺的男孩同盟。

同盟裏有明確的層級架構,內部還有各種不成文的規矩和生存法則,比如不能和女孩一起玩耍,會打架,會罵人等等。


如果你破壞了規矩,你會被組織界定爲“不是男孩”的人。

爲了保證自己還是個“男孩”,不被隔離或區別對待,男孩們就要讓自己遵守規矩。

而且,這種層級化的體現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加強。

“強硬”的男孩高居上位,“柔弱”、“溫柔”、“安靜”被視爲女孩的特質,在男孩羣體中不被尊重。



這也就是爲什麼,校園霸凌案中,柔弱、內向、膽小的孩子,不符合“男子氣概”要求的男孩,往往是被欺凌和羞辱的主要對象。

精神病學家、教育家泰瑞·庫珀斯更進一步解釋說:

“你選擇了一個看起來軟弱的人欺負或貶低,把自己居於主控地位,這種對柔弱的痛恨和鄙視,無非也是因爲你懼怕自己也如此。”


“因爲你害怕,你害怕自己不像個男人。”

那麼,到底怎樣才稱得上是一個男人?

2015,美國聖昆廷監獄,一羣被判無期徒刑的少年犯被問了同樣的問題。


他們的回答,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在我們家不許哭;


表達情感是軟弱的表現;


受傷、難過都要忍着;

錢錢錢,一切向錢看;

玩弄女性沒關係;


男人要說了算,要能控制;

男人用武力解決問題;


……

從男孩時起,四面八方的聲音就在不斷提醒你:

別流淚、別哭、別感情用事、別娘娘腔、別像個娘們、別讓人瞧不起、冷酷無情、別讓女人支配你的生活、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泡妞、膽子大點、像個男人……

而這一切,還得從美國社會多年間關於男子氣概的三個典型謊言說起:

  • 第一個謊言:運動能力等同於男子氣概



身爲男孩,卻不擅長運動就是低人一等。

籃球、橄欖球,這些競技感較強的體育運動,才能令你獲得更多的尊重,也符合文化對男人的定義。

這就給所有男孩帶來強迫運動的壓力。



有些男孩並不擅長運動,而是擅長寫作、音樂、戲劇或電腦。

但因爲不夠男子氣概,不得不壓抑真正的愛好。

查理從小就熱愛舞臺表演,可上高中之前,他壓根不敢申明自己的喜好。

直到過了16歲,纔開始參與學校的演藝活動。

原因是在高中之前,所有人都告訴他,舞臺劇、跳舞這些都是“娘炮”才做的事情:

“男生就不該幹那個。”



  • 第二個謊言:男子氣概等同於財富

影視作品裏,現實生活中,收穫鉅額財富的男人,被仰望和愛戴。



窮鬼,被認爲沒有發言權,沒有資格論及其他。

財富激勵,本是好事。

可一旦把這事與男子氣概關聯起來,味道就變了:

世界上總有人擁有的比你多。

錢財矇眼,無限攀比,只會導致索求無度的人生,從而失去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 第三個謊言:男子氣概等同於性徵服力

你要是能和小李子一樣,有過62任超模女友,全世界男人都會向你致敬。



男人就該征服很多很多異性,這是整個世俗觀念中最致命的一點。

在男孩的世界,親密感總是跟性掛鉤。

所以,男孩們之間也因爲害怕被認爲是同性戀而無法發展親密的友誼。

風流浪子是真男人,而不用在意那些被玩弄和傷害的女性。

美國主流電影和媒體文化裏也充滿了這樣的形象:

一身肌肉的“巨無霸硬漢”,揮金如土的華爾街之狼,前簇後擁的花花公子。


全部都是強壯沉默,永遠勝券在握,鐵石心腸的男人,或者說是高度暴力行爲的英雄角色,都是爲了獲得控制,達成他的目標。



可弔詭的就是,一張張男子氣概十足的“面具”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堅硬。

02

在一所社區學校的課堂上,老師布蘭奇帶學生們做了一個小遊戲。

每個人拿到一張紙當做面具,正面寫上自己希望表現給別人的樣子,背面寫上不願讓別人看到的自己。

90%的少年們在正面寫的都是微笑、友好、快樂、外向、有趣。

背面寫的卻都是憤怒、痛苦、恐懼、悲傷、害怕等等。


無論是媒體還是家庭教育,總是反覆宣傳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

而這種被定義的恐懼從男孩的幼年時便開始了。

在美國任何一個小孩兒玩的地方,哪怕一羣男孩玩得很高興,你只要走過去問他們一個問題,就能讓他們打起來:

“這兒誰是娘娘腔?”



娘娘腔,就是軟弱的代名詞。

男孩們必須向其他人證明,“我不是一個嬌滴滴的。”



犯了錯,男孩要“像個男人一樣”,不能哭,不能表達疼痛,要隱忍,要堅持。

很少有人去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你的感受怎樣。



青春期,男孩躁動不安,要“像個男人一樣”,“勇於”去冒險而不故後果,比如酗酒、混混、打架、嗑藥、性。

面對壓抑真實性情的“規則”,排遣孤獨感,這些危險的事情恰好又可以讓他們忘記煩惱,可以肆無忌憚地袒露心聲,可以和朋友親密無間,不用擔心被人看不起,至此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特別是肆意橫行的黃暴文化,幾乎統治了美國男性羣體的青少年時代。

