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又一家藥企入局,保健酒市場爭奪戰再添熱度。9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注意到,南京同仁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同仁堂”)合資成立南京同仁堂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此前,修正集團、江中藥業等藥企也曾成立酒業公司推出保健酒產品。業內人士指出,儘管保健養生酒行業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但大多數中小企業營收僅維持在千萬元左右。此外,產品同質化嚴重是保健酒行業的痛點,企業需結合自身優勢特色打造出差異化品牌,纔能有效佔領市場。

藥企相繼入局

保健酒行業又迎來一名“新生”。9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注意到,南京同仁堂與南京弘景健康產業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中仁科健康產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兩家企業合資成立南京同仁堂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據瞭解,南京同仁堂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5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酒類經營、酒製品生產等。

關於合資成立酒業公司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南京同仁堂發送採訪提綱。截至發稿,對方尚未予以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京同仁堂成立酒業公司之前,已有不少成立酒業公司入局保健酒的藥企。例如修正集團成立吉林修正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曾推出“修正糧方”“修正養和”“修匠”等多款養生酒。

雖然藥企紛紛成立酒業公司、推出多款保健酒產品,但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天貓平臺,修正酒業與廣譽遠推出的保健酒產品月銷量多爲幾十筆,更有甚者月銷量0筆。除產品銷售情況慘淡外,江中集團於今年4月發佈公告稱,將清算註銷全資子公司江西江中杞濃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如今,江中酒業推出的杞濃酒在電商平臺上已然難尋。

行業發展勢頭猛

步入同爲大健康產品的保健酒行業,藥企有着在健康領域的產業優勢。而藥企入局背後,是保健酒市場正在快速擴容。

《中國養生酒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國際上,保健酒、養生酒及營養酒的消費量約佔酒類(含白酒、葡萄酒、果酒等)消費總量的12%。目前,我國保健酒在行業銷售總規模中佔比不足5%。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保健酒市場規模達467億元,預計2024年有望達到580億元。

廣科諮詢首席策略師沈萌指出,藥企相繼成立酒業公司,步入保健酒行業背後,是相比中成藥而言,酒的消費需求更大、概念也更熱,保健酒兼具健康和酒的業務屬性,這是藥企入局保健酒行業的原因。

同質化現象待破

掀開保健酒市場蓬勃發展的帷幕,保健酒行業存在着多處“隱疾”。

在電商平臺搜索“保健酒”關鍵詞不難發現,保健酒產品被分爲了人蔘酒、枸杞酒、養生酒等幾大類。而相似的外觀、相似的酒體顏色更讓消費者一時間摸不着頭腦,產生這樣的疑問——“不同保健酒之間有什麼區別”與“如何購買自己需要的保健酒產品”。

保健酒產品之間面臨着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而在渠道層面,終端難尋則是多家企業面臨的又一難題。在線下商超走訪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超市酒水區想要找到一瓶保健酒十分困難。除了勁牌的勁酒,其他酒企與企業推出的保健酒產品幾乎無法找到。

質量問題是保健酒行業面臨的另一大棘手難題。數據顯示,保健酒行業內酒企約有3000家,在3000家保健酒企業當中,拿到“藍帽產品”標識的企業不足20%。資料顯示 ,“藍帽產品”標識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標誌,沒有藍帽標識就意味着沒有經過國家保健酒標準檢驗。

沈萌表示 ,保健酒市場進入門檻低,這也就容易造成行業內產品同質化程度高的現象。如果企業意圖形成產品差異化,就必須要在產品功能效果上進行更多研發創新,這是目前相關企業都不具備的。另外,保健酒功效的可信度仍有待提高,產品的技術工藝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北京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祕書長程萬松則進一步指出,保健酒行業未來要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是產品要適應更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其次是向消費者講清楚,每款酒用了什麼樣的材料,具有怎樣的功能性。另外,保健酒企業要與消費者建好橋樑,利用渠道驅動以促進消費。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