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代成功不了,我兒子也要繼續;兒子成功不了,我孫子繼續。”萬向系創始人魯冠球的誓言,似乎預見了萬向系造車的曲折之路。

2012年前後,新能源汽車尚在洪荒時代,萬向系就開啓收購電動車整車廠、進軍動力電池的投資路徑。彼時,寧德時代剛剛建立,特斯拉也還未稱霸市場,魯冠球帶領萬向系“起了個大早”,佔據了先發優勢。

遺憾的是,造車夢尚未實現,魯冠球於2017年因病離世。創二代魯偉鼎接班後,萬向系的造車板塊顯得後繼乏力。近年來,萬向系的造車計劃進度緩慢、各項指標難言樂觀,又被戲稱“趕了個晚集”。

萬向系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公司萬向錢潮(000559.SZ)盈利能力逐年下降,當年雄心勃勃的造車廠也一直沒能打響品牌。電池公司萬向一二三預備上市,頗受關注,但這家與寧德時代同期成立的電池公司,至今仍未實現穩定盈利。萬向一二三能否經得住400億估值的考驗,仍是未知數。

造車進度緩慢,或因整個集團業務重心的轉移。

由二代魯偉鼎親手打造的金融平臺萬向控股,在近年高歌猛進。今年初,萬向控股成爲首個民營金控集團申請者,備受矚目。

魯偉鼎善用金融和資本手段,萬向系控制的四家上市公司——萬向錢潮、承德露露(000848.SZ)、萬向德農(600371.SH)和順發恆業(000631.SZ),合計將超過一百億的現金存放在萬向集團的萬向財務有限公司。

清流工作室獨家發現,上市公司對外以市場價借來貸款,卻在萬向財務辦理低息存款,損失了不少利差。而萬向財務則通過貸款形式,將大額資金提供給包括魯偉鼎親手打造的金融平臺萬向控股在內的關聯公司。相比四家已上市的公衆公司,萬向控股則是魯偉鼎的私人財產,其持股近九成。

與高歌猛進的金融平臺對比,魯冠球當年的那個“父傳子、子傳孫”的造車夢似乎已經被遺忘。

目前,萬向系至少持有四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包括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萬向德農和順發恆業。而這四家上市公司,賬上大量資金都被存放在萬向集團旗下的財務公司——萬向財務有限公司。

萬向財務於2002年成立,目前由萬向集團、萬向錢潮、萬向三農和德農種業股份公司分別持股66.08%、17.83%、9.59%和6.50%。而萬向集團是萬向系“三架馬車”之一,萬向集團板塊主要投資汽車相關項目。

截至2022年6月30日,萬向財務吸收存款餘額共計187.03億元。這其中,來自順發恆業的存款就高達50.04億元,萬向錢潮的存款爲21.62億元、承德露露存款24.94億元、萬向德農存款4.16億元,四家公司的存款合計超過一百億元,支撐起萬向財務總存款的半壁江山。

大筆的資金存放在萬向財務公司,順發恆業董事會美其名曰“使公司充分利用控股股東的融資平臺及渠道資源”、“降低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爲公司長遠穩健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和暢通的融資渠道”。

順發恆業董事會之所以認定存款能帶來融資便利,是因爲雙方簽訂的框架協議中,約定順發恆業在萬向財務存款的同時,萬向財務也將爲順發恆業提供最高60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不過,這只是紙面上的融資便利。授信額度這條協議,幾乎沒有得到執行。順發恆業上半年將50億巨資存入萬向財務,但從萬向財務獲得的貸款餘額爲0。

但順發恆業並不是沒有融資需求。

上半年,順發恆業向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蕭山支行借了1.62億元,年化利率爲4.9%,2025年8月到期。與之對比的是,順發恆業在萬向財務存款的利率範圍是0.35%-3.4%,即使按照最高3.4%的利率計算,這一來一回依然損失了1.5%的利差,按照1.62億元借款近四年期算,順發恆業損失了接近900萬元。

爲了申請這筆貸款,順發恆業還將賬面價值3.75億元的投資性房地產和部分存款、固定資產抵押給光大銀行。賬上現金不花、60億授信額度不用,順發恆業爲什麼選擇最貴且最難的一種融資模式?