根據統計,美國93%的男生受到網絡色情的影響,18%的男生觀看過強姦視頻。



由於缺乏性教育,恥於談論性,黃片成了大多數人的性教材,很多青少年以爲那就是正確的與異性交往的方式。

黃片中充斥着的大量暴力和強迫的行爲,把殘忍和性別歧視宣揚成正當行爲。

在美國,由於接觸色情物,增加了22%的性侵案件,增加31%的錯誤性觀念,比如女性渴望性暴力。

很多年輕男性因此完全不會考慮女性的感受,他們甚至覺得女人就是爲了和他們上牀才存在的。


更令人震驚的是,調查數據顯示,在確定可逃脫懲罰的情況下,35%的大學男生有強姦慾望。

男性的成長過程就是一直在拒絕女性化,又因爲這些“言傳身教”,讓他們從本質上就不尊重女性,將女性身體物質化、商品化,出現了性別暴力的反噬效應。

從父母、學校到社會,用流行文化把“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做出一個具象狹隘的解釋。

然後由整個社會起來監督,方法是其他人的低級恐嚇,看看誰不像個男人。



男性因此從幼年起就壓抑自己的情感,向他人傾訴自己的痛苦是不被鼓勵的。

因爲一旦示弱了,就表示你不夠男人。

“如果你像女孩一樣什麼都說出來,如果你跟別人掏心窩子,別人就可能隨時利用這些打擊你。”

心理學家朱迪·朱

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內心嗎?

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根據統計,美國1/4的男孩在學校遭受霸凌,只有30%會告訴成年人。

患有精神疾病的成年或未成年男性中,只有不到50%的男孩會自己尋求幫助。



心理學家發現,由於不表達情感、不尋求幫助、不示弱,抑鬱爆發時,青春期男孩更傾向於用強烈的行動掩蓋心理痛苦,變得愛表現,具有攻擊性,愛罵人,大喊大叫。

與通常的抑鬱症狀表現出明顯的不同,因此,此時的他們往往被長輩誤會爲“壞小子”。


▲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博士

對比女生,男生也更容易棄考或退學;

注意力缺陷確診率是女生的3倍;

被停學的概率是女生的2倍;

被學校開除的概率是女生的4倍。



我們痛斥性別偏見對女性的傷害,卻常忽略了一個事實——

男孩同樣是性別暴力的受害者。

小男孩、青少年、中年人、乃至白髮蒼蒼的老人,對着鏡頭說:

“我覺得孤獨。”



“難過的時候,我什麼也不會說。”

“有時候我覺得很難做自己。”


“我得戴上一個非常彪悍的面具,背上強硬的外殼”。

這一切就爲了“像個男人”。

03

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博士對一羣男女孩的個性做採樣,假設“絕對女性氣質”爲最小值,“絕對男性氣質”爲最大值,畫出分佈圖。

兩個正態分佈的平均值和方差相當接近,重疊的面積有90%。



這說明,在性格特質方面,男孩和女孩的相同之處要多於不同之處。



男性就要極度強硬、女性就要極度柔弱。

女孩的商品越來越粉嫩,男孩的商品越來越暗沉暴力。

這樣簡單粗暴的劃分,使得少男少女倍感壓力,他們需要努力去適應成見。

可是,那些喜歡安靜的男孩和喜歡上躥下跳的女孩,該如何引導他們面對自己的性別定義呢?

一位單親父親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就碰到了這種糾結又矛盾的情境。

他幼年時代受到的教育是,身爲男人一定要強硬,儘管那時他也因此感到委屈和痛苦。



有了兒子之後,他也按照同樣的方式教育兒子。

直到有一天,他的兒子對他說:“爸爸,我很敏感。”

手足無措的父親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總是在拒絕和割斷與兒子的情感鏈接。

從此,他開始主動關注兒子的敏感內心和情緒變化,耐心詢問兒子的感受,和兒子一起哭,一起發泄情緒,互相擁抱。


父親說,當他兒子對他說“爸爸我愛你”時,他感動極了。

他自己年輕時,並沒有被鼓勵表達感情,與父親也並不親近。

而他從兒子身上看到了他自己渴望的那些——

直言痛苦、坦率溝通、勇敢說愛。

04

2015年,女導演珍妮弗·希貝爾·紐薩姆執導的這部紀錄片《面具之內》,“無情”地將一個我們很少正視的事實,呈現在我們面前:

文化對男性氣質的狹隘定義,對男性帶來的傷害和隱形暴力並不比女性的少。


雖然紀錄片拍攝地在美國,但很多道理放在中國也適用。

紀錄片裏,教育家託尼·波特與一位12歲的橄欖球學員談心。

他問孩子,如果你的教練當着其它球員的面,說你打起球來像女孩,你會怎樣?

男孩回答:“會徹底崩潰。”


波特聽後心裏很不是滋味:

“如果說他打球像女孩,他就會崩潰,我們到底教了這個男孩怎樣看待女孩的?”


2019年,清華大學張新貴發表論文《試論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女性化男生的“陽剛精神”》中稱:“通過查閱大量的研究資料發現,當前校園裏的男生大多有較爲明顯的女性化特徵。”

文章寫道,這些“女性化特徵”的具體表現是:做事畏縮、依賴性強,個性喜靜怕動、膽小無主張,缺乏冒險、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

無獨有偶,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2020年5月,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提出,社會要關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趨勢。

他發現,現在的青少年男孩子有柔弱、自卑、膽怯等現象,他將這一現象稱爲男孩子的“女性氣質化”。

2021年1月28日,針對《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要“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此答覆經報道後,引發熱議。

我們需要陽剛之氣嗎?

當然!

但陽剛,不是看你夠不夠狠,會不會打架,會不會哭,也不是看你的穿着打扮,面容長相如何。

陽剛,不是柔弱、敏感、安靜的對立面,也不是“女性特質”的反義詞。

教育也不只是培養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教育的目標,是成爲一個人,而陽剛是這個人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身心健康成長,纔是最該被關注的。”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作者簡介: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100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實用的教育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研發並提供各學科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