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今天(9月22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依法懲治金融犯罪工作情況,2017年至2022年8月,全國法院審結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詐騙罪一審刑事案件11.71萬件,18.63萬名被告人被判處刑罰。

依法嚴懲非法集資犯罪

最高法介紹,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持續高位運行,大要案高發頻發,涉案金額巨大,涉及集資參與人衆多,嚴重破壞金融管理秩序。2017年至2022年8月,全國法院審結非法集資一審刑事案件6.02萬件10.87萬人。始終堅持從嚴懲處的方針,該重判的堅決依法予以重判,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平均重刑率爲19.99%,其中集資詐騙犯罪案件的重刑率爲78.78%,遠高於刑事案件平均重刑率。同時,依法用足用好財產刑,加大財產刑處罰和執行力度,從經濟上嚴厲制裁犯罪分子。

依法嚴懲證券、期貨犯罪,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近年來,隨着我國證券、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俗稱“老鼠倉”)犯罪不斷髮生,犯罪手段、方式方法更加隱蔽、多樣,嚴重破壞證券、期貨市場管理秩序,嚴重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人民法院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嚴懲證券、期貨犯罪。五年來,全國法院審結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一審刑事案件共229件355人。

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依法從嚴懲處洗錢犯罪

近年來,隨着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洗錢犯罪特別是地下錢莊洗錢犯罪不斷增加,嚴重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危害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五年來,全國法院審結洗錢罪一審刑事案件1154件1362人。今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積極參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等部門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2022—2024年),進一步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強化洗錢刑事案件證據的收集、審查和運用,依法準確認定洗錢犯罪,切實提升辦案質量和效率。在司法實踐中,切實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從嚴懲處洗錢犯罪,加大財產刑力度,對地下錢莊犯罪分子,以洗錢爲業,多次實施洗錢行爲,或者拒不交代涉案資金去向的,依法從重從嚴處罰,嚴格控制緩刑適用,同時對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依法體現政策,確保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依法嚴懲養老詐騙犯罪,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今年4月,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級法院重點打擊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爲名實施的各類養老詐騙犯罪。專項行動以來截至9月16日,全國法院受理養老詐騙刑事案件共2014件。對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以及其他嚴重後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案件的主要犯罪分子,該重判的堅決依法重判,一審審結案件重刑率達26.26%,確保打出成效、打出聲威。

法院把追贓挽損作爲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貫穿案件審判處置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加大涉案財產查控力度,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準確甄別、審查、認定涉案財產,對於審判時尚未追繳到案或足額退賠的違法所得,依法判決繼續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做到應追盡追、應賠盡賠,堅決防止犯罪分子隱匿、抽逃、轉移財產。加大財產執行力度,強化審判執行無縫對接,實行審判執行一體化,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做好涉案財物清運、財產變現、資金歸集、清退等工作,最大程度挽回受害羣衆經濟損失,最大限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專項行動以來,全國法院執行養老詐騙案件財產近30億元。

下一步,法院將進一步加大懲處犯罪力度,依法從重從嚴懲處非法集資、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內幕交易、洗錢等金融犯罪,加大財產刑處罰和執行力度,切實做好案件審判、財產處置和維護穩定工作,確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進一步健全完善司法解釋司法政策體系,儘快制定、修改完善洗錢、騙取貸款、貸款詐騙、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等刑事司法解釋,確保刑事法律政策得到正確貫徹落實,不斷提高金融犯罪審判專業化水平。進一步加強與公安、檢察、金融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協作配合,完善工作制度機制,形成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合力,更好地防範打擊金融犯罪,將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總檯央視記者 張賽 李志貴 李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