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9月21日電(記者帥才、姚羽)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專家指出,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年齡依賴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癡呆最常見的原因。患者和家人應瞭解疾病的早期跡象,儘早進行干預和治療。

長沙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穎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要臨牀表現是記憶功能障礙、行爲異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的大腦因爲病理性改變導致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下降,最終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目前這種疾病還沒有治癒的方法。

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向光紅指出,老年人要積極預防阿爾茨海默病,保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增加社會活動,保持良好心態,戒菸限酒,定期體檢。65歲以上人羣、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每年到專業醫療機構神經內科進行記憶體檢,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明確診斷、規範治療。

“加強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早期干預和治療,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李學軍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現記憶障礙、詞不達意、行爲異常,甚至叫不出常用物體的名稱。患者這些早期症狀容易被忽視,耽誤了及時治療。

李學軍提醒,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展到中期會出現記憶力嚴重下降,生活無法自理,還有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現精神行爲異常,伴有抑鬱、焦慮、躁狂、出現幻覺等症狀,患者家屬要及時帶其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中南大學衰老與老年疾病研究所所長劉幼碩教授提醒,科學的醫學治療和良好的心理治療、生活護理能夠延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病程。患者家屬可以聯合醫務人員對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多和患者交流,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儘可能給予其自主自由。(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