其餘三家上市公司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萬向德農三家公司上半年從萬向財務獲得的貸款餘額均爲0。

萬向錢潮和萬向財務簽訂協議,萬向錢潮在萬向財務的日各類存款餘額最高不超過70億元,同時獲得萬向財務提供的70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這個授信額度裏,只有3.5億元是需提供擔保的授信額度,剩餘66.5億元是信用綜合授信額度。

如此便利的授信額度,萬向錢潮仍然沒有采用,而是按照市場價向母公司和外部金融機構借錢。截至6月30日,萬向錢潮短期借款高達18.13億元,長期借款8.99億元,合計佔總資產比例超過15%。今年7月,萬向錢潮又向多家銀行申請增加2022 年度綜合授信額度,比原定授信額度增加7.7億元。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四家上市公司將百億資金存在萬向財務,成爲其重要的錢袋子,這種情況已持續多年。但近年上市公司幾乎沒從萬向財務獲得過大額貸款。而萬向財務2022年上半年發放貸款餘額爲197.21億元,2021年底發放貸款餘額爲205.81億元,這些貸款流向了哪裏?

順發恆業回覆投資者稱,公司將貨幣資金存放於萬向財務公司,不存在“通過以結餘資金存入關聯財務公司,間接提供資金給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使用”進而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爲。

但清理工作室獨家發現,萬向財務公司,多次以貸款形式向控股股東萬向集團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

萬向系的另一架馬車,是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萬向控股”),該平臺掌握多張金融牌照,形成萬向系龐大的金融集團。萬向控股由創始人之子魯偉鼎持股近九成,相比四家已上市的公衆公司,萬向控股則是魯偉鼎的私人財產。

2020年,萬向控股從萬向財務獲得的授信額度是25億元,到年底一共使用了20億元。2019年,萬向控股獲得萬向財務的授信額度是33.1億元,到年底借款餘額11.95億元。

從萬向控股的募資用途,也可窺見萬向財務向萬向控股提供貸款的金額。

萬向控股2021年發債募集了7億元,約定全部用於歸還在萬向財務的借款。時間往前,萬向控股2017年、2018年、2020年的三筆債券共計募集35.5億元,也都用於歸還萬向控股及其子公司在萬向財務的借款。

萬向財務,同時也向萬向系另一家擬上市公司大洋世家提供貸款。大洋世家主營海洋食品生產銷售和遠洋捕撈業務,穿透後由魯偉鼎控制100%股權。

截至2021年6月底,大洋世家在萬向財務的存款餘額爲0.92億元,但從萬向財務獲得的貸款金額爲5.2億元。2019年,大洋世家存在萬向財務的餘額1.37億元,而獲得的貸款金額爲3億元。

大洋世家不僅尋求萬向財務大額借款,還擬通過IPO募集17.83億元用於項目建設和償還貸款。但從申請上市之前的大額分紅來看,大洋世家似乎“不差錢”。

2021年及2020年,大洋世家兌現2020年和2019年的現金分紅,分別爲1.89億元和1.62億元,其中2020年的分紅佔當年淨利潤的94.5%。2019年,大洋世家不僅將2018年度1.35億元分紅兌現,還往前追溯兌現了2017年的分紅,金額高達4.09億元。

令人疑惑的是,大洋世家近三年的年淨利潤一直穩定在2.5億元左右,2017年爲何能分紅4.09億元?大洋世家並未披露2017年業績情況,無從得知當年大洋世家分紅走高的具體原因。但大洋世家由魯偉鼎100%控股,這意味着,這四筆合計近9億元的分紅,全部由魯偉鼎分走。

據清流工作室統計,萬向財務還向萬向系其他的關聯平臺發放貸款。比如,原萬向集團旗下的吉林新立德部件有限公司,在2019年將一筆應收的土地收購補償款質押給萬向財務,獲得5年期共計5.43億元的貸款。

萬向財務究竟向萬向系關聯公司發放了多少貸款?需要警惕的是,近年萬向財務因存款準備金欠繳、向非成員單位發放貸款及信貸管理不審慎等原因被監管處罰。四家上市公司的資金是否安全,其資金流向又是否合規?

