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百億功效護膚市場,祛痘佔了半壁江山。9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中國痤瘡周”上了解到,中國有超95%的人會受到痤瘡的困擾。需求的旺盛也讓功效護膚市場日漸龐大。當普通的清潔護膚功能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時,祛痘、修護等差異化功效宣傳吸引到更多消費者。在此情況下,爲了獲利,一些誇大宣傳甚至違規宣傳正在上演。

需求旺市場大

十人中有八人飽受“痤瘡”困擾。27歲的小李表示:“最近反反覆覆起痤瘡,頗受困擾,不知道能不能根治。”剛升大學的小王有着同樣的煩惱“反覆長,臉上坑坑窪窪,整個人不自信”。

痤瘡即痘痘、青春痘的醫學術語,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在醫學上被分爲持續性痤瘡和晚發性痤瘡,前者的時間區段是青春期至25歲之間,後者即25歲以後。這也意味着痤瘡在各個年齡羣體中都有可能出現。爲了有效改善這種困擾,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發起倡議,將每年的9月19—26日定爲“中國痤瘡周”,旨在於通過各種公益活動,加強大家對痤瘡預防、治療、護理的重視和認知。

痤瘡週上公佈了這樣一組數據,在中國,“痤瘡發病率高達80%”“超過95%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痤瘡發生”“3%~7%痤瘡患者會遺留瘢痕”“49.49%的痤瘡人羣同時伴有皮膚敏感”“女性患者明顯高於男性”。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近兩年,圍繞敏感肌、祛痘等發力的功效護膚品牌不在少數。

貝泰妮旗下的子品牌薇諾娜憑藉着對敏感肌市場的佈局,不僅成爲“敏感肌第一股”,其爆款產品銷量也表現不俗。據統計,今年“6·18”期間,薇諾娜王牌單品“特護霜”銷售額破億,“清透防曬乳”系列單品銷量超100萬支。安德普泰專門針對痘痘肌推出的芙清品牌同樣在今年“6·18”實現了不低的增長。

安德普泰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6·18”期間,芙清品牌全平臺銷售額同比增長122%。爆品芙清清痘舒緩精華液銷量位居抖音平臺祛痘精華液爆款榜TOP1,活動期間累計熱銷5萬件。

此外,華熙生物的米蓓爾,歐萊雅的理膚泉、雅漾等都在圍繞敏感肌、痘痘肌進行佈局。就連兩年爆火的刷酸項目,也主要針對痘痘肌人羣在發力。近期,雅詩蘭黛旗下海藍之謎就針對敏感肌、痘痘肌推出果酸精華。

消費者需求旺盛,企業紛紛佈局,催生了不小的市場規模。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功效型護膚市場的規模爲567億元,增速達33.6%,且預計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

宣傳規範趨嚴

當普通的清潔、護膚不能再滿足消費者需求,功效成爲部分品牌的宣傳重點。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化妝品不得進行功效宣傳,但祛痘、修復等又是這些產品主打的功效,如何既能規避監管又能清晰明瞭地向消費者宣傳功效,不少品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發現,淘寶平臺一家掛出了薇諾娜授權證明的薇諾娜貝泰妮專賣店中,銷售一款薇諾娜清痘精華液,宣稱“祛痘小魔管”“清痘淡印,抑制反覆”。該店客服表示,該款產品爲普通妝字號產品。

而在薇諾娜官方旗艦店中,針對這款產品的宣傳用詞爲“精準祛痘、改善痘印”。該店客服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產品爲妝字號產品,但對痘痘管用。

溪木源旗艦店銷售的一款“愈創木祛痘精華”同樣作爲普通妝子號產品宣稱“實力祛痘28天”。一款“愈創木祛痘特護膏”宣稱“祛痘淡印”。不過,在產品詳情頁,溪木源官方聲明稱“愈創木祛痘精華”“愈創木祛痘特護膏”爲產品暱稱,不做功效宣傳。同時提供了一份試用者試用的數據。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法規、規章的規定,化妝品不得宣稱具有醫療作用,其標識不得標註誇大功能、虛假宣傳等內容。同時,普通化妝品不得進行功效宣傳。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 用於染髮、燙髮、祛斑美白、防曬、防脫髮的化妝品以及宣稱新功效的化妝品爲特殊化妝品。特殊化妝品以外的化妝品爲普通化妝品。

日化行業天使投資人夏天表示,祛痘包括像美白、抗衰等詞彙本身是一種功效表述,不能作爲產品名、暱稱名。

“很明顯,上述品牌這樣的做法是在規避監管,是不合規的。作爲普通化妝品,不能進行功效宣傳,並不是說提供了功效數據就是功效護膚品,可以進行功效宣傳。如果這樣,產品的備案監管都要按照特字號的來備案監管,但從備案來看這些產品只是普通化妝品。這就是目前中國市場監管的一種邏輯,普通化妝品必須按照普通化妝品備案監管宣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安德普泰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宣傳還是按照化妝品廣告法出發的,不能盲目宣傳進行消費誘導。從品牌、產品、消費者的需求點出發,對於功效護膚品來說法律法規的規範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和行業的發展,消費者的權益也能得到保障 放心使用產品。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虛假宣傳一直是行業頑疾,不過隨着新法規出臺落地,行業監管不斷收緊,從近半年情況可以看出,國家監管力度正在不斷加大,化妝品行業也將趨於健康發展。

近兩年,監管層面確實出臺了不少的法律法規推動化妝品行業走向良性發展。自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後,行業配套文件和規範性制度逐步推出和落地,涉及化妝品原料、檢測、代工、品牌等環節。

北京商報記者 張君花文並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