作爲萬向系汽車零部件的旗艦,萬向錢潮似乎已經遺忘了遙遠的造車夢。

萬向系以汽車零部件萬向節發家,後來萬向節工廠上市,成爲了今天的上市公司萬向錢潮。但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板塊大火之時,萬向錢潮業績卻難言樂觀。

萬向錢潮在經歷2017年的業績高峯後急轉直下,2018年到2020年連續三年業績下滑,到2020年淨利潤只有4.36億元,不到2017年淨利潤的一半。2021年,萬向錢潮淨利潤回升到6.86億元,但也尚未回到2017年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萬向錢潮營業收入微增2.63%,淨利潤增幅則高達31.2%。

清流工作室發現,萬向錢潮淨利潤的增長主要受益於萬向錢潮的“縮衣節食”,上半年萬向錢潮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減少15%、27%和17%。而萬向錢潮的主營業務,仍然沒有起色。萬向錢潮的汽車零部件銷售額佔比超過六成,上半年的增幅只有1.61%,毛利率相較去年下滑1.56%。鋼材、鐵合金等銷售額佔比超過三成,上半年的增幅也只有2.65%,毛利率只有1.27%。

今年萬向系汽車板塊最大的消息,是萬向錢潮入股萬向一二三,而萬向一二三正準備IPO上市。

萬向錢潮在今年3月宣佈,斥資40億元獲得萬向一二三3.2億股,投後持股比例10.91%。萬向一二三前身爲2001年在美國成立的鋰電池製造商A123,後來在2012年被萬向集團整體收購。2021年10月,萬向一二三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期。

2012年,彼時寧德時代也纔剛剛成立,萬向一二三就已經有十餘年的鋰電池製造經驗。但經過10年,萬向一二三反而在鋰電池裝機量排行榜中沒有姓名。如今,萬向一二三仍未實現穩定盈利。截至2021年11月底,萬向一二三營收18.9億元,淨利潤虧損7.62億元,而這已經是大幅減虧的結果。2019年和2020年,萬向一二三分別虧損18.12億元和12.76億元。

萬向錢潮40億元買下萬向一二三10.91%的股權,是按照237.66%的增值率購買的,照此估算,目前萬向一二三的整體估值接近400億元。這筆高溢價的買賣是否划算,還要看萬向一二三未來的盈利及上市估值情況。 

萬向系造車體系的另外一個板塊,是新能源客車,萬向系早在7年前開始佈局。

2015年,萬向集團曾與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集團”)合資設立上汽萬向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下稱“上萬新能源”),萬向集團佔股51%、上汽佔股49%。當時的通稿顯示,這家合資公司將在杭州建立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規劃目標年產新能源客車5000輛。隨後在2016年底,上萬新能源中標海口市公交集團2016年度純電動公交車採購項目,中標金額1.51億元。

不過,這個一度被賦予想象空間的公司,也經歷了變動。

魯冠球離世後,上汽在2019年底從合資公司中撤資。上萬新能源也改名爲“上萬清源智動車有限公司”,成爲萬向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但兜兜轉轉多年,目前公開能查詢的中標信息中,上萬新能源在2021年和2022年中標電動公交車項目,區域仍然侷限在海口市,金額也遠不如2016年那麼大。一個小插曲是,上萬新能源在今年年初,一度將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以買賣合同糾紛告上法庭,但隨後上萬新能源撤訴,糾紛詳情不爲外界所知。

早年,魯冠球的造車夢更爲具象。

2014年,萬向集團斥資1.5億美元收購美國一家與特斯拉齊名的車企Fisker,並更名爲Karma汽車。萬向系是國內最早一批投資新能源電動車的集團,但作爲先行者,karma汽車此後的造車進度緩慢。Karma汽車直到2017年才推出混合動力轎車,但反響不佳,Karma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始終沒有知名度。

據外媒報道,Karma汽車曾被指陷入財務危機。2020年6月,一家總部位於密歇根的小衆汽車製造商VLF Automotive對Karma提起訴訟,事因Karma汽車竊取了VLF的“豪華悍馬”計劃。

根據訴訟,Karma的動機是公司財務陷入困境。VLF在訴訟中稱,“Karma慘淡的銷售額加上難以估量的損失,給其母公司萬向集團創造了一個惡性的財務漩渦,這導致萬向集團對Karma汽車首席執行官、被告Lance Zhou施加了極大的壓力,要求他盡一切可能扭轉公司的局面。”

如今,市場上已鮮有Karma汽車的新消息,造車新勢力們顯然也沒有把Karma汽車當做競爭對手。

魯冠球的造車夢,還有人繼承嗎?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